看完对高考状元熊轩昂的采访,他所说的话给我很大的触动,“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能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不能改变命运。”
早在高中时,我就意识到“高考既公平又不公平”,只是从来没有想过能上升到阶级的层面。
一、所谓教育不公。
很多人都在喊话,北京的考卷太简单,北京的教育资源太好,这是教育不公。没错,这就是教育不公,而这只是教育不公的一部分。
我虽出身寒门,但是也算幸运,我的爸爸是首钢工人,所以我得以在高三那年转到工人子弟学校,参加北京的高考。
坦白讲,我在转学之前,就读于河北省一所市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但也算好学生,高二放暑假前的一个月重新分了班,进行了第一次的总摸底考试,我当时的成绩是五百八十多分,本一稳稳的,老师们都认为经过高三的努力,我的分数完全可以600+,作为文科生,这个分数考一个985院校不是问题。
高三一开学,我转到了子弟学校上学,交了6000块钱的借读费,没错,就是借读费,子弟学校并不接收我们这群单职工子女,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教学环境和师资,我们的学籍由原来的学校迁到了街道,这也意味着我们这群人成为了社会考生。
我们这群人在以前的同学眼中命好的不行不行的,都认为我们走了捷径。各种声音也都出来了,羡慕的,嫉妒的,嘲讽的,不满的。刚开始我们很得意,甚至也幻想着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我们可以上清北,但是事实是,并没有。而在高三那年,我们所经历的煎熬和痛苦并不比以前的同学少分毫。
刚进学校时,因为师资有限,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的一百个文科生不得不挤在一个教室上课,隔壁的理科班150多人分了两个班,一个班七十多人,四个人一桌,条件很艰苦,同学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大家都上过课,试想一下,那样人挤人的小教室,一个人说一句话,一百个人那是什么效果!虽然我们几个人长期坐在前面,但是很多时候依然听不清老师讲什么,因为真的好吵!
除了学习条件的艰苦,我们还要忍受本校学生看待我们的异样眼光,以及个别老师对我们的歧视和排斥,所以我们在高考后,三三两两的也就只去见我们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而已。
教材版本也不一样,我们还要重新学习北京的教材,熟悉北京的套路,高考志愿还要高考之前报!!!的确,北京考卷是比其他省市相对来说简单,得分很容易,但是要拿高分,并不容易。(只对一般文科考生适用,学神学霸请自行绕道。)
二、教育不公是对谁不公
就我的同学来说,在河北能考专科的转到北京依然是专科,能考本一的依然是本一,区别可能就在于有些能考本一的考上了211的尾巴院校,有些能考本二的考了本一的尾巴院校,有些能考本三的考了本二的尾巴院校。而造成这种差异的还是在于个人的努力程度。
很多人觉得我们能参加北京高考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北京考生觉得我们占用了他们的资源,其他地方考生认为我们走了捷径,但是我们付出的努力并不比别人少,那些不够努力(或者运气不好)的人不依然该考什么学校考的就是什么学校吗?我们也不到五点就起床学习,我们也十二点前没睡过觉,我们也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们也连上学路上都在背史地政,我们也很拼,我们本来的成绩也不差,难道就因为我们参加的北京高考,你一句北京卷子简单就能抹杀我们的努力和成绩吗?
就我个人来说,我第一次高考才考了五百九,还不如在河北上学参加高考,又复课,考了六百三十多,上了现在这个学校,可能我是我们这群人里比较点背的一个,凭心而论,如果在河北让我复课一年,我能考的比现在好,我也能上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
也许看到这里你想说,都是屁话,这么不好你还转学,你就在河北考啊!不好意思,我转学,是看中了北京户口,看中了北京的资源,就算有万般不好,冲着资源我也要来。
对于河北考生,可能省外的人不太了解,我们河北省唯一的一所211院校还坐落在天津,不承认自己是河北的,我们河北的考生想要往北京、天津这些离家近的好点的学校考要比别的省市难好多,本来本省大学就不够多不够好,奈何还有衡水一中,我们不可能所有人都去衡水一中,那么衡水一中之外的人要怎么办,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均,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不平衡,更别提省与省之间,省内各市区之间。
教育不公的确存在,但是足够努力的人没有时间去抱怨这些所谓的不公,往往就是那些不够努力还没有实力的人才有时间有精力去关注这些。
三、全国统一试卷或者推行素质教育就公平了吗?
这些年一直在强调教育公平,资源共享,虽然也在不断推进,逐渐改善,但是北京作为首都,始终还是要有些自己独享的东西,如果一国的首都不能做到更好中的最好,那么这个国家势必会出现问题。抛开北京不说,我们可以看看各省,各省的省会城市难道不是本省最优资源的聚集地或之一吗?
再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必然引导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经济条件!如果家里处于刚刚实现温饱或者刚刚跨进小康的水平,哪里来的闲钱去让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中国大部分家庭不就是这样的吗?有钱人家毕竟还是少数,所谓有钱的人越有钱,穷的人越穷,就体现在这里,有钱的人有那个意识、思想和能力去为孩子投资,他们不会直接给孩子钱,而是教给孩子赚钱的思维和本事,而穷的人不仅仅是穷在物质,更穷在思维,他们不舍得把钱花在孩子的无形资产上。
我认为国家之所以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素质教育,也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起码我们还可以跟一些一线城市(下文以北京为代表)拼拼应试,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跨过高考这道坎儿,有机会和他们站在一个平台上,有机会实现阶层的跨越,有机会和他们共享一样的资源。
而且如果全国统一试卷,那么依旧还是北京上海这种教育资源丰厚的一线城市占据优势,如果实行一样的教育模式,在北京这种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生存生活的人的后代难道在同样的教育模式下还会拼不过其他人吗?(不排除个别,说的是大部分),都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后天来自于父母家庭的影响呢?无疑大城市稳赢。
四、别瞎想了,自己拼吧
不可否认,阶级固化现象的确存在,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该一味的抱怨和指责,抱怨命运不公,自己没能生在富贵家庭,指责社会不公,自己享受不到好的资源。我们不能决定我们的出身,但命运一直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如果你不是富二代,你可以努力去做富一代啊!如果每个人都把跨越阶级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那么你的下一代也会寄托在他的下一代,只有你先飞,才能代领你的孩子飞,一代一代实现阶级的跨越。
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说有人就出生在罗马。然后呢?你就不用努力了?你就可以放弃了?人家是出生在罗马,人家世世代代可能都要在罗马,但是这和你有鸡毛关系吗?你想要上层社会的生活,想要住在罗马,想要世世代代也都在罗马,那就奋斗啊,从你开始,哪怕你到不了罗马,那你也缩短了你的孩子与罗马的距离啊!
感受社会氛围,我觉得固化的不是阶级,而是我们的思维和情绪。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现状,减少抱怨和指责,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层一层的实现阶级的跨越。
让亲爱的我们一起努力,去拼搏,去奋斗,趁身体年轻,趁心还未老。
不喜勿喷,言论自由,但拒绝撕逼!
我是爱自己爱生活的小饕餮,谢谢你们的阅读,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