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的,未必是他想要的
记得初学心理学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学的很好了,学了一些理论,懂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了,特别是学完变态心理学后,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健康心理学知识,知道了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癔症等精神障碍,便沾沾自喜的以心理学人自居,处处帮人分析,碰到看似需要帮助的就会忍不住用所学理论进行“指点”,用其他人来练练手。
记得有一次,在聊天中,发现同事总是喜欢纠结于一些小事,比如上课带不带手机,夜晚是吃面条还是稀饭,周三洗头还是周四洗头,这些小事有时要在我们的建议下她才能做好选择。
而那段时间刚好听了老师讲了一些神经症的案例,不知不觉就想往她身上套。于是,我主动的充当了好人的角色帮她分析。
先给她讲了一大堆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接着又讲了什么是可疑神经症,有哪几点特征。最后便说起她,认为她也是可疑神经症,心理冲突已经是变形的了,且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摆脱。
于是,我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却没有注意到她的脸色由之前的欢快变为阴沉了。最终以不愉快而告终。
显然,有时讨论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可以的,但是要具体指出某个人的缺点或者给予ta不想要的东西时,自己认为是帮助了别人,而别人可能不需要而不领情,反而认为你学心理学已经走火入魔了。她不需要我的帮助,而心理学就是要“不求不帮”。
或者初学某个技术时,我们喜欢逮谁用到谁身上,并以有效果而沾沾自喜。我们或许都是出于好心,但是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可却并不领情!我们都忘了,你乐意给的,别人并不需要。如果真正需要的时候,自然会联系你。
有一次,同事跟我们抱怨她老公,自己好心好意买来水果,想给老给吃,削好了之后端到他面前,但是老公非但不领情而且还说了她,导致闹的很不愉快。她说从此以后再也不这样对他好了,总有种好心被当做驴肝肺的感觉。
你给他吃的之前,请首先想一想他喜不喜欢吃,“投其所好”才是正确的做法。
ta不喜欢吃榴莲,你却偏偏固执的往ta面前送,
ta不喜欢穿那一类型的衣服,你却偏偏为了摊便宜而买给ta,
ta不喜欢吃面条,你却只顾自己喜欢吃,
……
或许我们总能听到夫妻间这样的对话:
女:“我好吃好喝的伺候你,你还想要怎样?”
或
男:“我天天给钱你花了,你还想要怎样?”
其实你的另一半未必就是要你只伺候吃喝或你给钱花就可以什么都不管,她需要爱你却给她钱。有时候你要静下来好好想一想ta需要的是什么,有时候或许是一次心平气和的沟通,有时候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温情的话语,有时候甚至是一个拥抱……
总有家长跟我抱怨家里的孩子:“周末回去我做好吃的给他吃,每次给足够的钱他上学,可是他还是不能理解我,跟我对着干,我对他很失望!”
我跟他说:“孩子不仅仅需要吃喝穿,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积极关注,走近他的内心,去鼓励他,慢慢的去改变。”
教育家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候,你给予的,不是ta想要的,“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而我们却常常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所以,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给予ta想要的,才能事半功倍。
心理学相关文章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