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上很多人都在转一篇文章:《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作者:小鹿快跑9).
作者说自己买了很多网课,也都认真学习了,可是钱和时间都花了,感觉生活依旧:
...生活品质没有上升,工作没有加薪,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文章中,作者写了四个教训,其中之一是: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了,不要被新名词蒙蔽。而且还提到了成甲的「临界知识」概念和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是换汤不换药。
正好最近我刚读完成甲的《好好学习》,也正在看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关于「临界知识」和「普世智慧」相像,我有同感。不过这不重要,成甲自己在书中也解释过他的临界知识概念就脱胎于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成甲本身就是查理芒格的粉丝。
重要的是,小鹿快跑9 的文章让我想到了《好好学习》中提出的四个概念:临界知识、认知深度、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
李笑来老师常说,「概念要清楚」。搞清了概念,就能根据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是指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而发现临界知识的工具就是「深度认知」。
深度认知,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比如,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
回答1: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
回答2: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
回答1只看到问题本身,以及表面的现象,从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和经验做出回答;回答2则是分析问题后找出抽象规律,除了回答这一个问题之外,还可以普遍应用到类似的问题上,引发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
此外,还有两个概念: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
技术效率,就是如果我们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小鹿就属于这种情况。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知识付费型项目,每个看上去都应该学一学。于是,这边刚下课,又紧紧张张进入另一个网上教室。上课的时候,也认真听了,仔细做了笔记,可是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看课程题目,似乎也想不起来当时听了些什么。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效率,认知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
举个例子,骗子卖「降血压内裤」,一条上千块钱。有人想多买一条,换洗时穿。骗子死活不卖,说货不多,每人限购一条。看过《影响力》这本书就会知道,骗子这是在制造「稀缺」—— 东西少,就营造出一种紧张焦虑感,消费者觉得不多买点就会吃亏。
稀缺性,在这里就是「临界知识」。当有人通过深度认知发现这一点后,就可以利用知识来改变他人的行为。请看另一个例子:
英国人远洋航行的时候,船员的坏血病是行船最大的风险。当时,库克船长已经隐约知道吃酸菜能够预防坏血病。于是,他下命令让大家吃酸菜,可是水手们都因为酸菜不好吃而抗拒。
行政命令效果不好时怎么办?
库克船长没有强迫、威胁或沮丧,他反而天才般地应用了稀缺原理:他不让大家吃酸菜了!
只有贵族和高等级特许人员才能吃上酸菜。这样一来,吃酸菜就成了一个难得的稀缺事件。结果,库克船长成功地用这个心理学工具普及了吃酸菜。
「制造稀缺性」在现在仍然很常见。你可以想想,街上的大幅广告牌上「XX楼盘,仅剩5席!」「最后十天,清仓甩卖!」等等。当你看明白了这些不同的领域使用的是同一个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就提升了认知效率。
以前,我也是一个「学习狂热者」,买了好多网课,一开始听得还认真,后面慢慢就疲了。我也有过和小鹿一样的「没有变化」的感受,只是小鹿比我强,她思考了并分析了问题出在哪里。而我,则只是产生一堆负面想法。
认知深度,是现今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普遍应用到其它问题上去,是我们更应该重视的部分。人是喜欢关注局部的,大脑是不喜欢思考的,因为思考耗费蛋白质,所以要想提升自己,提升认知效率,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训练自己多发现问题的底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