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源创图书的这本书,单看封面,精细光滑的装帧,朴素简单的设计,就顿生好感。这一如支老师的为人和他的课堂,简单朴素实用。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书也才翻了一半。但已深深的被支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所叹服。他的语文教学艺术,我归结为四个字,博、杂、精、妙。
博:不只是在纯粹的灌输语文知识,更是在传播文化。
在教学《景阳冈》一课的时候,支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武松打虎之前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而且还喝醉了?让学生自由地去谈论诉说,最后他揭示出答案。写武松喝酒,就是为了塑造人物的性格。另外最主要原因是背景文化的问题。因为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酒文化很盛的时代。宋代人人喝酒,大家见面就喝酒。通过这篇课文,向学生灌输了宋朝酒文化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能够知道这些喝酒背后的故事。拓展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营造了一点文化的氛围。
在教学《草原》的时候,支老师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了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和奶酒等富有蒙古族风情的特色食品。大多数老师都不会去讲这些内容,因为这些是蒙古民族特色的吃食,不去讲的话,也不会妨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是饮食文化也是蒙古的一个特色文化。通过饮食,我们也能够了解到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无私豪爽的民族性格。所以支老师,讲了这些知识,不仅够保证语文的人文性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蒙古人民的特色文化。
在教学《清明上河图》一课时,老师首先讲解了“清明”的意思。一种说法是,清明时节。另一种说法,清明指的是一个地方。也就是在汴梁附近有一个清明坊。现在都没有定论。由此可以看得出,支老师的知识比较广博。后面还顺着学生的思路解释了,北宋和南宋的区别,还提到了岳飞,秦桧。
除了这些历史知识之外,支老师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测一测学生的智力。出示一张大图,上面有三条船,让学生来识别,哪一条是运货来的,哪一条是卸了货要走的?让学生自己的观察,最终揭示答案。装了货的船,因为船身比较沉,所以吃水比较深,而拉货的船,因为船轻,所以吃水相对较浅。支老师这哪里只是单纯的教语文知识,更是在教生活常识。这样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养,也传播了历史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
杂:各学科知识的杂揉融合,轻松玩跨界
除了以上《清明河上河图》的教学可以看得出他的杂。其他的例子还有更多。
《第一场雪》教学导入,是首先板画中国的地图,然后标出胶东半岛,西伯利亚等地方让学生辨认,紧接着又解释了寒流的意思。这样子就把难以理解的地理名词,地理术语,巧妙地解决了。
在《走月亮》一课开篇导入时,支老师向学生解释了反射,卫星,地球引力,月球引力等专业的地理名词和科学知识。中间还提到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美国人阿姆斯特朗。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一般人都很难涉及到。支老师的课真是兼容并包,繁杂多样,而学生又能侃侃而谈。真是让人望而兴叹,难以企及。
虽然只是围绕月亮和走月亮,这两个简简单单的话题,但是学生畅所欲言,话语之多,涉及面之广,态度之坦然,兴趣之浓厚,都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精:精是指表达上准确,精当。
教学《古井》一课时,课题古井指的是一口古老的井,“古”字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却有学生把它理解为古代。古代和古老是有很大区别。支老师发现学生发言中的缺陷,并没有简单的放过,而是紧紧的抓住这一点,想出机智的对策予以纠正。从中也可以看出,支老师平时备课的精准、精细和一片匠心。
《月光曲》教学
课题只有月光曲这简单的三个字,大多数老师也不会去解释它的意思,但支老师却抓住了其中的一个字——曲。他提问“曲”字是什么意思?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回答是没有歌词的歌曲,老师说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因为根本无法唱。有的回答是没有歌词的音乐。老师说,“音乐”两个字不太合适。最后有学生回答,没有歌词用乐器演奏的乐曲。这才得出正确答案。原来曲不是歌曲,也不是音乐,而是乐曲的意思。然后支老师又提问曲字的另外一个读音,qu。并且用它来组词。这样子来拓展延伸,加深对曲字的理解。
一个小小的“曲”字,居然要绕这么大的一个弯来解释,也只有这样来抠字词,才能真正的让学生理解。才能把字词意思解释清楚。支老师对词语的解释之精准精当,令人叹服。
同样还有在《飞夺泸定桥》,解释“浩浩荡荡”一词时。
学生第一个解释是气势浩大,人数众多。支老师反驳说,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也很多,气势也大,“浩浩荡荡的”坐满了屋子,行不行?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浩浩荡荡,应该是行动着的。支老师再次补充,虽然对,但还不准确。比如说自由市场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学生得出结论,必须还得是走着的。但支老师同样发问,自由市场里的人也没有躺下的呀!
学生反应出,要形成队伍,要向同一个目标去。
经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启发。学生终于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原来浩浩荡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人数众多,气势浩荡,向同一个目标前进。
但解释到这里,老师仍然没有,就此打住。又举了一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地流向东海,这回没有人了,行不行?答案是,当然行。
由此得出结论,原来浩浩荡荡,并不是一定用来形容人的,有时候也可以形容水。“浩”和“荡”两个字,左边的偏旁都是三点水。原来浩浩荡荡,本意是形容水的,它的延伸意是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和行走的队伍。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教学,但是通过这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由表及里的,真正的理解了浩浩荡荡的意思。并且在理解中学会了运用。因为支老师在以上的词语讲解中,前前后后一共举了三个例子。
妙:支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很奇妙,妙不可言。
在《第一场雪》的教学中,老师开头的提问是,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结果学生有两种回答。一种回答是,把课文分成两个层次,下雪的场景和雪后的联想。另外一个回答是,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雪前,雪中,雪后和联想。
这两种回答,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因为它们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同时也把课文的结构,分成了两种层次。这样的结果是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但老师随机应变,马上提问,他们两个发言有什么区别?教师的随机调控,得到了比预想扩大一倍的教学效果。
《飞夺泸定桥》一课
老师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天险的,分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在这里,老师只是总结了一下天险的三个方面,水,岸,桥。并且介绍了天险的含义,那就是天然形成的险要的地方。并且说明这是作者的略写,这在写作中,叫“概括介绍”。
还有一种写法叫“具体描述”。对于这一部分,支老师进行了重点分析讲解,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分别从水声,水色,水势,这三个方面重点描写了大渡河的水险。还重点体会了溅、倾泻、心惊胆寒、冲等词语。前面分析了水险,后面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能够注重前后文的联系。略写略学,详写详学。前后互补,相得益彰。委实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