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乎?命运乎?——有感于纽约流浪博士经历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近期,一条有关复旦大学少年班天才、美国博士孙卫东沦为纽约流浪汉,16年无家可归的新闻霸占各大网络平台头条。最终在复旦大学校友会的帮助之下,孙博士得到妥善安置。各方信息和传言,难辨真假。针对孙博士是否应该回到中国养老,网民看法迥异。分析孙博士落得流浪街头的原因,性格乎?命运乎?尽管网络上各种信息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点让人感慨,那就是其家人态度也颇为冷漠。和这个极具冲击力的新闻一样,几年前一个热点事件中,北大博士后王永强离家出国二十个春秋,再无联系。王博士出身贫寒,在读大学、硕士和博士期间,家里父母亲戚以各种理由索要经济支援。虽然母亲病危,思儿心切,王博士仍不为所动,拒绝探视,以“清官难断家务事”回复。个中细节,令人唏嘘,究竟是何原委?

巧的是,孙卫东和王永强都是1969年生人,至今均年过半百。二者最大的共同点是都出身贫寒,在跨越父母所在的阶层和通过求学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两位博士与其原生家庭的隔阂和割裂虽然是不多的特例,但当事人的经历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出现几乎可以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具有很大的普适性。感叹之余,我们有必要来掰扯一下这“难断的家务事”。

一、农村出身的大学生的局限性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这些耳熟能详、来自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口号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读书的重视程度。的确如此,古代的科举制度选拔了诸多人才。当今的高考制度,不管怎样,为广大寒门弟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遇。近年来有“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讲的是农村孩子接触的信息和可用的资源有限,与城市的孩子输在起点上。“小镇做题家”虽饱含无奈,但寒门子弟还有高考这个途径。而高考虽渐不至于为独木桥,但也是最公平的选拔。

农耕时代的农家子弟跳出农门的选择有学手艺、当兵,但真正能彻底改变命运的还是读书。父母日夜劳作但仍然经济拮据,紧衣缩食、勒紧裤带尽最大能力供子女上学。某些农家少年,会因此而多疑、敏感、谨慎、自卑。过强的自卑感强烈到哪怕是旁人一两句无心的玩笑都会被刻骨铭记,如不能有效地疏通极端情况下就有可能转变为仇恨。十多年前轰动一时的马加爵锤杀无辜室友、林森浩投毒室友案不都是由于过度的自卑感,鸡毛蒜皮的小事导致心生杀意而酿成惨案?

说到底,这和情商有关。智商固然重要,但情商同样或者更加重要,二者一起决定个人发展的上限。在初中或高中时,我们都或者有个别智力超群的同学,成绩很好,但情商不够,不能处理好同学关系,屡屡发生口角打架斗殴,导致大好前途戛然而止,让人唏嘘。我上大学时就有个成绩不错的同学性格乖戾、行事偏激,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虽然顺利毕业并出国留学,但因为臆想症、总觉得有人要加害于他,学业中断,被迫改行当出租,在异国他乡成为异类网红,同学群里惟有他至今失联,让人感觉恍若隔世。

能上大学的农家子弟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都成绩优异,自带光环。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与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相比,在思维、眼界、家境、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脱离了做题模式后,发现自己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无所适从,甚至自我设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在升学或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屡屡受挫,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虑迷茫情绪。这就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虽然不乏自我调侃和揶揄之意,但的确反映了农家子弟在突破父母所在的阶层时的心酸和困境。

很多时候农村学子进大学之前,根本不知道大学是怎么回事。简单如报考专业上,也是一无所知。当农家子弟懵懵懂懂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完全不同于中小学的那种做题模式。报考同一专业的大城市同学在高中时就知道为啥要上这个专业:容易出国。这些城里的同学们已经欣赏了很多经典好莱坞大片,英文和母语中文一样流利,专业英语课上能和外教老师谈笑风生、对答如流。城里同学课余时间打篮球、踢足球、弹吉它,风流倜傥。男生在周末约和女生湖边漫步、看电影逛街,而自己囊中羞涩,温饱尚难保证,何来追女朋友谈恋爱的物质保障?

如何破局?出身江苏农村、后来成为创业大咖的留学教父俞敏洪似乎给出了答案。俞敏洪自述在大学曾给全班女生写情书表白,希望能捞到一条鱼。正因为老俞的屡败屡战,秉持“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信念,带领新东方学校,及至今天的东方甄选,遨游商海几十年而立于不败之地。以俞敏洪为代表的少数“小镇做题家”们创造了“寒门出贵子”的传奇,令人振奋。

回归正题,出国留学生的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而农村出来的寒门弟子一下子从希望跳出农门到出国留洋,实际上是跨越了正常情况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的过程。农村出身的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每一步都有经历过心理上的冲击,往往小学初中优秀,到了高中就一般,即使高中优秀,到了大学与大城市的同学相比,就很一般,甚至有很强的挫败感和自卑感。有文章分析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差,谈到三点局限:花钱、思维、认知。在校读书时囿于没有经济来源,花钱上节省,但工作后需要改变观念。思维和认知上要不断提高。关键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人生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短跑,比的是谁笑到最后。统计数字显示,发展得最好的还真不是班上成绩排名最前的,往往是第五至第十名的同学。农村孩子不怕吃苦,只要坚持努力、敢于尝试,发展是没有上限的。

对于出国,需要认识到出国不是光环,它只是一种生活状态,有它的酸甜苦辣。名校毕业生孙博士少年得志,一飞冲天。其实以他出国时得的年龄(15岁上大学)和社会阅历,还没有做好完全准备。如果复原孙博士从春风得意到流浪纽约街头的历程,除了心理疾病的因素,有几点值得思考。第一,秉持初心。孙博士巅峰时月薪十几万美元,这是一笔巨款。中国人好存钱,尤其喜欢买房、购置不动产,笃信“有房子才有家”。孙博士哪怕是只用一个月的薪水,添置房产,有一栖身之所,也不至流落街头。第二,与时俱进。孙博士在物理研究上颇有造诣,最理想的选择当然是学术路线,在高校、研究所或者公司从事科学研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如愿,孙博士转战华尔街,而且取得不错成就。诸此种种,说明孙博士还是顶尖人才,不至于在美国失业,哪怕是做房屋中介、开出租车开大卡车等。不清楚其精神疾病发生的时间点,但如果可以在人生碰到困境时自我调整,与时俱进,不至于今日之落魄。第三,亲情相伴。农家子弟在国内就已经经历过外部环境变迁的冲击,初到国外,人生地不熟。孤身一人很难适应,这个时候亲情非常重要。早些年头,通讯不畅,在国外与家人联系太少。同时国内和国外的差异太大,限于个人认知,久在国外的孙博士滋生一些隔阂。同时由于性格偏执、自我调整能力欠缺,隔阂越来越大。普遍存在的贫寒学子在国外时亲情的缺失,需要留学生和父母及家庭的多方努力。

二、贫寒子弟深陷亲情和代沟的旋涡不能自拔

孙博士出国前父亲从老家来上海看望,他嫌弃父亲来城里一身农民打扮,没有穿皮鞋、西服,打领带,让他很没面子,其父没有和他说几句话就愤然回老家,感叹:“养儿子不如养兔子”,没几年就郁郁而终,而孙博士连父亲去世都未能回家奔丧。当年的具体情形如何已经不得而知,作为十几岁就离开老家,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孙博士而言,由于城乡的巨大差异使得他格外在乎别人的看法,脆弱的虚荣心令人遗憾。轰动一时的北京大学博士后王永强多年来不堪父母的经济上的索求,与原生家庭断联。即使老母亲病危,仍不愿回来和老人见最后一面时,答之以“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其家人得知后表示:“失望至极。”

孙博士和王博士的经历,也许真地是“难断的家务事”:一个是子女不感恩,一个是父母不知足。理不清、剪还乱的真实情况肯定不是如此泾渭分明,但对于亲情、甚至普遍存在的代沟,贫寒子弟的确是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被困在这么一张无形的巨网中。为了突破这个网,我们需要先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

贫寒学子能够突出重围,考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的坚忍不拔、孜孜不倦的品质。这种品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原生家庭和父母。父母在艰难的条件下,含辛茹苦,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没有顽强的意志力绝对不行。不可否认,坚忍是优点,但过度的坚忍有时会钻牛角尖;顽强是好,但若太不变通会自堵出口、陷入绝境。

贫寒学子性格上的弱点归根到底还是源自父母,他们作为底层劳动人民,很多时候无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与邻里有矛盾或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被基层干部等挤兑受气时,只能把压力强加在自己身上。很少有能够主动想办法,低下身段求变通。很多时候父母甚至把压在身上的生活压力通过打骂自己孩子来宣泄。更要命的是,通过全家多年的努力,认为孩子已经上大学了、甚至出国了,该一味地回报父母了。还有一种情况时,父母没有意识到时代不一样了,抱着几十年前的老观念,过度干涉子女的生活,使得家庭矛盾百出,鸡飞狗跳。

有一部电视剧《新结婚时代》,演的是农村孩子何建国(郭晓冬饰)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拥有好工作的同时又娶到了出自高知家庭的顾小西(刘若英饰)。建国和小西的出身及观念差异使彼此的相处出现很多摩擦和分歧。剧中何建国的父亲来到儿子家里的种种做法,让人感到好气又好笑。何建国希望把在工地工作的哥哥接到家里来,希望以此来弥补自己对他的长期愧疚。何建国当年在抽签决定谁去上大学做了手脚,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很可能属于哥哥,一直认为是自己剥夺了哥哥的机会。小西对丈夫的内疚感不能理解,身为家中长女的她希望拥有自己的二人世界,不想嫁一个人等于嫁给了他的全家。

类似于何建国在生活中受夹板气的男人肯定不在少数。强如俞敏洪,在新东方学校任由其母亲干预企业管理,引起元老员工的不满。此为外话,暂且不提。笔者小时候就听说过家乡的有一高材生大学毕业落户大城市,生小孩后乡下的父母去看孙子。未曾想到了儿子家后,城里的儿媳妇把孩子的爷爷奶奶拦在门口,扔掉了家里带来的东西,也不让爷爷奶奶抱孩子,嫌有细菌。该高材生的父母在老家好歹也是村干部,有头有脸的人物,哪受得了城里小姐的这番做法和这种气!愤然返回老家,逢人就说城里的儿媳妇的不是,并力促儿子离婚。据说后来大学生真地离婚了,他的父母甚至包括乡里邻居无不拍手称快。小时候我听了这个故事觉得解气,但现在回想起来,里边有很大的问题。具体细节是否添油加醋(流言往往有此特征)或者大学生究竟是否因为父母的干涉离婚不予考究。仅仅因为新生婴儿的妈妈讲究卫生就如此大动肝火值得商讨。贫寒子弟的父母要多理解,曾经的家长作风要不得,绝不能过多干涉子女的生活。子女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放手为好。

农家子弟能读出书来,一方面是自身的优秀,另一方面是父母的坚持。正因为父母读书少,没有多少文化,他们寄望于子女的出息。父母起初的愿望很朴实:“只要孩子不要像我们一样插田,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行!”父母本质上并不坏,其实世上哪有坏父母?误会和分歧的根源还是在于个体在跨越其所在的阶层时出现的认知上的偏差。农村父母一辈子没有工作,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养儿防老”是很朴实和可以理解的想法。但万事就怕走极端,就有些时候为人父母的这么想:当年那么困难,我不就把你们养大了吗?不是我给你读书,你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吗?然后处处以自我价值为评价标准,过多干涉子女的家庭和生活而不自知,以一句口头禅“我们是为你好”回应子女的不从。

作为农家子弟,需要主动调整。原生家庭出身虽不可选,但农家子弟同样可以学习、与时俱进。即便出国了,看到西方社会父母与子女的不同相处方式,但也不要否定身为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在离家后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生活和工作中的难处得不到父母的帮助没有关系,相信自己能处理好。经常和父母保持联系,就算父母和自己只能聊聊家长里短也是一种温馨。当父母以只会叮嘱“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早睡觉别熬夜”时不要觉得烦,这些言语是他们参与你的生活的内涵。“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么想时,后辈当长怀感恩之心,而同时,也要知道自己也已为人父母……

孙博士和王博士的经历有它们出现的时代背景:那个年代,中国和欧美国家的生活水平差异悬殊,同时交通联络不便。及至今日,国内的生活和工资水平上已经不逊色于甚至要好于国外,国内也有大把的发展机遇,通讯和交通非常便捷。出国已不是年轻一代的首选了,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孙博士和王博士的悲剧将不会重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