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及教学建议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五年级教材作为一个新的年段开始。在教学难度和深度方面都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表现在哪呢?有这么几个方面。

                    困难与挑战

      首先是高年级文本教学的难度增加了。1.从表面走向内在。低、中年级的学习可能主要是从文字本身告诉我们思想内涵,我们从中获得什么。但是到了高年级以后,我们要从文字的表面走向它没有告诉我们的含在里面的东西。2.又怎么理解平面和立体呢?低中年级的教学,从思想和情感来说,她比较多的是从大众化的视角,比如说《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富饶的西沙群岛》。他表达的是大众普遍的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表达的特点也比较结构化。要么是并列式的,要么就是总分总的,线索特别好抓。我们学习这样的文章的时候,总能获得在思想情感、教育等方面毫无质疑的体会,大家不会产生什么分歧。但是到了高年级以后,文本的教学不是那么简单了。在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表达方面越来越走向个体化的,更加独特的,更加多元的表达。就是在高年级教学的时候,无论是文本的表达还是文本的学习走向更复杂化的状态。3.还有从单一到丰富。单一就是中年级的学习我们可能就文本而学习文本。但是高年级,语文学习的渠道会更加多元。他会建立一个阅读资料袋,还要让孩子们进行资料的查找,来丰富阅读文本的学习,就是很明显的在难度上的一个增加。

      第二就是在教学梯度的重要性凸显。我们每一个从事高年级教学的语文老师都会认识到,在教高年级时并不会止于我看到什么就教什么。你一定会看到这个后就想,这个点,他是怎么从过去发展到现在,跟中年级低年级的区别在哪儿?联系在哪?所以他们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梯度的重要性。第三个就是我们要突破原有的教学定势。统编教材是汲取过去12套教材的优点汇编而成的,所以我们在统编教材里面会看到熟悉的课文。如:《跳水》,在多种版本的教材里面都有这篇文章。但是统编教材是把它放在“思维的火花”这样一个单元里面。他的教学要求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题的编排也和其他版本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我们老师要从熟悉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当中解放出来,要在全面领会统编教材意图的基础上重新备课。第四,我们还要面对新的教学挑战。统编教材许多新的术语和概念,比如说,语文要素,这是统编教材一个核心的概念。又比如说双线结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还有以阅读体系为主线来编排整个单元等等。我们必须先把这些概念、理念把握好,才能够比较好地驾驭统编教材。这是新教材在教学方面的一些挑战。

                      1概览

接下来看一下五年级的一些基本情况。五年级的单元跟中年级在总体的结构是一致的。六个常规单元,老师们比较熟悉。他是继承我们以前课标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结合的这样一种编排方式来编排的单元体系。两个特殊单元。五年级上和五年级下略有区别就是在特殊单元上。五上是编排阅读策略这样一个特殊单元。五下册编排的是“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还有一个特殊单元就是两册都有的习作单元,五上是介绍事物,五下是描写人物。这是五上的单元主题和要素。看不出和其他册的显性的区别。这是一套教材在体系结构上的继承性。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分析它内在的思想和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体现在我们每一册每一个单元前面的单元导语页里面。

                    2编排特点

      今天要讲的重点是编排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我们梳理了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就是对选文的广度和深度及编排有了更深层次的考虑。

高年级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考虑。我们先来看一下,在选文的广度上有什么变化呢?首先出现了新的文本形式——非连续性文本。这是一个崭新的文本,在语文教材里边第一次出现。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它其实不是属于一个题材,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以前学到的都是连贯的,这是一种不连贯的,由片段组成的文章。五年级上册呈现的非连续性文本《金字塔》,他有一种多元的文本形式。我们可以看到中间部分,也是文字的描述,但是我们在文章的前半部分首先看到有图表,有立体图,文章后面也有示意图。在图表周围有相应的一些数据,在文字描述的左右两边还有批注,这种多元的文本呈现方式就是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其次是出现了社会科学类的科普文。在前面的教学中,我们接触得比较多的是自然科学类的科普文,从这样的文本中可以获取一些信息类的了解。阅读社会科学类的科普文,对我们师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阅读的方式会发生不同。在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时候需要去思考,作者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核心观点。所以他跟自然科学类的科普文有一定的不同。对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另外一个方向的要求,还有古典小说,这一次有古典小说单元,选了三篇原著里的片段,还有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在以前的文言文学习中,较多的是感受篇幅短小的文言文的故事。如《司马光》,这些故事的内容我们在生活中都很熟悉,只是不熟悉这样的语言形式。但是到了高年级,这样的文言文他不是在讲故事了,他是在抒发情感,是在发表议论和观点。这一类文言文的学习难度显然比故事类文言文难度更高。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来看一下选文的深度。一开始我们就说了选文从表面走向了内在,在五年级的教学当中我们会看到,单元的语文要素比较多的走向了更细腻的方向。比如说五上第六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以前的情感表达都是很直接的。但是到了这儿,他就藏在细节里。情感的表达也会更加浓厚。他还有更加宏阔的一面。宏阔,就是从个人的儿女情长升华成站在家国民族这样一种角度来思索个体的精神追求。我们在五年级下册入选的《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这样一些文章反映的都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那个年代在他们的理想的照耀下,所表现的胸怀、气度和选择。就是通过语文教材对孩子进行一种超越利己主义的、精神层面的教育。情感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走向深沉,走向厚度这样一个维度。在以前的教学当中,我们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阳光,给予孩子积极的正能量的培养。到了五年级,随着孩子视野的增长,我们应该让他看到这个世界,看到生活的多维度、多方面。所以在这时候引入了《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无名岛》。这样的文章是要告诉孩子们,其实每个人是要肩负自己的责任的。像《少年中国说》就是在唤醒孩子们:你们关乎着国家的未来。《无名岛》关心的是年轻的海防官兵,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保卫祖国的这样一种责任。《圆明园的毁灭》展现的是祖国所经历的磨难。我想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因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不仅仅来自于他的光荣,更来自于他的苦难。所以我们就是从生活的另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他的责任,他的担当。这是从情感的内容方面。那么从情感的表达方式方面我们也能发现他走向一个更加含蓄的角度。我们以一个语文要素的线性发展为例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四年级上册从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四年级下册,从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品质。五年级下册,从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心情、品质这些方面的东西,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的本身可以提炼出来的。但是到了五年级下册呢?走向了文本没有直接告诉你的,你要去想一想的东西。情思的表达更加含蓄。还有一些表现,比如说到了高年级越来越多的文学化的表达。这些文学化的表达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是关乎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品鉴能力。像《金字塔》这篇课文,它前面有这么一小段,就用金色来烘托这种瑰丽的壮阔的画面。其实类似这样的文学表达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很陌生化的表达,像《慈母情深》这样的句子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但这样表达的本身是跟我们常规化的表达不一致的,我们怎么理解怎么揣摩呢?还有审美的独特。作者写月夜的时候,他认为漆黑的夜没有月光的夜也是很美的。甚至蒙蒙细雨的夜晚,只要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样的景色着实迷人。这就是文人的雅趣,可能跟我们的欣赏眼光略有不同。但是我们也要去感受他,去体会他的这种感情。还有就像《白鹭》这课一上来就是这句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种欣赏对孩子来说是隔着千山万水的。所以我们要去感悟作家审美的独特。三就是在选文价值的经典性方面。我们来看一下选入的文本,有四大名著,有《儒林外史》,有《骆驼祥子》《俗世奇人》。入选的有肖红,巴金,郭沫若,贾平凹的作品。就外国作品而言,有美国的马克吐温,日本的清少纳言,法国的布封,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品等等。从这些作家作品本身就能不言自明它的经典性。四就是选文编排的创新性。

在强化整体性的同时凸显学生的阶段性发展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第二点。这一点是一个内容比较丰富的板块。主要谈的是在强化整体性的同时凸显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强化整体性是指什么呢?今天我们要介绍五年级上和五年级下,这上下册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的语文要素之间是相互呼应和联系的,这是一个方面。同时五年级作为高年级的一个起始,他和我们的低中年级是存在紧密的联系的。他也是在我们低中年级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的发展到这样一个状态。我们就围绕这样一个话题来看一下它具体是怎么表现的。表现之一就是从体会直接抒发的感情到寄托在人、事、景物之中的感情。这个我们能从语文要素的梳理当中得到一个大致的脉络。四年级下册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从四年级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特点:文章的思想感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到了五年级上册我们要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要结合查到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节和场景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五年级下册是一个综合的单元,就是把情感的体会进行了综合,把直接抒发和间接抒发的情感在这儿做了一个小结。我们可以进一步来看一下,在五年级上册有三个单元都在抓情感的体会。第一个单元是借事物来抒发情感。《桂花雨》这篇课文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那就是妈妈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质疑这段话里所饱含的情感。因为这里不是在说花香,而是在借花香说乡愁,他表达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像《慈母情深》,标题里就能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它的情感一定是蕴含在细节之中,蕴含在母亲的点点滴滴的行为当中,需要我们去寻找。《父爱之舟》这篇文章其实是非常的平实。描述的都是常见的生活细节。正因为语言文字的平实,我们才能跟他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而且正因为他描绘的点滴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最能感受到的,所以会被深深地打动。情感的表达,有的时候我们通过阅读链接,让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层次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说《祖父的园子》,我们通过课文学习,觉得祖父的园子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里的花园,它里面的动植物充满了灵性。我们会感受到在这样一个园子里面生活的快乐和自由。但是当我们读了下面的阅读链接,我们会感受到另外一种情绪,而且跟文本的表达有冲突的地方。作者说:以上我写的并不是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孩子们会发现阅读链接和课文的差别。明明是这么一个优美的故事,为什么到了后面她说并不优美?这时候我们才会反思过来,其实他可能就是一个极平常极普通的园子。之所以写得这么优美,完全是他情思的转化。所以教材的编排就是从整本书的视角让我们的孩子重新审视课文,从中体会到作品的悲剧意味。孩子的情感体会层次性是不是更丰富了?这就是跟中年级很明显的一个差别。这篇课文如果放在中年级,他可能就不会放阅读链接。但是到了高年级教学一定要再往上走一走,让我们的孩子有更丰富的情感体会。刚才我们是从情感的角度来体会。表现之二我们从内容理解的角度来看。从理解到理解基础上的提高速度。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关于低,中,高年级在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根据课标的推进和现实生活的需要,在五年级上册编排了提高阅读的速度这样一个单元。编排这个单元,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些问题。第一,为什么阅读要有一定速度?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希望孩子在学完这个单元后,从此有阅读要有速度这样一个意识。刚才我们说了一个是课程标准规定,那么课程规标准的规定他是一个保底的下限。就是每分钟阅读不少于300字。要在原有阅读速度的基础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要有增长,这是你学这个单元之后的一个收获。第二,学了这个单元之后,是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要有速度?其实在这我们是想告诉孩子们,要具有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选择和确定自己阅读速度的这样一种意识和能力。第三,提高了阅读速度,并不意味着今后的阅读教学全都是快读。他还需要细嚼慢咽,应该是多元的阅读速度并存。孩子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这种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是根据阅读目的,阅读需要出发的。第四个我们要厘清提高阅读的速度,是不是就是快读?不是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速度。我们只是让孩子认识到速度要提高。只要他速度比原来高了,就是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关于提高速度,教材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第一篇课文在编排上就跟普通课文有所区别。在课题的下面有一个阅读提示,简洁地提出阅读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后面那句话: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从这两句话里面我们可以提炼出,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两个核心点。一个是专注,一个是不回读。集中注意力是属于学习品质的培养,这是提高速度的一个最先决的条件。不回读就是遇到阅读障碍,不要停顿,跳过,继续往下读。这是第一步。课后练习题第一题就是在回应阅读提示的这个要求。阅读提示里要求要记下时间,所以课后第一题说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注意,这里的记录时间一定是第一次阅读的时间。做出这样一个记录的目的,应该是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对照。因为通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有层次有梯度的训练,孩子们在每分钟阅读速度方面,通过自己的记录能看到自己在这方面慢慢发展的一个脉络。第二题:说说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是关于文章思想和情感方面体会的练习。意味着在提高阅读速度的这样一个单元里面,我们既要有提高速度的阅读,也要进行阅读时的一些细致揣摩。这是第一篇课文。再看第二篇课文。我们来看一下关键词,除了记录时间以外,还有这样的提示,就是要尽量连词成句,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这就是提示我们要连读,要扩大视域,就是要能一眼看到的语言单位要尽量的多。我们可以通过《将相和》的最后一道题感受到这一点。题目上说:选一些词语或者句子写到卡片上,比一比,看谁能够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内容。这就是扩大视域,就是要他一眼看过去的内容尽量的多,在这一课里面就是要训练这个能力。在提高速度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课后练习题仍然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练习。比如说课后练习题第四题:蔺相如和廉颇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来说一说。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在用一定的速度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还是要进行细细的品味,感受人物形象。总而言之,就是说在提高阅读的速度单元里面的课文,他在阅读教学的要求上面,其实跟普通课文没有区别。不能简单的把它处理成一个阅读材料,读了就把它扔到一边去。我们再来看看第三篇课文。第三篇课文有一句话:借助关键的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这是从文章本身的表达结构出发来抓的一个方法。这是一篇科普文,他在文章结构和表达上有一个特点,就是按照谁比谁更快这样一个行文的思路来一个一个的进行介绍。介绍了谁比猎豹快了以后,接下来介绍另一个比前面一个快。所以这样的文章当我们读了前面一两段以后,其实心里就会产生一个预测:第三段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事物又来讲谁比他更快了。当我们读到第三段以后,果然验证了我们的预测,就又可以大胆的来预测,接下来的内容肯定会接着这样的行文思路往下发展。这样孩子们就会明白关键语句可能会在哪里,就直接去这样一个位置寻找关键语句。他就能迅速把握究竟谁比谁更快。大家看课后第二题: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上序号。你看讲了这么多的事物,每个事物就是按照这样层层递进的顺序来介绍的。其实孩子们在读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地勾画出这样的关键语句,从而提高速度。这样的方法不是普适性的方法,是根据文本来决定的,就是有一类文本适合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提高速度。最后一篇课文,是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来默读。这种阅读叫寻读,就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要去寻找目标。像《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性的文章。他介绍了地道是怎么建造的,怎么用这种方式打击敌人的。孩子们可以从课文题目中产生这样一种疑问,带着这个疑问去读,从而获取对整个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问题,一定是带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这样一个辐射度的问题,而不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否则就不会获得对全文内容的把握。最后在交流平台里面,对于这个提高阅读速度进行了总结。在交流平台里面谈到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就是关于这样的方法一定要不断地练习。这些方法的学习不是作为一个语文知识来考核孩子,他一定是要在实践活动当中去反复地操练。所以关于这个单元的教学有这样一个建议:我们可以把识字和写字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把它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里面去处理。这是第二大点。

  表现三,关于初步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发展。

      对于文学品鉴能力,实际上从低年级就开始在逐步的培养,只是比较宽松,只是让孩子读一读,抄一抄。到五年级我们就感受到,它从一种比较宽泛的感受到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就是走到了比较系统化的方向。我们以单元为例。五年级,有两个单元,分别在五年级上和五年级下。5上是编排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下是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我们来看一下,在五年级上和五年级下他有哪些课文,有哪些表现方式。在《四季之美》这篇课文里面,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鸟的天堂》有很鲜明的动和静的描写。对于这样的内容,教材是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来读一读相关的段落。就是让你用一种感性的方式把你体会的动和静的差异朗读出来。在《月迹》这篇课文里,月亮是怎么一步步从家里到院子里,到河边,这样一个过程。教材通过“把你觉得有趣的内容找出来”,让孩子自己去寻找他自己认为有趣的内容。五年级下册,在《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里面,也是通过读啊体会啊,来感受这种动静描写所带来的景物的一种感觉。在交流平台里面p39,两册教材,都分别对于这样表达的好处进行归纳和总结。在五上,从静态描写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榕树的生命力。我们从月亮的描写里面,感到他的活泼和有趣。在五年级下册里面,对于这样的描写总结出我们能更好的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这是写景类。叙事类作品他有鲜明的变化。中年级,一般都是讲一讲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内容。但是,到了五年级,我们从了解故事的内容,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就是对于故事表达的语言还要进行品鉴。像民间故事这个单元,在导语部分它就提示: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口语化。在课后练习题里面有:体会民间文学口语化色彩的练习。像《跳水》这一课里面,也有类似这样的练习。就是叙事类文本的学习,也就站在了一个对语言文字进行品鉴的高度上面来学习把握。像情感类作品,我们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结合相关资料,说说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要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他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你会发现,高年级的学习已经不止于文本本身了。而要借助于大量的外在的资料来进一步丰富他的体会和感受。所以学习的深度是明显的增加。我们再看一下在语言发展方面的变化,实际上教材在这个方面也有一个很清晰的线索,就是语言品鉴。风趣的语言是需要有积淀,需要有智慧的。我们在教学当中,可能首先就是要通过教学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风趣的语言。它并不是说就是好笑的语言,而是能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的语言。在这个单元里面的几篇课文,关于这个风趣有几个不同的表现方式。像《杨氏之子》表现主要在内部层面,就是在对话的内容上面。我们读来感受到人物的机智。像手指这一课,语言风格,语言特色就是特别的风趣和幽默。作者运用大量的拟人和拟物的手法。让我们栩栩如生地感受到这五个手指就像生活中的五种人。像《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他的幽默和调侃,较内涵一些,有内容方面的,也有语言本身方面的风趣。我们再从表达方面看一看。其实高年级的表达我们开始也说了,越来越走向深刻和丰富。那么文学化的表达是比比皆是。我们举两个例子。比如说。他有那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你看课文里说:“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太长了。”站在不同的角度,同样的时间,会产生鲜明的心理上的差异。像第二个句子: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些就是非常细腻的表现人心里的感受。像五下的这个句子:写一个亮,写一个热。从不同事物的表现来说同一状态。这种表达在我们的教材里很丰富。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很高超的修辞手法。在低中年级我们接触的比较多的是拟人,比喻。但是现在,同样是比喻,层次性却不一样。大家看这句话: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这里是一个特殊的比喻,它比喻的不是具体事物,而是一种情境。所以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比喻。还有对比呀,夸张呀,反复等等。像这里,这种手法叫衬托。这些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明显的。就他产生的语言效果,我们是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但是,我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去感受而不是判断。编者出题的初衷。就是要引导孩子去我们多去体会,然后可以借鉴这样的用法。我们再说说关于思维品质方面。三、四年级可能我们比较多的是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这方面的发展。在五年级我们有比较多的抽象思维的培养。以五年级上册的民间故事单元为例。在这个单元里面有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创造性的复述。一个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这两个语文要素是完全相反的。创造性的复述扩散思维,想得越多越好。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是属于收缩的,要收回来。为什么要编一个思维路径完全相反的语文要素?其实,这两个语文要素都是根据民间文学这样一个文体自身特点出发而编排的。民间文学它是人民群众在田间地头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学形式。作为一个听者他同时也是一个创作者,他担任着两重角色。作为听者听故事的时候,希望听到的是一个内容具体,情节丰富的故事。当他要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他也会自觉地融入到这个创作当中去,一边讲一边生发出来,带有他自己的想象。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出发,创造性的讲故事是适合民间故事的学习的。所以这个单元《牛郎织女》这篇课文后面的练习,还有口语交际里都设计了讲故事。交流平台里面也侧重于围绕怎么创造性讲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方法。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编排的一个体系。另外一个要素简要概括,同样的也是在课后练习题里面。比如说《猎人海力布》,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他的来历。这是典型的概括文章的内容。牛郎织女这一课,如果给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编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画配什么文字?这里就是借给连环画配文字这样一种活动形式来训练概括表达课文的内容。习作就是进行缩写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整个教材鲜明的两条线,一个拓展,一个概括。在快乐读书吧里面,用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儿歌。这是可以无限讲下去的。体现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无限重复。在阅读资料里面,提示民间文学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就是他有类型化和重复的特征。这个单元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要注意加强整合。像口语交际要讲民间故事,快乐读书吧就可以提前布置,让孩子一开始学这个单元的时候就去读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这样就可以给口语交际提供素材上的准备。像词句段运用里面的练习题也可以把它放到口语交际教学当中,提示他怎么创造性的讲故事。第二个就是注意学习方法的勾连。我们在第二单元刚学了阅读有一定的速度。民间故事篇幅很长,特别适合于提高速度,也很适合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过的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学习当中。第三就是要充分的注意活动设计。就是教材在这个单元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活动的方式。表演,想象,绘制连环画等等。所以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进行单元整组的活动设计增强它的趣味性。这是我们通过五年级上册这样一个单元,来看思维培养方面的一个表现。我们再看五年级下册在思维发展方面的培养。单元“思维的火花”,就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内容的了解。这个单元的文章,像《田忌赛马》和《跳水》都要承担这样一个阅读任务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交流平台最后的那句话: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就是要让孩子从单篇课文学习当中获得具有普适意义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那就是遇到问题分析当时的条件,再寻找适宜的对策,最后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这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从具体的思维模式上升到具有普适意义的思维模式。关于思维的发展在我们的课后练习题里还有很多类似的表现。比如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方面。像在《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篇文章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像五下《景阳冈》,提供了两种方向的评价。一个说武松很勇敢,一个说武松很要面子。正向和负向都有,那么你有什么看法?这是在大胆激励孩子们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这方面的练习都是在教材里有鲜明的体现的。

三我们来看给学生多方面的文化滋养,涉及这么多复杂多样的阅读活动是怎么体现的。

      第一,感受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表达效果。五年级下册在编排方式上发生了大的变化,非典型性文本《金字塔》,其实是两篇文章组成。一是著名散文家穆青写的抒情散文《金字塔西藏》,另一篇是《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第一篇主要是体会情感,它的阅读是感性的,我们获得的是审美的愉悦。阅读第二篇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阅读是理性的。是带有实用性的阅读,我们读它会获得对金字塔具体情况的了解。这两篇文章放到一起,是为我们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这个单元打下基础。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学习当中,能初步感受到,不同的文体表达的内容会不一样。它就给孩子这样一种隐隐的有目的的阅读。同时它也有有目的地表达这种意识的渗透:今后我在写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我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非典型文本,它的教学价值,表现在哪呢?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教学?第一,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这篇文本我们可以去教孩子怎么进行信息的整合。你看,关于《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无论是课文的主体的几个图形,还是下面的示意图以及在左右两边的批注,还有正文部分文字的表达,其实都在处处提示金字塔的不可思议,但是信息是分散的,是不集中、不连续的,所以我们教学这样一篇课文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可以以金字塔的“不可思议表现在哪”这样一个统领性的问题,教孩子怎么来进行信息的整合、梳理。这是其它文本没法教的,是它的一个教学价值。第二,教学还可以作为第二个层次的提升,就是我们根据这篇文本左右两部分的批注,引导孩子可以展开自己的推测和想象:就是金字塔到底是怎么建成的?我们从批注里可以感受到有一种批注是在透露出金字塔的难以想象。比如说,第一个批注就是说金字塔是公元前两千多年建成的,在它建成以后的四千多年时间里,就是在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建筑能够跟它相披靡。为什么文明点的断层会有这么长的一个时间呢?但是,我们又从后面,课文描述里知道,当时的金字塔人,就是生活在金字塔周边的人,他们已经有了高度的文明成就。尽管孩子们的回答可能千奇百怪,但它总的方向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文明的高度发展造就了这种可能。另外,我们可以以为那时候一定是有外星人来帮助。这种猜测主要是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而不是要获得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整个这堂课其实是可以留下无数个省略号,无数个问号,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欲望,就可以了。我们不去追求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标准答案,因为这个问题,至今我们的历史学家,我们的人类学家也不能告诉我们。类似这样,把不同的文体放在一起的编排,在五年级上册也有,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有这样一题,就是“如果把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成说明性文章会变成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白鹭》改写成说明性文章。”这是一种大胆的设计,就是在说明性,在抒情性的文章里也会有一些信息的传递。那么,我们可以从这样的文本里面去获得一些信息来进行改写。改写的目的无非跟前面金字塔的目的一样,就是让孩子们对不同文体在表达的目的性和表达效果方面的一个初步的感受,认识到有这样一种不同,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渗透对篇章的把握能力。高年级的学习,我们明显地看到它内容宽度增加了。像《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后面还配了另外两个著名的作家的作品。一个是朱自清写的《威尼斯》,一个是乔布得写的《威尼斯的夜》,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通过这样一个链接,孩子们明白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作家写,视角会有差异,他的语言表达也会有不同。在这不同当中也会发现相同之处,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去体会。这就需要我们要细致地去阅读,去感受。关于篇章的学习在高年级确实是体现得越来越多,像《圆明园的毁灭》,当看到这样一个题目的时候,孩子们心里是会有一种构建的:这样的题目下面,文章可能怎么写。但是读了后突然发现,文章不是按照他的想法来写的,跟他已有的认知结构会有一个冲突,所以我们用这样一个问题来点拨他,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昔日的辉煌?为什么不是写毁灭?这就是孩子的增长点,就是孩子的每一次学习都让他不断地产生在认知和情感各个方面的一个冲突,他对这些冲突的解决就是他新的能力的提升。还有,像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目,这种凡是以题目为统领性的东西,都是关于对全局的一种把握。还有体会结尾的表达。要知道结尾在表达中的作用,他必然要知道全文是怎么表达的。在这个单元,《慈母情深》,还有《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桂花雨》,这些文章在表达上都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文章的题目或是文章的开头涉及到一个什么的时候,在文章的结尾也会跟它有一个呼应。我们揣摩它这个特点,其实就是对整个文章篇章结构的一个把握。

    第三点就是诗词文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古典文学的视野。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文言文,四年级的时候有了词的学习。古诗的学习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到了这,我们开始引入了古典文学的学习。那么,为什么要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文化的传承,就是让孩子们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要让他们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四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篇幅比较长的叙事性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基础,我们对于叙述性文本的提升度,就走向让孩子们去阅读由一些近代白话文和文言文组成的叙事性作品,让他们获得在近代白话文方面的语感,得到初步的培养。首先我们从结构体系来看,教材是按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样一个顺序来编排的。这样编排的顺序、逻辑在哪?这四篇文章《红楼梦》最难。前面三个都是根据话本小说一代一代地流传,然后到了元末明清的时候,最后一个人来把它进行编撰。它们都是有相关的历史故事作为背景,只有《红楼梦》是一个作家作品,文人的创作,它的阅读最难。这是一个难易。另外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人物形象逐步从扁平化越来越向复杂化方面发展。《三国演义》,我们一说诸葛亮,就知道他足智多谋,一说周瑜就知道很小气,就是对于《三国演义》会有一些扁平化的的概念在我们心中。《红楼梦》里的那些人物个个多复杂。所以,这个顺序实际上也是人物形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把握的逻辑顺序。《三国演义》为了降低难度,这一次在编排方式上作了一些创新。第一篇文章《草船借箭》p5是一篇现代文改写的文章,但是,在它的阅读链接里配了一段《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文字。他课后练习的编排上有一个思路很用心,我们看一下绿色部分,这部分我们认为就是叙述性作品的常规化要求,就是读这一类文本应当这样进行:一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在细读部分,我们应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来揣摩人物特点。所以前面两道题都是常规化的设计。最精彩的设计应该是后面的两道提示题。在第三题有这样一个设计:读课文前你对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这样简单的两行字,有一个非常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入。就是我们在教学这一类文本时,应当先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可以问问孩子,你对课文的人物有什么了解,相信孩子们对于周瑜、诸葛亮,一定能说出他的了解。这说明语文学习有一部分孩子们是自发在生活中做到的。但是语文学习的价值,就是在学生已知的情况下,通过你的教学,获得对人物进一步的了解,就是把他自发的学习进入到课程化的学习,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无论是在语言文字的感受,或是对人物形象、人物特点的了解方面,走到一个更加细腻,更加深刻的状态。孩子从中可以获得语文学习的价值的一种感受。在这样的课堂当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去学习、去阅读原著的兴趣和欲望。所以这三个问题,一个是勾连孩子的已知,一个是让他看到课堂学习的价值,再走向原著的学习。三个问其实就是把过去,现在和今后都串在一起。所以,这个问题是问得非常精彩的。我们再看阅读链接,课文改写的就是这段话。这段话写的是什么,实际上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很清楚了,所以在内容上,他不存在障碍。但是在这样一个阅读当中,他又获得了近代白话文的阅读感受,这种阅读经验是他没有的。从改编的原著走向原著片断的学习,为我们第二课,就是篇的学习做了铺垫,这就是编排上的一个特点。下面就进入了正式的古典小说的学习了。第一篇文章《景阳冈》我们要怎样学呢?我们发现在这一课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让孩子们去大量地猜词,在课后习题里有“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猜一猜他们的意思。”这是第一个提示。然后在词句的应用里有两道题也是在猜词语。这些词语有些来自课文,有些来自古诗,有的是另外拓展的。孩子们有没有可能猜测出这样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呢?这些词语里或多或少有一些线索。我们可以用这些线索,如:墨客,墨代表有文化。客,人。墨客代表有文化的人。等等,课文当中有一些如:请勿自误,喜不自胜,拱伏无违,序齿排班,这些词怎么猜呢?有什么线索就抓什么线索,可以按字面一个字一个字地理解,还可以联系语境,就是要运用多种方法去理解。在这一课除了猜词方面有精心的设计外,课后练习方面也有很多用心的安排。比如说第三题,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这题的设计是想回归本来。我们知道古典小说都是来自于话本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个说书人在说书场里讲给大家听的,所以它才每个章节里面都有“且听下回分解”这样的话,这是一个典型话本的东西。所以,我们舍去了像说书人那样的语言,但是还是保留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这样一些基本的东西。我们让孩子在讲武松打虎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说书人他是怎么讲,把对故事内容的了解做尽量生动有趣的讲解,而且让孩子们能够进入到这样的情境当中,好像自己就是一个说书人。第三题是培养孩子多元化的思考,多元的评价这样一种意识。资料袋其实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提供背景,另外就是激发兴趣。你看,这里面为什么用图和人物绰号的形式呢?就是想尽可能地用这种生动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初步唤醒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在第二篇课文里面,我们又引导孩子们进行大胆的猜测。“默读课文”直接提出“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我们从词语走向了句子层面。”在这我们要特别提醒老师,古典文学的学习是怎样的呢?是囫囵吞枣的学习,是连滚带爬的学习。我们鼓励孩子们猜。中年级在猜,高年级继续在猜,它们有什么区别?中年级猜不出来也必须猜,你要想办法,去问别人,去查字典、词典,你有很多途径让你获取对他的了解。但是到了这个单元,像红楼梦这样的文章,猜不出来也就罢了,我们知道大意,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好多费解的语句不要去琢磨它。在这类题材里我们也总结了关于古典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比如说:根据上下文,跳读,借助背景资料等等,这是对于前面学习课文的回顾。

关于这类文本教学的建议:一定要注意避面拔高要求,这个单元的学习不能按普通单元来教学。能读下去是关键,是成功。学生囫囵吞枣大致读懂,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标准。对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文学价值不去做过多深入的解读。二是重视兴趣的激发,要创设多种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激发他们读原著的兴趣。第三就是要注意阅读方法的迁移。因为我们教了那么多囫囵吞枣的方法,这些方法是用在古典小说原著的阅读中的,所以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强化方法的运用。课外阅读要注意做好三件事:简单归纳,就是读前,读中和读后的指导。特别是读中的督促和规划包括成立一些读书小组,结对子,帮扶阅读兴趣不浓的孩子去动脑筋。

    第四点,根据年龄段特点提升表达能力。

一看就知道要讲习作了,习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我们有特殊单元。三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分别有围绕着一些主题来编排习作单元。我们现在习作单元是怎么编的。从精读课文到交流平台和初始身手,再到后面习坐例文和写作,它既有递进性也有内部之间相互勾连。像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其实不是非常固定的先什么后什么,她一定跟具体的情况有多样的组合方式。这些内容实际上都是协调一致的,都是服务于单元篇章页前面的核心的语文要素,是为它做准备的。

五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是说明文p,单元前面有句话: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就说明了对于他的基本定位就是清楚地表达。但是我们学完这个单元后也可以反过来想:要求是不是仅限于此?再来看看下面的语文要素,这个要素说:要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首先我们要解决什么是说明性文章,什么是说明方法。要完成这样一个核心目标,我们有没有前期的精读?这就是我们在开展这一单元学习的时候要思考的问题。然后我们就开始进入到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一篇课文其实就回答了我们单元导语页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说明性文章。精读课文《太阳》p就是典型的说明性文章。首先他的文章结构特别结构化。他写太阳的几个特点,前面三个自然段,一个特点一个自然段。后面讲太阳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而围绕这个大点又分几个小点来阐述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结构清晰。他是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就是把太阳给大家介绍清楚来进行的。所以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说明性文章的基本样式。再看精读课文二《松鼠》,这篇文章的线索就不好抓,不好归类,不像太阳教起来那么得心应手,表达好像也偏文艺性。其实这是属于说明性文章的一种样式,线索和逻辑不是那么清晰的,语言表达走向形象化的,生动化的样式。所以两篇精读课文提供了两种说明性文章的样本,我们再看一下精读课文后的课后练习p。他其实回答了我们到底有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这样一个问题。《太阳》后面安排的练习题分别涉及到了基本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做类比这样一些。《松鼠》这一课课后练习题是要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段路去体会表达上的不同。这时候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要体会表达上的不同?作者在这个课后练习题里呈现的表达方法和我们在《太阳》这一课里的表达方法好像较类似,都是基本的说明方法。跟课文去对比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们的课文不是一个典型的说明性文章,它是偏于描述性的,表达很生动。通过这样一个对比,孩子们会获得关于说明性文章表达方法的认识:原来除了这样的表达,还有那样的表达,这是课后练习题编排的用意。交流平台里再进行总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在哪,然后呢?试着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表达。所以从精读课文到交流平台,再到初试身手,他有一个先从精读课文中的感受,到交流平台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通过初试身手进行并运用的这样一个明显的思维顺序。到这,我们关于说明文该怎么写得到一个初步的把握了。也就是说可以进入习作了。要进行这次习作要看看什么要求,我们会看到要求还不少。有: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还要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还要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以前进行习作的时候无非就是提一点,现在你看提到了三点,也就是说,越到高年级越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的表达方法。像这种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我认为它是对孩子的思维发展的一个要求,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是我们这个单元刚刚学到的,这个是我们重点要抓的。

    五年级下册是写人。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在写人,所以这一次写人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本次习作的增长点。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关于习作单元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精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的不同特点,体会到多种说明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让学生认识到说明文的多种形式和特点。第二,习作例文重在怎么“用”,不能当略读课文教。

第三方法的学习应与感受语言文字的好处有机融合,不要贴标签。第四可以灵活处理各个板块的关系。这一点说一下。就是说编排了很多板块,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等等,那么这些东西都是指向于什么?都是指向于要达成我们的习作要求,或者我们的习作能力的。所以,整个的方法的学习和应用要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就是要有灵活的思想,不要受教材编排既定的这样一个框架的限制,可以用多元的设计思路。比如说说明文单元,有的老师就直接从大习作的要求入手,因为大习作要求里面介绍的东西他首先要布置,一开始就要布置观察、收集。那么在我教初试身手的时候,我也可以把这个初试身手作为大习作的组成部分,因为既然是介绍事物,我就可以先把大习作的提纲写下来,之后在初试身手部分就可以先写大习作中的一个点。这样我既完成了初试身手,也为我们的大习作做好了铺垫,所以在习作单元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牢牢的围绕习作要求达成的核心目标。我们要灵活机动的去安排整个的板块的内容。就是我们要注意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普通单元的习作p

接下来我们说普通单元的习作,也是对普通单元的一个梳理。要教好五年级的习作,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年级的特色是什么?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逐步地树立篇的意识。我们通过学习的例文,还有缩写,还有关于修改。修改,我们也要强调关于修改符号,关于修改这些东西,要在运用中去把握。这是第一点,篇的意识。第二点,就是要关注自我情思的抒发。这里我们可以举出不同类型的文章,都在抒发个人的情思。像写物是写心爱之物,和以前介绍一个事物不同。还有写事情,要写:那一刻我长大了。你看,那一刻,你心里一定受到触动了,这里面一定有自己的情思的。这个时候的写作比较多的从单纯的眼中的人、事、景物走向我们心灵中的人、事、景物。像介绍类习作p:推荐一本书。为什么叫推荐,不叫介绍一本书呢?推荐一定是你认可的,我觉得他很好才会推荐给你,所以在这里面都有主观情思的融入,更不用说纯粹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习作练习,p像“我想对你说”,“写读后感”关于阅读的感受,还有“看漫画的启示”,这些都是抒发孩子们对生活的感受的这样一种体裁。我觉得我练习时能够把过去很多习作的方法概括并加以提升的。另外一点就是习作编排中的时代气息,我们的习作,我们的教材编排也跟我们的时代同呼吸,同一个节拍。要求孩子们收集信息的时候用网络搜索,把信写好以后建议他们用电子邮件发,让他们写研究性报告,这也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文本。我们在习作要求里面要求他们要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明资料来源,这是孩子现代信息素养的一种培养,不能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就用,这是基本的信息素养,涵养。另外我们还提示可以用图表、表格等形式,现代的时代是读图的时代,很多时候发微信都是用表情,用表情包,越来越走向简化的方式了,我们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优美。当然,综合性学习,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p。

五年级的口语交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白,一类是对话。要把握好五年级的口语交际一个关键点就是目标。要很清晰地把握住目标发展的梯度序列。其实,当我们的目标清晰之后,我们的教学实际是有难度的。难在哪呢?就是你教的度,过犹不及。同样的一个表达,五年级要表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又依据什么条例,他跟四年级和三年级的区分?头脑必须清楚,你才教得有信心。我们从倾听,讨论等几个角度,交际素养方面首先要捋一捋线索出来,要知道各自的提升点在哪,这是第一点搞清目标序列。

第二点我们要清楚这一次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话题它的不同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交际话题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这是我们口语交际编排的一个原则,但是他又非常鲜明的彰显在我们这个年级的这个编排当中。何以见得?你看这个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它不是说虚拟我们有这个需求,而是要把讨论后的班级公约写下来,并张贴在教室里,而且要求班里每一个同学都要按这个公约来执行。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要指导我们生活的。是不是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像“父母之爱”这个,三种教育方式,可能在我们的家庭生活里都或多或少有体现,联系生活,想想你在生活当中有什么类似的经历,你是怎么做的。我想,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里,孩子们所讨论出来的“我们可以怎么做”的做法,一定可以指导他今后跟父母的相处。每种方法都有可取之处,也可能有不当的地方,那么怎么来应对呢,就通过这堂课的讨论,我们获得的成果来指导我们今后跟父母的的相处。还有第三个特点p,就是我们的交际语境日趋复杂。像五年级下册的第一个单元叫“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这个口语交际课其实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就是要走向生活,要询问自己的家人,问自己的朋友,他们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然后要回到课堂,要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这个里面,要实现不同时代人的沟通,感兴趣的话题,他已经不是很单纯的在课堂里面能够做到的,它走向现实生活。所以,他就好像完全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指导了。还有像“我是小小讲解员”等这样一些交际话题,事先就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说,怎么去搜集资料,准备讲解的内容,还要到实地去考察,等等。另外,口语交际要求你要根据反应调整内容,这是很难的,但这是交际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是对孩子临场发挥的一种考验。这也说明在准备资料时要多准备些才能临时调整。在进行这个部分时,第四个特点,口语交际要充分发挥阅读、习作、快乐读书吧与口语交际相互促进的作用。像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完全可以依托于快乐读书吧。读了这个快乐读书吧中的很多内容,我就可以进行交流。而且通过交流,我听到了同学谈到的哪些人物形象是我不知道的,还能激发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所以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为什么设置综合性学习3

      第五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因为他是五年级下册一个刚刚出现的内容,按照单元来进行综合性学习编排。这是我们以往教材没有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回顾一下整个教材编排体系,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册有综合性学习,但是他们是融入到课文学习当中的,是单元中的一个学习内容。到了五年级下,六年级下才以整体的方式呈现,是独立成单元。整个单元是围绕综合性学习任务来展开。综合性学习还有一个隐性的训练,就是通过中年级的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方面是不断增强。到了五年级下册,我们要知道孩子们不是从起点开始的,他已经有了相应的组织能力。我们来看一下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那么整个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是分成两个并列板块。一个叫“汉字真有趣”,一个是“我爱你汉字”。每个板块是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活动建议,一个是阅读材料。活动建议是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是核心的内容。那么它的编排就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贯穿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你完成这个任务为目标,整个单元的学习就是以这个来贯穿。我们来看第一个板块“汉字真有趣”,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哪些?通过活动前和后的提示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要求:要读材料,要组成小组,要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汉字?要结合活动建议来定计划。要收集汉字有趣味的材料,然后开展“猜字谜”和“趣味汉字”交流会的活动。这是我们在第一个板块要做的事情,那么要做好这些事情就必然分课内课外。它是由这两部分有机组成的,所以就有一个时间的分配问题。老师们要想清楚在这个板块里哪些是课内问题,哪些是课外问题。了解了第一个板块要做的事情和时间以后,我们来看一下阅读材料。第一个阅读材料就是字谜,还有“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枇杷”还有“有趣的形声字”。总体来说都是从汉字的音、形、意这几个角度来揭示它的特点。通过这个版块内容的学习,总体上感觉到汉字真有意思。这是第一个板块,第二个板块同样也要去梳理我们要做的事。也要注意这个板块课内外的活动,要进行大概的梳理,哪些在课内做,哪些在课外做,特别提一下它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是专门找专家约稿的。五年级教材送审,反复修改的就是这个单元。大家可以跟以往人教版的汉字单元对比,你会发现阅读材料换了90%,只保留几个字谜,其他阅读材料全都换了。还有研究性报告,它的作用就非常多样,不光是写的范例,我们在这里要注意他的批注,每个批注就是暗含着写研究性报告的关键点,这里就不一一说了。通过这个范例我们还可以对孩子进行一些科学素养的培养,要告诉他们研究报告一定是要在认真地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不能有夸张和想象成分,通过研究报告这个报告要给他们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也通过这个报告让孩子们了解一个完整的进行问题研究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引而不发或者是后发制人。综合性学习需要总体的提个大的方面的建议,就是我们要明确任务,安排好进程,制定计划,然后评价。老师要通过询问,督促,指导等方法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学习和个人的自主行动,通过一些设计一些评价的标准来进行孩子的自检和自评。之后就要搭建展示平台,要给他们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学习的成就感,要把他们的成果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老师可以设计多种评价激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