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我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夏洛的网》。当时看懂的是,一只叫做夏洛的蜘蛛出于善良,去拯救一只在春天里出生的小猪,为了让它不在圣诞节来临之前,就变成人们餐桌上美味的熏肉,为了让它可以在有生之年看见一场美丽的冬雪,而吐尽蛛网的故事,仅此而已。
后来我读了原著,那是电影台词里所没有的告白,当春猪威尔伯问夏洛说:你为什么为我做这一切呢?我不配,我没有为你做过任何事情。
夏洛回答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
夏洛的回答是“我喜欢你”。
我忽然觉得这世上再也没有任何其他别的语言,比这四个字的答案更有力量。
后来夏洛死了,威尔伯把夏洛的儿女们带回了谷仓。朱克曼先生很好的照顾着威尔伯的一生,经常有朋友和慕名而来的人来看望威尔伯,因为没有人会忘记他的“峥嵘岁月”和蛛网上的奇迹,谷仓里的生活也非常好。
但只有威尔伯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忘记夏洛,这世上再也没有哪一只新蜘蛛或者其他任何动物可以取代夏洛在他心中的位置,尽管他看着夏洛的儿女,孙子孙女一代代出生。而夏洛却是无可比拟的,这样的朋友在人生中更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
我犹记得当威尔伯知道他拥有人生中的第一个朋友夏洛,而从心底里生出的一种幸福感。第一次来到谷仓时,那天晚上夏洛整夜都没有睡,天刚亮时,他就在寻找夜里同他讲话的人。他红着脸问所有在场的动物,都没有回答。他问“如果你是我的朋友,请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
夏洛出现了,她的清脆响亮的回答在谷仓里真的听起来很美。对威尔伯来说是,对我而言也是。
我想这是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最美的遇见。
我在百度上搜索的朋友的定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简而言之就是指跨越一切外在因素,彼此认可的关系。
因为当所有的人都因为夏洛是一只蜘蛛而疏远她的时候,只有威尔伯不在乎一切把她当朋友,夏洛感觉到温暖了吧。
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了最好的朋友,后来啊,喜欢是真的,拼尽生命想为你做好多好多事也都是心甘情愿的。
英国哲学家安东尼·格雷林在《友谊》一书中写道:最高级、最美好的人际关系应该说是友情。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soulmate,人生得一挚友,该有多幸运。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果的上课视频,她说朋友是无用的,当然是无功利之用。她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听完觉得很受用,真正的朋友可能就是并不时常想起,但又无处不在的人。
我觉得我们之所以交朋友、之所以需要朋友、之所以爱我们的朋友,不是因为他们“有用”。
朋友不是为了“利用”,不是为了找一个安全的情绪宣泄渠道,不是为了索取安慰,不是为了陪衬自己的优越,不是为了多一个“帮手”或“同谋”......
而是为了奉献我们的爱与关怀,为了与之分享心灵的丰富和生活的美好,为了那种相互理解所带来的默契,为了“不时常想起,却无处不在”的空气般的同在感和信赖感。
与朋友在一起,我们不期待得到任何东西,仅那份彼此无需设防的内心松弛、不刻意的流畅自如,已然使我们心满意足。
我很少用到“朋友”这两个词,但是一提起朋友,她们的名字自然而然我会脱口而出。我也听过很多人张口闭口大谈朋友之道。
“干了这杯酒,不喝就是不拿我当朋友”,对,如果酒肉朋友也是朋友的话。
“你一定要帮我的忙,如果推辞,就当没我这个朋友了……”
对“朋友”一词的滥用,我想恐怕仅次于“爱情”了吧。正因为频繁遭到误用,人们对它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误解,“朋友”一词也因此掉价不少。
人们总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有陷入人生的苦难的时候,你才知道陪在你身边的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朋友到底是谁。
曾看到有人说微信好友有几千个,有些人从未见过,甚至从过聊过天,但他们都活在他的朋友圈,躺在好友列表里,变成了所谓的“好友”,偏偏这么多好友,但连个说知心话的都没有,他们的存在,只是多占了一个位置而已。
当然,对朋友的理解不同,可能也有性格原因。我妈也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便是靠朋友,让我好好的多认识些朋友。但我心中总会有一把尺子在丈量。
我相信人和人之间确实是存在着一种不可言传的缘分和吸引的磁场,就像有一些人即便是不说话,第一眼你就会觉得很舒服。当然也有的朋友是相处着来的,这也是一种缘分,想想我们一生到底会与多少人擦肩而过,与多少人又只会是萍水相逢而已呢。
刚刚看完Rumaan Alam的《长大后的世界》,这本书笔触很细腻,写的就是两个女孩的友情在长大后的世界里被不断试错和重逢的故事。
家庭背景的悬殊,却因在11岁读小学那年,使她们认识,并成为室友。此后因为怀有相同的梦想和期待,又读了同一所大学。她们见证过很多彼此的第一次,第一次抽烟,第一次接吻,第一次旅行。。。彼此亲密无间
沙拉是名门家庭的独生女, 工作于一家慈善机构,工作顺风顺水,正在进行筹备她的婚礼。
而罗伦美丽、执拗、特立独行,单身,工作于一家出版社,分担着父母的焦虑,质疑着自己的未来和人生,但也努力让自己不要去想这些问题。
32岁时的两人,内在有不同的追求和心态,外在有不同的环境和生活。即使昔日因性格互补而亲密,在此种现实情况下,双方也很难对彼此的遭遇感同身受,感情的疏远看似已是在所难免。
但在经历了嫉妒、愤怒、伤害、猜忌后,二人多年的友谊成功地维系了下去。
读《长大后的世界》,我常常会产生带入感,对书中的情节感同身受。我想真正的友谊一定是“无用的”,也一定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最亲密的“家人”。因为朋友是我们自己做出的的选择。
就像沙拉发现自己意外怀孕,第一个告诉的人就是罗伦,而当沙拉知道罗伦与一个服务员上床,也是第一个站出来责备她,后来也是第一个理解她。因此也可以这样说,真正的友情又是一种最高尚但又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
沙拉和罗伦从11岁相识,共同走过了21年,没有任何人比她们更了解彼此。虽然在长大后的世界里,总是迷途险阻太多,但她们会忘掉那些过错和曾经年少轻狂的日子,可却会永远记得她们是彼此生命最重要的人,尽管她们会在时光这条河里渐行渐远,可心始终在是一起的。
我们都在经历成长,而陪在我们身边的不离不弃的则是我们的密友,在人生中只有没有去做的事,才会让我们感到遗憾。
当我犯错的时候,你从来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我,而总是能以一种正确的恰到好处的方式来安慰我。最终我们会长大,会越长大越孤单,我们会希望彼此纯粹的为自己而活,希望对方过上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请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
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