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之后,衍生了一个新的兴趣—研究厨艺,喜欢腌菜。有人推荐过便利好用的学习这方面的APP,下在手机里,几乎没有打开。每每不知如何动手,就打电话给我的妈妈。
妈妈总能在三言两语间,让我听懂做菜的步骤。特别是做腌菜,何时放盐,用手如何搅拌,都有她的规律。过几日后,还不忘来问菜的味道如何。
其实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妈妈十分严厉,谈话也相当严肃。唯有一些小时和妈妈姐姐一起做腌菜时,总能有一些较为愉快的经历,我并不知道,她到底是真的内心就喜欢做菜,还是因为生活所致不得不如此。长大后,每年春节后离家,都要带着她上一年做好瓶瓶罐罐的菜飞越千山万水。
“生活如做菜,其中五味杂成,都在一一体会。”这是妈妈常说的话。
“等你们长大了,结婚了,有自己的生活了,很多事就会越来越好啦。”这也曾是妈妈的期待。
数年来,每年也只有春节时,家人才能齐聚一堂,吃喝聊天。妈妈忙前忙后,却十分乐意。后来,一家人也会一起来准备一顿饭菜,聊一些村里七长八短的家长。偶尔妈妈也会问我们在外的生活,她总是似懂非懂地说,那会越来越好的吧。
相聚中的爸爸多数时候总是沉默,热闹时爱跟人讨论国际问题,忧心家国大事,追究历史问题,一切看似不着边际。父母时常意见不统一,一生都在互相抱怨,也相互扶持。跟电影《步履不停》里一模一样。
电影从一个清晨开始,家中母亲与女儿千奈美一边聊着天,洗胡萝卜,切萝卜,用白萝卜炖肉,在厨房里穿梭不停。千奈美的丈夫及两个小孩在外面吃着东西,又在嬉戏。家里的二儿子良多和再嫁的寡妇由香里及由香里的儿子厚司正在回家的路上。这一天正好是15年前因搭救落水儿童而不幸去世的大哥纯平的忌日。良多一家进门后,马上就开始帮母新剥玉米粒,良多还教由香里剥玉米的技巧。即使有这么多吃,母亲还专门叫了昂贵的海胆寿司。整个厨房在一家老少簇拥下,在食物的味道中,在锅碗瓢盆的叮叮当当之中,热闹非凡。
在这充满着烟火气的热闹后面,家里的父亲,独自一人坐在自己的小房间。仿佛刻意和这外面吵闹的世界隔离开来。直到厨房里的天罗妇出锅,他才走了出去。在吃饭的过程中,老父亲的诸多言语,都让众人不自在。女儿千奈美总是充当着和事佬。
就是这么看似平淡的一家人的故事,从做饭开始讲起,在吃饭和聊天看,看到每个人的不同。父亲的严肃固执,却又偷偷地给钱厚司并鼓励他的梦想。母亲的勤劳、宽厚,却又在一年年地折磨着一年轻人(因为她的儿子因为这年轻人而死)。女儿千奈美一边当着家里各人物间的桥梁,一边又和丈夫抱怨父母的偏心。母亲总是盼着儿子良多可以开车载她去购物,可是良多根本就没有车。
在极奇缓慢的节奏中,看着一大家子在一起做菜、吃饭、聊天。有时候是所有的在一起说话,有时母子在对话,有时是父女在交流,有时是兄妹在回忆,有时是祖孙在交谈,在这其中,都穿插着孩子跑来跑去的身影。几代人在一起过了一整天,也像是一代又一代人过的整整一生。
这看似温馨的一家人,也暗藏着悲伤的气流。父亲对儿子期待的落空,他的诊所无人接管。母亲一直恨着那个让自己失去大儿子的年轻人。儿子和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还有浴室里一直破损无人修补的瓷砖,新来的儿媳并没有得到十分热烈的接受。
几代人的隔阂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地存在,由于不沟通的误会也在变多。家里的每一个成员也都不敢承认自己有问题最多,就这么磕磕畔畔,平平淡淡,带着期待,又伴着悲伤,过了一天又一天。这样的状况,大概是每一个家庭的缩影。
我们家亦是如此。
本性柔软,却总是严肃忧心的爸爸,一生勤劳却爱抱怨的妈妈,脾气固执而宽容的哥哥,最热心却又最爱管事的姐姐,爱哭又坚韧的我自己。每一年的几天相聚,总想把自己能给东西都对方,又总在成长中各有误解和意见。我的妈妈像影片中的母亲一样,爱忆苦思甜,回忆子女小时候的趣事。一边倾诉自己的艰辛,又一边把家里的东西把每个人的包都塞满。
《步履不停》中,父母的子女告别时,母亲和她们一一握手,有一种哀而不伤的心酸。父亲在回家途中说,下一次他们回来就是过年了吧。已坐在班车的儿子跟老婆说,过年就不回去了吧,一年一次就够了。一代又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期待和辜负中度过吧?
小时候,我的妈妈总说,等你长大就好啦,等你能自己赚钱就好啦,等你结婚成家就好啦。等你……是的,我在父母的苍老之中,到达一个个他们认为“就好了”的阶段,而每到达一个“目的地”,也同意味着,我离他们越来越远了。而这所有的一切,却又无可避免。
血浓于心的家人,表面总是渴望着互相陪伴,却又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想与他人同行。于是,我们带着遗憾、带着误解、带着抱怨,一次次别离,一次次相聚。重复往返,自知无味,又乐在其中。无论如何,我们终将无法抵挡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的脚 步,也终将不能弥补所有的遗憾、悲伤。
电影中,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没有展现一个各自圆满的场面。只是,在分离中、在恨意里、在误解下,在抱怨时,让我们看到,这些天地各方的家人们,身上依然有一股暗流在涌动,那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