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机制下的现代社交
人不易摆脱角色,有时候,着意摆脱所习惯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一种角色,反角色也是一种角色。 ------《人与永恒》
场景限制
不知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在某个场合,某个特定的时间段里迅速与人相识并发展了一段感觉很不错的朋友关系,但是脱离这个既定环境后,若两人相遇,无论在社交场合或是社交网络上,你们的谈资也仅仅限于两人所共同的那段经历,因为短暂的局限性社交而导致的交集过小,就连朋友圈的回复也总是那么不痛不痒的几句在翻来覆去的说,会让人在寒暄之后产生一种无力感,‘没话说’的尴尬相信发生在很多有类似经历的朋友身上。
安全岛
从最早的校内上流传的段子“也许你和这位同学在校内上高谈阔论天南海北的聊,但是见面以后却连招呼都不敢打”的社交网络对传统人际交往的冲击开始,就注意到人们其实更愿意在一个“安全岛”内向别人展现自己,因为在面具下的自己可以尽情展现给对象自己想展现给别人的样子,这样的自己可以弥补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给人建立一种社交自信,但是弊端同样明显,无数“见光死”,“ta和我想象的差的太远了”,“你真人和照片差好多哦”,这些在线上得意线下失意的人败在了让别人对自己期望过高,适当提高自己的形象未尝不可,但是一旦逾越了你所能企及的高度,这种虚幻的线上关系会逐渐让你自卑,让你羞于面对真正的自己,飞得越高却跌得越惨的例子屡见不鲜,因为人际交往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也终究逃不脱实打实的面交吧。
社交博弈
人的内心都渴望有一篇吐露心声的净土,交往过甚没有安全距离感,过浅却又怕被贴上性格孤僻的标签,活在当下着实是困难,网络这层屏障很好的控制了其间的距离感,将之变得可以为自己所调节,再也不怕对话过程中出现迷之尴尬,相互对话之间有了可以缓冲思考的时间来推敲如何来打磨每一句对话,缓冲时间所带来的增益即对方感受不到你在回应时的抓耳挠腮心急火燎,即便你去点根烟喝点午饭剩下的面汤也没关系,现实再粗糙不堪也能被跳动的光标化腐朽为神奇。双方仿佛都再透过一块双面镜去观察对方,都以为自己看得更明白一点,在社交博弈中都不会当第一个all in 的人。
假面媒介
拒绝到现实中来交流,选择在“安全”,“可控”的舒适领域来进行社交尝试,不能单方面去否定这种行为,但是长此以往的发展结果注定是脱离社交的本质,失去了网络这张假面媒介的你是否还能独立完成基本交流?能否接受自己在现实当中的诸多不完美?我们还能否完整的体验社交这项本属于生活基本诉求的美?趋利避害的人总是多数,喜欢站在暗处的人多了,久而久之这世上便鲜有人能自在的活在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