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长反映,现在与孩子没法沟通。讲一两句就会吵起来,一言即崩。
孩子讲的一些想法、观点、思考的问题,从我们的角度看,总是太不靠谱,太不着边际,太不切实际,瞎操心、乱操心,孩子一张嘴,我们有时就会感觉到孩子心很乱、很杂、多心、多事、多虑,或者心根本不在学习上,等等,从我们的角度看,孩子是乱谈瞎扯蛋,于是,我们便会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开始用我们的眼光、我们四十多年的生命经验来对他们刚刚谈论的话题进行评判、否定、批判,我们会不自觉地打断他、训斥他、否定他、指导他,试图扭转他、改变他,进而不允许他再乱想,于是不允许他再乱说,久而久之,无形之中,不知何时,孩子们开始有想法也不说,想说也不敢说,说了也觉得不会得到认同,于是渐渐地他们再也不和家长说话了,他们渐渐得出一个结论,说了也白说,说了也得不到认可、得不到响应,反而会挨训,不如自己憋着,但人到了这个年龄,就是要不断地思考自己的生命、思考自己的生存环境、思考自己的人际关系,更要思考国家、思考社会、思考家庭、思考国际大事,但我们不少家长常常表现的是不许思考这些乱七八遭的东西。
这应该是我们许多孩子不愿意与我们沟通的原因了吧。
孩子们的想法幼稚、离奇、不靠谱,这是他们的特点,也是必须的成长经历,我们只有耐心地倾听、最好充分参与进去与孩子一起讨论,才会对孩子有真正的引导,而什么都不让说,只想让他说一些我们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孩子只有闭口了。
如孩子长大了,开始关注父母的感情、家庭的经济等,如果孩子问到,完全应该与孩子讨论下去,如我们的家庭收入,我们的经济状况,孩子渴望像成年人一样被对待,你只有像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他才会走向成熟。而不是一律斥为:这不是你操心的事!
如有一个孩子早年父母离异,一直瞒着,这个问题怎么可能瞒得住呢,孩子怎么可能不去思考呢?不说、不让说,都根本无法阻止孩子不去想,反而更激发孩子去想得更多,猜得更多,而若与孩子一起面对,可能效果要好得多。
而有不少孩子,最不想让家长说的是学习,而家长一直只与自己提学习,这必然会造成孩子排斥,我班不少孩子学习上状态很好,很努力,而有些家长在考前总是怀疑孩子状态不好,便打电话提醒、告诫,这无形中让孩子分明觉得,父母对自己不信任、不放心,必然不耐烦,反而激起孩子的个人不良情绪:我就考不好给你看!
因此,想走进孩子心理,就必须参与到孩子的思考之中去,同时也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让孩子成为这个家庭生活的重要成员,而不是家庭生活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