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首页出现了两位愤世嫉俗的人,对国家和国人大骂出口,看起来热血且狂妄,忧国也忧民。
令人想起我的高中。
那时的我信奉钱锺书的一句话:二十岁不狂是没有志气,三十岁犹狂是没有头脑。因此高中的我很是狂妄,无知无畏,常凭着自以为是的逻辑与人争论。
那时的争论只不过是血气之争,只为消灭对方,证明自己,做给观众看,并不求能得到什么结果。
这种键盘侠的思维,支撑着我不懈奋斗到大学生涯,直到我看到一篇文章:《中国人的雄辩证》。
开头是这样的:
王蒙先生有一个小小说,叫《雄辩症》,说的是一个患上“厚皮逻辑症”的人去看医生,医生对他外科手术后无效,改用内科治疗,给他配了《逻辑学》的药,不料服用后出现新的症状。病人又去看医生,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对话。
医生:“请坐!”
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
医生无可奈何,知道此公曾有过的事情,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此公说:“谁说你放了毒药?难道我诬陷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的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更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此公说:“纯粹是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吗?即使是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的天气不错,比如北极就在刮寒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说:“我说的今天天气不错,一般是指本地,不是全球嘛。大家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嘛!”
此公说:“大家都理解的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大家认为对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很多时候,我和别人所谓的辩论,就是这样的情况——我操着自认为无懈可击的逻辑,挑出别人的错漏不放,只为证明他是错的,从而也就说明我是对的。
延伸开来,到如今诸多的微博热点,人们总喜欢站出观点分明的队伍,互相骂战:你总是十恶不赦,而我永远正大光明,不把你打到在地,难解我心头之恨。
争辩,就是这样吗?
不应当是。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从明末东林党争,到民国梁鲁论战,同样是文人争辩,前者加速了一个国家的覆灭,后者却促进了近代文人思辨之潮。
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区别?只因为东林党争就是一群文人互相进行道德审判而已,而梁鲁之争,是观点之争——虽然后来也转变为互相攻讦。
争辩,应当是观点之争,没有观点的争辩被人们称为“撕逼”,可惜现在很多时候没有争辩,只有撕逼。并且人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能撕作为一种本事来炫耀。
这好比你说不过人,恼羞成怒打了他一顿,还四处炫耀。
而文章开头这两人,则是二话不说对着空气抡了一顿王八拳。
对于这样的人,我看作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