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要使用最新版iOS11看一些最新应用,而她的手机没有升级,问我借手机,本来以为看个俩三眼也就罢了,没想到她拿着手机回到工位上,差不多半小时后,QQ传来一个窗口抖动问:“手机开机密码是多少?”。本来手机被贸然拿走,心里就忐忑个不行,再来问密码自然引起了整个人的不舒适,看着对话框发呆了几秒,手指在键盘上木讷的敲出一串密码。应该是因为现在每天的衣食住行,坐卧起居都离不开手机,即使这个比手掌大一丢丢的电子设备被人拿去几分钟,会感觉整个人都不好。又过了10来分钟,恰好有事,终于找到了合理借口拿回我的“小可爱”;别人用完了,手机也回来了,可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儿,因为非常清楚自己特别不想把密码给别人尤其是用互联网传递,然而碍于各种各样鬼知道的理由,“不”字始终说不出口。
烂好人
不单单这一次,仔细回想有非常多的时间不知道怎么合理拒绝,每次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再深一点研究,害怕拒绝后面是自己对人际关系的一种焦虑,非常担心说出口的理由会令别人失望,从而再也不能好好聊天。可往往向你提出不好意思开口拒绝的人和把你划到烂好人的人是一类,他们并不会感激你为别人着想而给自己带来的尴尬,甚至突然有天你为自己意见站队时,他们会觉得你不可理喻。
《欢乐颂》中有一集乔欣饰演的关关被同事求助帮忙完成马上到期的策划案,而策划案责任到人;同样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关关加班帮同事完成案子,最后不但没有落得感激反而因为同事的疏忽大意出了问题;含着眼泪接受了主管一顿臭训,还得把同事的烂摊子收拾完。看这一段,真是恨得要跳起来;即使在生活中这个桥段也不少见,尤其常见于刚入职没多久的小伙伴身上,有许多人仗着自己年龄大资历老,对新同事呼来喝去,而新同学因为对流程和职场上该属于自己的界限模糊不清,只会自己赌气也不知道怎么说不。
你不过是没那么喜欢自己
心理学上说,难以拒绝别人本质是不能接受“不被喜爱的自己”,需要通过不断满足别人的要求,获得内心的满足,然而大多数人忽视了这种满足感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更多了解这种无法拒绝的状态,在网上翻阅了一些专业知识人给的建议,他们建议有类似”问题“的人先弄清楚自己自己产生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学者认为,不懂得拒绝和游戏成瘾都属于“瘾”行为一种。恋爱中常听说,忘记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找到另一个人,如果仍然不能疗伤,只能说明时间不够长;戒瘾和恋爱一样,最好的办法是培养另一种“瘾”行为,听起来特别滑稽吧,但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
难以说“不”的人都有些讨好型人格,典型特征在于无论关系亲疏,他们的要求自己都想要满足。这种状态下,可以逐渐适应培养只讨好对自己重要的人的瘾行为。比如同事向我提出索要开机密码时,我应该想到自己的开机密码和账户交易密码相同,而换密码浪费的时间可能会恰好错过购买购票的最低点;帮一个出了公司都没有交集的人会比赚钱更重要吗?例子可能不特别恰当,大体意思就是下次遇到难堪的请求应该适当引导自己逐渐说出自己的想法。
试着拒绝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都是做起来更困难,懂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懂了许多道理究竟怎么把“不”说出口。有心理学研究者告诉我们,拒绝别人同时帮助对方找到其他解决方案会相对容易开口;并且再做决定之前不要给大脑设置太多障碍,实在找不到合理的方式,理直气壮的把个人想法表达出来会让对方想一想是不是要求有些过分,而拒绝之后则不要想太多。总之内心要坚定:帮助他人是好的,不帮才该是合理状态。
既然讨好别人是一种瘾行为,培养另一种行为一定也需要时间,下次别人借手机仍然会借,但至少要明确哪些东西不能给,比如密码;学习说“不”也是让自己从烂好人变成有原则的人一个良好过程,需要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也该让别人明白哪些边界不要碰;这是一个需要通过刻意学习而培养的能力,但愿下次说“不”刻意坦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