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今天听了老徐的课,也受了不少启发,简单聊聊自己的切身体会吧。
不管任何的理论,都要跟实践联系起来才会真正看到他的价值,而一切价值的产生都源于内心对他的认可,自身的主观认识到的问题,比被动接受的强太多倍,说人话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想要的,你内心渴望去改变的。
在毕业初的3-4年,工作充满了干劲,处处充满了激情,虽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懂的也很多,我一直秉承一个观点,只要肯下功夫,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这个时候也是进步最快的阶段。
后来结婚生子,老公在部队,孩子又多病,跟单位协商,只上半天的班,下半天在家办公,持续了两年,所以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这个阶段不要说时间管理,什么都谈不上,自己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近两年,生活慢慢的步入了正规,回首发现自己近几年的工作轨迹,连原地踏步都算不是,同届的人已经跑出去了老远,开始意识到差距的产生,慢慢的也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从内心迫切的想要去改变,于是抽时间读书,学习,希望慢慢的能够把落下的补上。
首先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业务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算是还不错,继续发扬,往管理的方向发展。
需补充:测试流程的梳理能力,大团队的沟通管理能力以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针对这些短板,开始有计划的一步步的落地实施
具体的落地到每一天,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始学习:
工作外的碎片时间-
早起计划(6点-7点):这段时间还没有利用起来,从明天开始实施,英语的阅读及听力。
上班路上(8:30-9:30):听书(樊登读书会)
中午(12:30-13:30):组内沟通,信息回复
晚上下班路上:圈子,简书
晚上(22:00-23:00):第二天工作&学习计划,总结复盘
周末时间:大部分分给家人,每天抽出一小时进行学习,试运行。
工作内的碎片时间:
1.重要事情放在上午(9-12点)做,效率最高
2.碎片化时间回复邮件及问题-引入番茄钟
最后只想说一句,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生活的时候就好好生活,每日践行,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