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混沌研习社的一位同学在微信群中发过来一段话。
创新创业五层思维,你缺那一层?
第一层 故事思维
第二层 战略思维
第三层 规划思维
第四层 路径思维
第五层 执行思维
当你美酒相迎,我却没有故事相陪,这天还能不能聊下去?
惊觉,这不正是很多人在商业环境中的真实映射吗?例如我自己
过去在大公司中,客户主动上门的概率远大于自己去寻找新客户,挑挑拣拣没有心理负担。
而在小公司中,品牌知名度不足时有效获得新客户的注意力,也许需要补缺的就是故事思维了。
据说有个美国人打破传统,重新定义了一种产业 - 说服产业!
广告公司,公关公司,营销公司都算,这些公司的从业人员首先需要说服广告主,让他们相信所提出的想法可以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从而为这些想法和服务买单。此外还有很多职务例如保险销售,电视购物的主持人,律师,美容师包括宗教人士所从事的都是说服工作。
说服是一种价值观的输出,没有技巧地试图说服,很容易变成一种说教的方式,引起别人的反感,在商业上尤其忌讳。而如果用一个有人物,有情节,有感情的故事来佐证观点,是不是更容易为他人接受,并且有机会成功说服呢?
当然讲故事也是有套路的
这是2个非常有用的方法论,但在切入角度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当我们想讲一个创始人的故事,或者一个情怀故事时,英雄故事九步奏是最为合适的,这种方法比较容易让听者有代入感,并引起共鸣进而获得认同。
而当我们想讲一个商业故事,案例故事时,古典老师的七步故事法更符合商业沟通逻辑,带有成功标签的故事会引发听者的渴望和想象,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相信成功是可以复制。
当然仅有故事有了逻辑还不够,还需要有表现手法。表现上,我们可以来借鉴一下电影故事的表现手法:蒙太奇手法
这里引用网络上的一个示例
“1.有天晚上,我正站在街角。2.那天傍晚雾很多。3.有一堆人在我身旁发狂地跑来跑去。4.可能是月圆的关系吧。5.突然间,一辆车向我驶来,6.而站在我对面的人对我说……”
这就是蒙太奇手法,将一系列没有关联的画面并列,观众跟着画面进入故事,让他们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讲完了故事的逻辑和表现方式,接下来就是故事的内容了。与其理论,不如实践。
于是我部分借鉴以上故事逻辑和蒙太奇表现方式来撰写了一个自己部门的商业小故事(因涉及商业行为,所以不指出具体品牌了)
2016年的6月,我接到了一个客户询问电话,想看一下公司有没有资格受邀成为他们年度传播案的比稿方;
这是我加入嘉利智联的第一个月,刚刚确定部门在未来的业务方向;
这个项目来于一家成立才三个月不到的合资公司,全新的品牌,但却不甘平凡,他邀请5家业内细分领域最优秀的公司参与,我们仅仅是侥幸获得了入场券;
All in是一个“创业”部门唯一的机会,我们花了完整3周的时间来研究行业,品类及产品,并且比品牌更坚信,他将成为现有市场格局的挑战者
的确我们就这样设计了一套品牌建设的营销体系
最终我们不仅赢得了比稿,成为了品牌年度代理服务公司,更成为了品牌最重视的leading agency。
我们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整合能力,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去证明这个事实。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有厚度的品牌,百年传承的故事值得拥有一个独特的出场仪式,于是傲娇之故宫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有角度的品牌,唯有“大家者”的视角才能演绎其独特之面,于是清高之高晓松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有广度的品牌,有实力牵手另一个最有影响力最有社交力的品牌,于是大牌之腾讯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因为相信更多,所以我正在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