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分三大部分:
1. 从混沌到秩序
2. 镜面—混沌与秩序的边缘
3. 从秩序到混沌
一、从混沌到秩序
1、 古老的张力
从牛顿的线性世界,还原论开始,进入到非线性世界,引出庞加莱对混沌的发现(应该还有洛伦兹,未介绍)
2、 吸引子与读图
介绍吸引子、极限环、环面吸引子的破碎,进入分数维,进入混沌态。以行星轨道的空白来举例说明整数维的特性
3、 湍动、奇怪吸引子(分形的表征)
奇怪吸引子的跃迁(如闪电的电子跃迁),导致极限环面的瓦解,进入混沌,奇怪吸引从整数维进入分数维,以水流的湍动作为例子。秩序进入混沌的世界
4、 倍路通奇妙(周期倍化)
以虫的种群繁殖为例,引导出一张从混沌态又重新显现秩序的图形。秩序是混沌中不时浮现的岛屿,类似三明治的叠加。混沌-秩序-混沌-秩序~~~~~~
5、 迭代的魔法
迭代方程,极致的秩序隐藏着无理数,比如圆周率。世界在混沌与秩序之间。初始数据在不断迭代后出现了巨大的变异,对初始条件有极大的敏感性(所谓蝴蝶效应)。
二、来到镜面,在混沌与秩序之间
1、 镜面与两边:以气球爆裂,狗的愤怒与恐惧的临界点来说明边界(股市的恐惧与贪婪也是如此)
2、 介绍填空集合,一个既是一维又是二维的形体。芒德勃罗发现分形,著名的芒德勃罗集合。有混沌的地方就有分形曲线,奇怪吸引子在扭曲的相空间里震荡形成分形曲线。分形具有自相似特质
3、 两边与镜面:也许复杂世界是由简单的分形所创造,树,海滩、血管、雪花均有分形特质。艺术在镜面上呈现。如青铜器图案,各类纹饰,在秩序与混沌的交锋中,在山脊之上呈现出美的张力和特质。
三、从秩序到混沌
1、 大波
关于波的孤子,具有穿越性。可以打穿隧道,越过壁垒,毫无损失原样的出来。
2、 时间箭头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耗散结构维持秩序。在热力学发现了被时间奴役的世界,只有一个方向,时间有箭头。(人类生命不可逆)
系统均有分岔,在分岔点,事件不可逆,也无法预估。(比如闪电的分岔跃迁)
在一个系统整体中,总是在不断分岔,迭代,具有不可逆性,时间只有一个方向箭头。
3、 反馈的胜利
从DNA的共济进化,生物参与环境的创造,到大脑的工作机制,复杂系统在混沌与秩序之间,已知与未知之间行走。
4、 量子根基
在量子理论的古怪线性(薛定谔的猫)与非线性之间有一道裂隙。两种理论试图填补空白,玻姆的势理论与锁相理论。
5、 张力常新
异缘联想,从混沌中涌现秩序,通过参照系的变化。如阿基米德测王冠含金量,其余的灵感来自不同参照系的联想,思维的极限环在分岔点跃迁,耦合。
通过诗歌的类比联想,分析分形,隐喻,思维跃迁。
6、 序言
回到还原论。人类处于分岔点,通过线性模式认识世界,世界足够简洁,而逐渐走向混沌复杂。非线性的世界的复杂又呈现出分形特质,隐藏着秩序岛。世界呈现出复杂及不确定性
联想内容
一、 湍鉴是一本比较晦涩的书,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混沌作为一个理论的提出,目前并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解释系统。只有一些零星发现和联想类比事件。真正比较能站住脚的理论是镜面部分,也就是有混沌的地方就有分形,这是一个重要发现。作为理论的研究,需要很多异缘联想,通过许多未知现象的观察,以获得启发,找到蛛丝马迹。
二、 混沌理论是一个在非线性世界里的奇妙现象,人们并未一窥究竟。然而诸如反馈、迭代、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异引发的结果,分岔点的出现,分形的研究均解开了冰山的一角。书中提出了秩序与混沌的关系问题,大胆猜测秩序是混沌中浮现的岛屿,然而只要外部的一点细微介入,原系统就会彻底崩溃。
三、 分形自相似原理。内部形态会在外部环境里走过相同的印迹。然而由于外部的不同会呈现放大或缩小的效应。比如拥有表演和表现能力,在大平台上会呈现出明星效应,而在乡村,就会是一个优秀教师。内在的能力逻辑并没有变化,外部系统的不同作用,自相似也有不同的结果。
关于分岔点,大树的总体形态类似,而每棵树均不同,源于分岔点的不可逆生长。人生的路径亦不可逆,关注分岔点,也就是非线性世界的关键节点,实现路径跃迁。内在能力在不同的外部生长树上实现技能迁移和相位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