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的电影算是全完蛋了,没人看,收入低,如同我们预判的那样。我觉得中国内地影视剧只会越来越差劲,变成文化沙漠。所谓“电影促进法”,变成了“电影遏制法”。
临近收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出来,上映四天,票房不足500万,恶评如潮,多地下架。这跟同时上线而火爆全球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形成鲜明对比。艺术需要宽容和理解,不可因噎废食、一叶障目!
胡玫是历史剧、古装剧的老导演,素来运用大手笔,在业内享有盛誉。这次只可惜跟李少红导演一样,跌倒在了贾府红楼上。客观讲,演员太多是小演员,表演经验不足,而且如今的小鲜肉是贬义词,让人失信和失望。
更大的失望是剧本改编,尊重原著,剧情稳定,没有新鲜感。所谓的红楼梦和金玉良缘,不就是宝哥哥、宝姐姐、林妹妹的那点事吗?这种同题的电影,倒不如去看香港李翰祥导演、林青霞主演的老电影,情节、主题差不多。
网友们指责林黛玉的饰演者张淼怡,不该指责林黛玉“离经叛道”,用词不准,而这明显是吹毛求疵,断章取义。指责胡玫前期宣传太过,堪比《如懿传》。指责电影像是聊斋鬼片,像是玄幻“十里桃花”“魔法森林”。
指责电影“方向错了,努力是白费”,倒是很准确,因为这里大肆宣扬的是服化道的考究,是合成技术、后期制作,独独忘记了精神内核,像是被什么蒙蔽了双眼。总之,这是形式主义、技术主义的电影。
还有些人对“金玉良缘”一词挑剔,认为胡玫没有读懂原著,应该是“木石前盟”。但是,胡玫所表达于凸显的主题确实是金玉良缘,是权势、地位、金钱对爱情的贬抑与异化,理解上并无过错。
此时节,《红楼梦》的电影、话剧、舞剧蜂拥而出,抱团取暖,大有复兴“红楼热”的意思。我是一个资深的红学迷,却对这些改编作品都不感兴趣,看看介绍即可,决不会去贡献一分钱的票房。
我是一个先锋派,喜欢奇思妙想,喜欢为所欲为,喜欢颠覆性改编,如同《大话西游》那样,重新架构,面目全非,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只要剧本改编富有深意,电影总是能够征服年轻观众的。
然而,现在是一个文化保守的时代,文艺创作大多束手束脚,担忧触碰雷区。如此一来,幅度太大的改编,会被认为是亵渎经典,亵渎文化,被骂得更惨。文艺创作自由没有了,历史的迷雾笼罩着红楼的吟唱。
其实我啥也不是,只是一个沉疴多年、刚刚治愈的正常人。现在的我,不再喜欢年轻人,不再喜欢爱情片,不再喜欢女人太多、叽叽喳喳的《红楼梦》,宁愿喜欢有猪有猴、遍地妖怪的《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