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自己最近感觉有些凄凉,甚至于有些“厌世”。
这可大大出乎我意料,因为我这位朋友一向是个乐观开朗的人,我从来就没有把“凄凉”“厌世”这类的词和她联系起来过。
对于我自己来说,凄凉感倒是一位常客,每每来袭扰我。现在我明白了,它并非为我专享,有时也会关顾一个笑意盈盈的乐天派的内心。
这样看来,人生在世,凄凉也是难免的。在欢声如雷的喧嚣和浮华背后,凄凉的暗流也在此落彼涌。
父母见背,故乡渐远,旧交零落,华发日增,哪一样不曾牵动人的情思?凄凉之感也便乘虚而入,搅得你夜不成寐,披衣彷徨,抚今追昔,唏嘘叹惋。
但人又不可沉溺于凄凉之中,不可自拔,应该让凄凉像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驾云而来,随风而去。
让“凄凉”成为人生的一闪念。
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于是说:要活下去。这位爱美成癖的艺术家,在夜晚不眠的海棠花那里看到了美,从而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毅然地要“活下去”。
当然,人与人不同,获得人生满足感的渠道也各自不同。
我特羡慕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比别人多获得一点利益就心满意足、沾沾自喜、面有得色的人,他们的满足感来得直接,来得容易,来得经常。他们“目标”明确,心思专一,手段多样,执行力强,无利不起早,出手必有所获,然后“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他们的人生常在满足之中,可能不知凄凉为何物,即或偶有失手,情绪低落片刻,也总能迅速盯住下一个“猎物”,斗志昂扬地投身下一场“战斗”。
但仅是羡慕而已,我却学不来。我有我的所爱,尽管我所爱的这些在别人看来都是无足轻重、不值一提的。
我特能理解川端康成的感受,看到了美的事物,就感觉到生命的美好,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从而有了“要活下去”的动力。
人生实多悲苦,但只要心中有所爱,凄凉就不会长久地占据你的心,你就有足够强大的力量驱除心中的雾霾,恢复一片澄澈的碧水蓝天。
看到京剧艺术家张学津在临终前还在用微弱的声音,一丝不苟地为弟子们说戏,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场景,相比起来,“劳模事迹报告会”上那些佩戴红花、挂满勋章的人的慷慨激昂的演讲,便一下子暗淡下来,失去了它本就虚夸的神采。
在这个世界上,庄严与荒诞并存,庄严中常含荒诞,荒诞中也见庄严。我不知道历史能否澄清这些庄严与荒诞,但如果你心中自有一个尺寸,对这些庄严与荒诞自有衡量,我不知是否可算一件幸事。
世上毕竟还有庄严(尽管它可能并不以庄严的形式呈现),还有值得人肃然起敬的,甚至热泪奔涌的人和事,这就是这个世界赐予人的美好,是支撑那些心有善念、心余温暖、对一切美好事物孜孜以求的人们“活下去”的动力。
把追求美作为人生的根基,虽然有时可能会见“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但美与天地同在,任何一个时代也不可能使之灭绝,所以“总有云开日出时候”,让你看到碧水蓝天,一片澄澈。
人生实苦,“凄凉”也是难免的,但只要求美之心永恒,“凄凉”就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闪念,不会长久盘踞在你心头。(杨福前)
作者简介:
杨福前,山东金乡人,现为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对文学怀着朴实执着的信念,酷爱阅读,近来开始尝试写作,在《东西南北》《教师文学》《济南教育》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教育随笔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