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文化为魂。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聚焦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注重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塑旅,优化乡村文化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以源远流长的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为乡村振兴赋能聚力。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推进优质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和家门口延伸,大力发展城乡流动文化服务,通过“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景区”等,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挖掘和活化利用乡村特有的资源禀赋,鼓励设置村史馆。开展特色乡村文化活动、节日民俗活动,鼓励群众自办文化,结合乡村传统民俗和重点节庆,举办“村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文化惠民政策深入基层,让文化节目更多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空间的作用,助推村级文化设施提质增效。加快基础建设,牢固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整合利用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设施和资源,统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工作,打造基层文化设施的新高度和新亮点,为党和政府开展宣传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阵地,为农村群众提供近在身边的优质、免费、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转文化资源优势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力。一是深度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与时代价值,传承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乡村文旅融合厚度。二是打造乡村特色文旅品牌。注重优势乡村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文旅新业态新体验,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充分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等多种平台,加强乡村文旅产品宣传推广,打造乡村特色文旅品牌,拓展农民致富增收途径。三是保护和传承并重。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激活乡村文化活力,同时鼓励更多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者创新创造,扩大文化传承队伍。为乡村旅游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