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跟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45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
马二先生继续逛西湖。他往前走过了六桥,拐了个弯,看到似乎是乡村的模样,还看到人家的“棺材厝基”——就是尚未下葬、临时放置在基础上,并且外部用砖或泥土临时封起来的棺柩。过去有这样的习惯,比如太仓名士张溥的父亲,就是去世多年以后,等到张溥考上进士做了官之后才真正下葬。
马二先生又走了一二里多路,这西湖周边实在是太大,搞得他忘了方向。他想还是回家吧,路上随便逮了个人,问前面还有什么好玩。结果人家告诉他:转过去就是净慈寺、雷峰塔,怎么不好玩?他只好继续又往前走。
再走了半里路,却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央,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便从桥上走过去,看那门口也是个茶室,于是喝了一碗茶。里面的门却是锁着的,马二先生想要进去看看,却有个守门的,管他要了一文钱。看来那时的西湖还是省钱啊,马二先生逛了半天,只买了一文钱门票。
马二先生进去看时,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竟然是仁宗皇帝的御书。仁宗皇帝,那就是宋仁宗啊,注意了,不是小说中的明朝皇帝哦。
马二先生果然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读书人。他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衣服,还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当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拜了五拜”。看细节,古人的靴桶里可以放扇子,却不知走远路时是否碍事。还有“五拜”,一般是三拜吧?五拜是个什么名堂呢?笔者怀疑,要么是古代出版物刻印出错,把三误作五,要么就是作者嘲讽马二太迂。
马二拜完起来,照旧坐着喝茶。那边上恰好有个花园,卖茶的老板告诉他,布政司房里的人正在园里请客,这会不好进去。但人家请客,肯定有酒有菜啊,而厨房又在园外,于是马二看到一碗碗燕窝、海参从跟前捧过去,难免羡慕了一番,估计肚子里也有很多想法。
算了,继续逛。马二先生出来,过了雷峰塔,远远望见高高低低许多房子,上头盖着琉璃瓦,连廊曲折,还有无数的朱红栏杆。走到跟前细看,看见一个极高的山门,还有一个直匾,金字写着“敕赐净慈禅寺”。
山门旁边还有一个小门。马二先生走进去,看见一个宽大的落,地下都是水磨砖。又进了第二道山门,看见两边廊上都是几十层石阶。那些富贵人家的美女成群结队,都穿着锦绣衣服来来往往。湖风吹过,女人香扑鼻而来,空气都不一样了。但是毫无疑问,作者虽然那么写,但马二先生是老老实实读书人,肯定没有闻、也没有看。
高个子的马二先生戴着高方巾,一幅乌黑的脸,捵着个肚子,穿着厚底破靴,也混在美女堆里乱窜一通。美女们不看他,他也不看美女,前前后后跑了一圈,出来坐在茶亭内喝茶。那茶亭上面还有一块横匾,上面金书“南屏”二字。
茶亭柜台上摆着许多碟子,都是什么橘饼、芝麻糖、粽子、烧饼、处片、黑枣、煮栗子之类。马二先生每样买了几文钱,不论好歹吃了一饱,可惜都不如肉好吃。
逛一天也累了,马二先生硬撑着双腿跑进清波门,到了住处关门就睡。实在是走了太多路,他整整睡了一天。这一段逛西湖写得很细,却没什么故事情节,笔者估计这就是当年吴敬梓逛西湖的过程加上各种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