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演化不是遗传,而是突变。——罗胖
1.
我大学学的是生物技术。这门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热门,永远难找工作。
在大学四年里,围绕这个专业,我学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病毒学等等无数难啃的必修课。
人家其他专业是平均每周20来节课,我们是40多,比高考还忙。完了周末有时也得去实验室,日出而作,一呆就是“月上柳梢头”,只为了解剖个兔子,做几张玻片,或给病毒君们盖栋“房子”什么的。
为此,我几乎没有时间参加话剧团(泡妞),参加驴友团(玩耍),参加传单派发(捞金)......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都给耗在了好好学习上。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学了四年,兢兢业业地掌握知识,没有挂过哪怕一门课。但我现在唯一学到的,就是这些知识的书名。除此之外,我连此刻窗门口的大树都叫不上名字。
毕业的时候,我们整个学院,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都没在自己的专业上找饭碗,有些是找不到,有些是不想找——我是两者都是。
可问题是,这四年来学的知识到底有没有用?
坦白来说,确实没什么鬼用,但“知识的学习”却有用(尤其是生物学思维)。因为在这个时代,知识正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伴随而来的是网络越来越发达。
试想有一天,类似SIRI这样的智能语音,能把人类几千年的知识存进手机,并且还可以随时声控出来,回答你任何问题时,你还会觉得知识有那么重要么?!
所以比起知识,更重要的其实是认知。一个人,只有认知能力强,才会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轨迹。
《罗辑思维》里曾说过,“世界的演化不是遗传,而是突变。”而人与人之间,也不再是知识的差距,而是认知上的代沟,继而造成了贫富上的差距。
2.
记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短句,叫做“拿了橘子就跑”,听起来很有道理。
不过现在,我们拿了"橘子"也不用跑了,因为knowledge is no longer power。
知识,不过是一种没有壁垒的力量而已。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知名大学,开始不再教知识的原因。
在著名的哈佛大学,有三种课:
一种是知识教学。
这种课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是我们经常上的,有时候搞得像小型演唱会一样,上千人同时听课——其实,这种课跟网上看公开课一样,差别就是点不点名和交不交作业而已。
二是研讨会。
一般在10-20个人之间,规模小而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反馈讨论结果,开放式的陈述,一般没标准答案——听起来像不像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在大街上干的事?
三是纯讨论课。
该课堂以学生为主,一种更深入的互动式交流。老师更多的是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必要时才提供帮助。
在这三种课中,第二种是哈佛最为重要的教学模式,英文名叫做Seminar。也就是说,哈佛的老师们已经变得越来越“懒”了,不再教具体知识,不再做陈词滥调,更不愿意做人工催眠器了。
当然,知识点还是要学的。只是你可以自觉地在家阅读、上网搜索、刷朋友圈,甚至听网红直播......各种途径,任君挑选。
正是这种越来成为主流的教学方式,让哈佛大学培养出这么多影响世界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留学生并不是很适应这种教学。原因如你所知,我们从小到大,早已习惯了传授式的教学,应试为主的教育,所谓“治学越多,离道越远。”
3.
我有个学妹,今年大学毕业,她跟我说她一无是处,不知道找什么工作。
因为她学的是中文,四年来学得都是些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等等,除了去当老师,好像别无选择。而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老师。
我让她不要担心,现在的企业是越来越不在乎你的知识背景了,更别说你是应届毕业生了。
结果,几个月后的今天,学妹已经找到了好几份不错的工作。她最终选了一家行业内数一数二的新媒体公司,深圳上班,月薪4000多包吃住。
其实类似的情况,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我有一个在外企做HR总监的朋友,主抓人力招聘这块。她以前天天面试,忙得几乎脚不沾地,有时候周末也要跟人视频。
可现在,她几乎都能准时上下班了,经常还能在朋友圈看到她晒一些外出旅行照,而以前她每年15天的年假都没有办法休完。
原因很简单,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公司对人才的理念有了方向性的调整,不再特别考核知识背景了,而是主要考察一个人的认知、学习和协作能力。考核这些的话,面试效率其实非常高。
在《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一书中,作者丹尼尔·伯勒斯曾说,不管是做企业,还是个人生活,最重要的不是处理危机,而是要洞察先机。
只有洞察了先机,危机才能变为转机。而知识只能帮你应对眼下的问题,认知才能帮我们洞察到先机。
4.
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是90后的创业代表人物。在最近的一次创业心得分享中,他提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观点:上课千万,千万不要学知识。
他说,“出于一种害怕被市场抛弃的恐惧,我曾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创业课程的学习。但些课程总给我一种感觉:都是在用概念解释概念、用现象解释现象、用趋势解释趋势,不学则已,一学就乱,上课时听得热血沸腾,回到公司却发现根本没法应用。”
对此,他开始反思,花这么多钱和时间,上这么多的课,进行这么多的学习,难道不对吗?
直到后来,在跟几个业界明星企业家交流后,他才恍然大悟:
“其实去上课真正要学的不是知识,而是洞见(也是就提升认知)。这种洞见的习得快感,是一种绝妙的超体验。这样的感觉,不为学,只为道。”
对此,老子在《道德经》也曾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说,知识是越学越多,也越学越杂乱;而事物的大道,是越学越少,越学越精纯。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其中有一章,讲到武当遭遇强敌围攻,张三丰需要教张无忌太极拳来退敌。
张无忌非常头疼,因为时间仓促,而且大敌当前,一下子记不了这么多招式。可没想到的是,张三丰跟他说,太极拳的精髓不在于你记得多少,而是在于忘了多少。等你把所有的招式忘掉,就真正的学会太极拳了。
所以,最近经常有人问我,为何这阵子写的干货越来越少,故事和励志却越来越多,原因很简单:
所谓的干货只能传播随时可能贬值的知识,而故事和励志才能真正地提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正如作家丹尼·皮克所说:
“故事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告诉,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所以才是影响别人的最佳工具。”
新书《做更耐撕的自己》已全村上市,欢迎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