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凤凰栖于凤翔
《华清引·感旧》
平时十月幸莲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旧过缭墙。
治平元年(1064年)十二月苏轼罢凤翔府签判,返回京城,途径长安,游骊山时赋作此词。《华清引》词牌为苏轼首创,因词赋华清旧事而得名。本词主旨系咏唐玄宗与杨贵妃游玩骊山之事,也当为苏轼游骊山时有感而作。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正月还朝,此时距离他上次由眉山守丧回京已近五年光景。五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归家守丧的苏轼是在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二月抵达汴京的。苏氏一家在京城西岗寻了一处宅院住了下来,《南行前集》和《南行后集》就是在这个时候整理汇编的。经韩琦推荐,苏洵未经任何考试便被委任为秘书省校书郎,苏轼则被任命为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辙也被任命为河南府渑池县主簿。听闻制科考试即将举行,兄弟二人辞官不就,全力以赴备考应试。
制科,又称制举,在宋又称“大科”,是科举考试的一种,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一种考试,朝廷旨在延揽各种特殊人才而设,“制科无常科”,即制科考试不同于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它是不定期举行的。程序也较之繁琐,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然后参加一次预试。最后,由皇帝亲自出考题。制科考试的选拔非常严格。“然宋之得才,多由进士,而以是科应诏者少”,据说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了四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二十二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四十一人。
宋代制科考试时废时立,在仁宗、英宗两朝达到鼎盛。宋仁宗时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茂材异等科等十科。苏轼一生凡参加两次制科考试,分别在仁宗、英宗时期,适逢鼎盛之时。
这次即为仁宗朝的制科考试。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秋考试结束,苏轼被评为第三等,苏辙被评为第四等。宋朝制科考试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其中第三等是最高等,第一和第二等虚设。终宋一朝,成功通过制科考试的四十一人之中,唯苏轼一人列入第三等,这是何等的荣耀!
考试通过后,苏轼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赋予签署公文之权。苏辙亦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因苏洵一人留京任职,苏辙再次辞官不就,留京侍奉父亲。年末苏轼携妻挈子启程前往凤翔赴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苏轼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于实践中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
凤翔地处陕西西陲,时常干旱少雨,稼穑之人常常为此深感无奈,地方官员为解除民忧,也常常祈神求雨,风调雨顺成了历任官员最大的心愿。初入仕途的苏轼怀着“为生民立命”的拳拳之心投入了这场求雨的仪式之中。他登临秦岭最高峰太白峰,口诵祈雨文:“乃者自冬徂春,雨雪不至,西民之所恃以为生者,麦禾而已。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继,盗贼且起。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而熟视也。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下至于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岂有他哉!凡皆以为今日也。神其盍亦鉴之。上以无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尚飨。”这次求雨小有成效,但仍不足。
苏轼见状上书皇帝,请求恢复山神神位,又令人从太白峰道士庙池塘内取得“龙水”。“龙水”取来,苏轼与宋太守出城相迎,将“龙水”放置在早先搭建好的祭台之上,并附咏一篇祈雨祷文,似乎诚意打动上苍,暴雨骤至,连绵三日不绝。苏轼为纪念此次祈雨,将园中小亭改名为“喜雨亭”,并作文《喜雨亭记》,刻碑于亭旁。
衙前是宋代职役之一,前朝唐即有衙前军。自宋始衙前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执掌官物押运和供应,对押运失误和短缺负有赔偿责任。宋初无固定职役之法,仁宗初期,开始有派遣里正轮流充任的“里正衙前”,招募充任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办充任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了缓解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即便如此,依然会有很多衙前因赔偿事由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苏轼所在的治所凤翔府负责的衙前,是伐木终南山,编织成筏,沿黄河顺流而下,运抵京城。期间遭遇湍流悬瀑导致的物资亏损赔偿,往往会使受役者叫苦不迭。苏轼针对这一情形,焦灼万分。他在呈给宰相韩琦的《凤翔到任谢执政启》中反映了这一弊端:“內有衙司,最为要事。编木筏竹,东下河渭;飞当挽粟,西赴边陲。大河有每岁之防,财务有不蠲之课。破荡民业,忽如春冰。于今虽有优轻酬奖之名,其实不及所费百分之一。救之无术,坐以自惭。惟有署置之必均,姑使服劳而无怨。”希冀得到朝堂关注。除此之外,他在大量的走访调查中发现,物资的运送时间往往是由官府决定的,倘若能在黄河、渭水汛期之前,由受役者自行决定运送时间,损失可得大减。此法经实施之后,果有成效。
但也并非事遂人愿,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即苏轼任职的第二个年头,仁宗皇帝驾崩,凤翔府的伐木运木的职役任务随着消息一起传来,他们要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将木材运抵河南巩县,用于修筑帝王陵寝。当年又逢大旱,河道干涸,在各级官员的催促之下,木料仅可通过陆路,依靠人力肩扛送至河南。期间所遭受的辛酸劳苦,非常人所能想象。
宋初规定文武官任满三年以上,方得引对升秩。后逐渐形成文臣三年、武臣五年磨勘制度。治平元年(1064年)苏轼在凤翔任上已满秩三年,十二月罢凤翔府签判,召回京城。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苏轼抵京还朝,以殿中臣差判登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