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刘备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笔下的“明公”,宋江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笔下的“星主”。
他们在各自的群体中,都文武平平。按照现在的话说,走在大街上,是属于路人甲和路人乙的那一类人。
但从个人志向和功业来讲,他们又明显区别于其他小说人物。
刘备立志匡复汉室,从织席贩履的小百姓,励精图治做了蜀汉皇帝。宋江发誓报效朝廷,从一个郓城小押司历经坎坷,做了梁山领袖,归顺朝廷后带兵平叛立下功勋。
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树立自己人生理想的奋斗方向,坚持自己的既定目标去努力实践,普通人也可以改变命运。在这一点上,刘备和宋江确实是个榜样。
尽管刘备和宋江的事业有很大的不同,但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都以维护朝廷正统为己任,建立了非凡的功业,应该称得上是英雄中的英雄。
但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产生了:如果让普通大众说出最印象最深的三国人物和梁山好汉有哪些,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是:关羽、张飞;武松、李逵、鲁智深等等。
刘备和宋江却很少被提及,甚至他们的功业之路也被很多人质疑。这说明,人民大众对英雄的定义和审美,与小说作者是不同的。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刘备和宋江代表的是士大夫阶层,他们对朝廷尽“忠”,在维护朝廷正统地位的基础上,寻求建立自己的功业。
但是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市井细民”来说,“义”比“忠”要重要得多。说“忠”那是有资格参与政治,有机会接近最高统治者的官吏们的事。
而关羽、张飞;武松、李逵、鲁智深这些英雄人物和好汉,“义”如泰山的品格和个性,才是市井细民崇尚的道德准则。
02
认真品读《三国》和《水浒》这样的名著,不难看出,刘备和宋江是典型的政客式英雄。他们在成名和建立功业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是精于算计。
先看刘备,当他刚遇到关羽、张飞相助时,就趁机在社会上放出风去,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在封建年代,出身和背景非常重要。有了这个身份,在民间就有了声望。
而后来正在找救命稻草的汉献帝亲口称他为“皇叔”,皇帝金口玉言,那就坐实了他皇叔的身份,就有了影响力和号召力。
而此时的刘备,早已看出汉献帝已是个无足轻重的木偶皇帝,但在皇帝面前还是要表现的毕恭毕敬,对朝廷事务尽心尽力,博得“心存忠信”的好声望,朝野上下都把刘备视为正统的勤王之师。
对部属,与关、张“食则同桌、卧则同床”,情同骨肉、生死与共。对孔明则三顾茅庐求贤,后以师礼待之,倍加尊重。
而对其他的政治力量,则要树立“仁”、“义”的好形象。如“三让徐州,不取刘表的荆州等等。
对庶民百姓,则秋毫无犯,在益州开仓赈济百姓,樊城大败后不肯抛弃百姓,携民渡江,上演了几幕为了百姓要自绝的感人场景。
这一系列的形象包装,使天南海北,朝野上下无不知晓刘备的义道德,无不尊奉刘备集团为仁义之师。刘备成了那个诸侯割据的乱世中正义的化身。
再看宋江是怎样经营自己的人设的。
尽管宋江与刘备所处的朝代不同,形象包装上与刘备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和刘备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义”。
宋江刚出场,小说是这样介绍的:
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
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可见,“重义轻财”已经使宋江确立了自己的好名声,广泛地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影响。
但是,在封建王朝,仅仅有“义”,那只是民间的声望。宋江深知:“忠”,才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所欣赏的。
“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这才是宋江一生孜孜追求的目标。
即使宋江在江州题诗泄愤,落下杀头之罪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上梁山,他也并不是要造反,而仅仅是为了进一步树立声望,引起朝廷重视,“曲线尽忠”的一种策略而已。
03
说刘备和宋江都是同一类投机政客,先看刘备:
刘备以“诛国贼,兴汉室”的形象包装自己,但在具体行动中,诛国贼对他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第一位的。
在《三国演义》中的“许田打围”章节中:
云长大怒……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不敢动……
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
以关羽的勇武,在围田打猎时,趁机刺杀曹操,应该不是难事,却被刘备阻止了。
刘备接受汉献帝的衣带诏后,并不是积极行动杀操保国,而是拿着衣带诏逃走,使汉献帝陷入更加孤立无缘的境地。
刘备的这个一阻止,一逃走,在他看来,为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汉献帝,以身试险不值得。
而携带皇帝的衣带诏逃走,更能在诸侯中树立“奉诏讨贼”的人设。这一切安排,不仅自己可以保命,让汉献帝被曹操废掉,日后自己可以自立汉室。
在刘备羽翼丰满后,“玄德进位汉中”,“汉王正位续大统”两回,充分说明了刘备的实际用心。
但姿态还是要摆一摆的,曹丕篡汉后,诸葛亮等人劝刘备“继统以延汉祀”。刘备先是“勃然变色’,“坚执不从”,但终于还是即了帝位。
中间的过程不重要,结果最重要,刘备目的还是达到了。
有很多人认为,刘备在关羽被害后罚吴,是充分践行了桃园之义。我说,屁话,关羽是怎么死的,刘备心里还不清楚吗。(关于这个观点,可以见《关羽之死:谁让你分不清大哥还是主子》
对刘备而言,无论是曹魏,还是孙吴,谁耽误他做大汉皇帝,他都要剪除。
关羽之死,孙刘联盟已然破裂,正好借此机会讨伐东吴,目的有三:
一可报关羽之仇,维护自己“义”的形象;二可除掉将来争夺天下的对手;三可壮大自己的势力,为一统天下更进一步。
刘备不带诸葛亮随军罚吴,表面上看是在是否罚吴观点上的严重分歧,其实质是诸葛亮自出山以来,其在集团内的威望已经超过了他这个主子,这以后还怎么坐稳江山。
在他认为自己已经很强大,可以轻而易举灭掉东吴的时候,自然要抛开诸葛亮,为自己建立文治武功,树立绝对声威。
这是刘备作为一个政客的盘算。只是后来的战争形势,是他始料不及的,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由此可以看出,对刘备而言,“忠”和“义”只是他建立功业的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立德”、“立功”,建立以自己为皇帝的新的汉王朝。
这是刘备作为一个投机政客的心机,城府很深,也包装的很好。
再看宋江,他在曲线尽忠的道路上玩的手法就过于明显了,甚至到了让人鄙视的地步。
宋江始终把拥有一支梁山的义军,引起朝廷重视,获得诏安的资本。而他被迫同朝廷作战,也视为在朝野建立个人威望的途径。
但宋江始终为自己留了一手:对被俘的官军将领,他要么“亲解其缚”,要么“纳头便拜”,甚至假装客气的要把首领的位置让出来。
宋江深知,这些被俘的官军将领,他们在朝野都有声望,也都有人际关系基础。
宋江假装客气让出梁山之主,因为他很清楚,那些被俘之将,哪里好意思做梁山之主。而通过自己的让贤,通过自己的“人格”和“义气”感化这些降将,让他们心悦诚服,自己就拥有了他们的政治资源。
宋江的“急公好义”,是他博得名望,凝聚兄弟的灵丹妙药。而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封子荫妻,才是他的根本利益所在。
看看梁山好汉的座次,占据前15位的, 朝廷降将占了三分之二。极不情愿上山,也就是对朝廷抱着“忠”的信念的多占据前列。
而轻易上山的,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他们的座次与他们的能力、贡献并不相称。
宋江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在被迫饮下朝廷的毒酒后,又劝说对他最敬服的兄弟李逵喝下毒酒,历来为世人所诟病。
宋江以“宁使朝廷负我,我至死不负朝廷”的格言,作为处世的准则。却以牺牲众多兄弟、出卖兄弟利益乃至生命作为代价,这充分展现了他投机政客的本质。
04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作者试图把他塑造成一等英雄,但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却不是叱咤风云的统帅的形象,他只是一个东奔西走、南依北靠、优柔寡断,动辄抽泣下泪的平庸之辈,缺乏艺术感染力。
“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两句妇孺皆知的俗语道出了刘备形象的虚伪性。“厚黑学大师”李宗吾先生,把刘备的处世哲学归结为“厚”脸皮。
而一向语言冷峻的鲁迅先生评价刘备“长厚而似伪”。更加深了人民大众对刘备的评价不佳。至少,刘备的形象要比曹操逊色的多。
《水浒传》中的宋江,虽然忠心报国,至死无悔,但却缺乏力量。他在作者笔下一方面唯唯诺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一方面又“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人情练达”,活脱脱一副政治投机客的嘴脸。
这样一个人,也注定了他在率领梁山义军在忠君报国的道路上,很难有一个好的结局。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部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最推崇的两个英雄人物,由于他们虚伪造作的市井举止,身上市侩气,使他们个人形象与雄才大略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
更准确的说,正是刘备和宋江投机政客的本质,很难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