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将有形无形的事物诉诸笔端,让读者去想象,而人是视觉动物,可以强烈冲击视觉的描写才能深入人心。色彩的描写不但具象,还可以强烈地激发人的各种情绪,使读者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的表述。可以说,颜色描写精彩的文章,可以点燃我们的情绪,拨动我们的心弦。
小说《花千骨》写花千骨与白子画的初遇,从花千骨眼中看白子画真是超然出尘、绝世罕有,小说写的非常精彩:
白子画,从天的那一端缓缓向她走来,脚步花开如海,风过如浪。
淡淡的银色光晕笼罩周身,素白的袍子襟摆上绣着银色的流动的花纹,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肩头飘落了一两片粉色的桃花瓣,无暇的几近透明的宫羽在腰间随风飞舞,更显其飘逸出尘。剑上华丽的白色流苏直垂下地,随着步伐似水般摇曳流动,在空中似乎也击起了细小的波荡。长及膝的漆黑的云发华丽而隆重的倾泄了一身。
四周众仙人无不臣服而恭敬的向他弯下身子。连那一片桃花海也堆起层层细浪,追逐着他的脚步,上下欢腾翻飞着,仿若在他脚下腾起了粉色的云彩。而他走过的草地,步步生出一朵洁白未染的莲花。
……
无法用任何词语去描述他,任何描述出来的他都不是他。
只是那样的清雅,那样的淡漠,那样冰凉如水一样的眼睛,还有远远的骨子里就透露出来的清冷,却把他隔绝在尘世之外,圣洁的让人半点都不敢心生向往,半点都不敢靠近。
璎珞轻舞,暗香浮动。淡香的风从鼻端轻轻的擦过,微微的痒,从鼻尖一直到心底。
世界,一片银白……
世界,一片漆黑……
世界,一片金黄……
世界,一片柔和的水光荡漾……
小说男主人公出场的画面主色调是白色,白色代表着圣洁、光明、正义,这和白子画的人物设定是符合的,而且白色也凸显了他的卓尔不凡、飘然出尘的气质。
在这白色主基调中点缀的是粉色的桃花,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是和爱情相关的,无论是《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还是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都是写爱情的诗句。小说写道桃花翻飞,“仿若在他脚下腾起了粉色的云彩”,其实是暗示着花千骨对白子画一见钟情的怦然心动,一切尽在不言中,颜色的描写将少女情窦初开的微妙情绪巧妙地表现了出来,如果一开始就直白地表露出来就味同嚼蜡了。对比一下,如果不写白子画的白衣飘飘,不写粉色的桃花上下翻飞,上来就是一句“啊,帅哥,爱上你了”是不是就太low、太没品了。
少女情怀总是诗。借用颜色来表达情怀是《诗经》已经用过的手法。例如《诗经》中著名的《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美国当代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认为“色彩可以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色彩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心理。而我们中国人也有我们所钟爱的颜色。通过色彩来表达情绪,我们中国的诗人们运用地炉火纯青。如果我们恰当地学习借鉴一下古诗词对颜色描写的手法,也能为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
古人讲写诗要“诗中有画”,色彩无疑是诗歌画布中重要的构成元素,色彩搭配的巧妙与否直接决定了这首诗的高下。我们的诗圣杜甫是作诗的高手,也是色彩运用大师。诗歌由于受字数限制,必须用最凝练的词抓住事物的特点。杜甫非常善于以颜色概括事物的特点,可以说是妙笔生花。如他的一首《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最出彩的就是颜色,四种颜色浓墨重彩,山青水碧,白鸟飞翔,山花如火绚烂,这就是春天特有的娇艳明媚,直指人心。
所以,中国诗歌的画面感特别强,常常如同泼墨山水画一样,大面积渲染颜色,如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用仿佛与天相接无边无际的碧绿来衬托格外娇艳的荷花。满眼的绿,只有荷花亭亭净植,颜色的反衬也凸显了荷花别样的美丽。
借用颜色来抓住事物的特点,并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是我们可以借鉴古诗词的一个方面。此外,中国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一些颜色形成了固定的情绪表达。人们通过选择富有含义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例如“碧”这种颜色,为中国人所钟爱。许慎《说文解字》“碧,石之青美者”,碧原指青绿的玉石。玉是光滑圆润的,古人以玉配君子,所以常说君子温润如玉。碧色自带了玉温润、纯净的特点,也深得人们的喜爱。唐诗宋词中有大量“碧”色的描写,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杜甫的“阶前碧草自春色”、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运用颜色来指代人或物,是诗人们常用的手法。颜色借代,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使语言更具韵味。陶渊明《桃花源记》写老人非常形象地用颜色来指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容美丽的女子是“小家碧玉”、“红袖”。我们写文章也可以借用一些颜色来增加文章的韵味和趣味。
颜色用的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指叶,红指花,红绿颜色对比鲜明,后边又搭配了两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口语化词汇“肥”、“瘦”,反而别有新意,大俗大雅。
读懂了我们文化中的色彩,也就读懂了中国人的心理。抓住了读者心理,巧妙地运用斑斓的色彩来为文章增色,我们肯定能写出很燃很吸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