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儿从外面回来,路过书摊,买了两本书,一本给女儿买的童话故事,一本给自己买的,郭沫若写的《李白和杜甫》。
之所以想起买这本书,无非因为李杜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大诗人,凡上过学的无一不学过他俩的诗。我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爱屋及乌,喜欢他俩的诗,一并也喜欢他俩的人。但我除读过他俩的几首诗外,并不知晓他俩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所以好奇买来看一看。
先看的李白,和我想象中差不多,文章洒脱飘逸,为人豪迈不羁。只是没想到他很热衷功名,53岁还下山跟随永王准备平定安史之乱,不久由于疾病作罢。但他求功名的目的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施展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这一点看,李白还是很让人尊敬和佩服的。此外,他还极爱寻访名山,求仙问道,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这虽然让人颇感意外,堂堂的大诗人怎么也相信这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潮流风气影响下,这也算是无可厚非。
之后看的杜甫,不得不说,让我大跌眼镜,目瞪口呆。作者在书中对杜甫的评价很是不堪,且有理有据,一扫我先前对杜甫的所有好感,用现在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没想到他竟然是这种人。
杜甫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初读此诗,都很为诗人虽身处贫困却担忧天下寒士的精神感动。但书中却为这首诗做了另一番解说:三重茅草的房屋,冬暖夏凉,在当时已是很不错的住所;诗人的茅草被风吹到江边,一部分被农民人家的小孩子抢走,能抢去多少?诗人却骂他们是强盗,而称自家孩子为娇儿;天下寒士指的是取得功名或尚未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而并不包括广大的劳苦大众;广厦千万间,需要花费老百姓多少人力财力物力?如果真的盖起,诗人会不会搬进去?还是真的如他所说孤守自己的茅屋,冻死也知足。恐怕不一定吧。
杜甫的《石壕吏》,也是众所周知的,写出了当时社会下底层老百姓水深火热的悲惨遭遇,很让人们为诗人关心劳苦大众的不幸生活而感动。但是如果照书本的分析来看,那么问题来了:诗人投宿在这户人家时,有官吏来抓人,诗人为什么不出面阻止,而是任由其带走老妪?老妪的儿媳有没有遭到官吏的非礼侮辱,也未尽可知,诗人有可能在此处做了模糊处理;还有诗中提到的老百姓都是经过社会筛选的顺从软弱如绵羊的人家,如果换成有抵抗情绪的人家,诗人的态度会怎么样?书中提到杜甫有两句诗,我想不起来了,意思是主张剿平浙江一带的强盗,其实是当时二十万的农民起义军。由此可见,诗人对具有反抗情绪的老百姓态度是不容乐观的。
我举的这两点只是书中例子的冰山一角,关于杜甫的情况,书中还提到很多。比如说道他的门阀观念很重,经常提到自己是陶唐氏的后代;功名欲望很强,想尽办法一门心思想做大官,为了得到提携,给很多不论忠奸的官员送过诗,用词很是奉承;他并不贫穷,有很多园林田产,过的完全是地主式的生活,且特别爱哭穷等等。其实,说到底,杜甫虽然写过很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但他归根结底是站在统治阶级和地主阶级一边的,他不会真的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他的同情只是廉价的同情,他的怨天恨地也不过是在为罪魁祸首的统治阶级开脱罪名。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疑惑起来,好奇杜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许他并没有书中所说的那样的不堪,也许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高尚和伟大。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想看清一个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一个人无论外表装饰成什么样子,无论身上笼罩着多少闪耀的光环,他也未必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就像现在娱乐圈里有些所谓的明星,看起来光艳照人,风光无限,但他们私底下的肮脏丑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他们的内涵修养德行操守一定就比普通老百姓高尚吗?
所以,圣人也好,凡人也罢,看人看事还是要冷静客观,实事求是,不能一味道听途说,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