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是在14年差不多冬天上映的,我是在15年五一假期看完的,期间朋友给推荐过,并没有上心。当时正好看《金星秀》刘涛去的那期,金星让她最后唱一首《红颜旧》之后被歌声深深的吸引。一口气看完了这部让我在后来在一个月之后才走出来的剧,转而才买的书,开始从中寻找着那些细枝末节。尽管我并没有耐心看完一本书,有时候我也看不懂。我很想知道海晏长什么样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她的笔风就如她歌词里所写的霁月清风,是那样高冷,有爱情却没有缠绕的情绪,有大义需要有人去成全。推开窗户仰天长啸悲怆由此散尽。琅琊榜让我这样痛快的排出体内淤积的情绪,我不在关注那些生活中让人徒增烦恼的琐事,与身与心也许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胸怀去经历磨难,去编织自己。也正是海晏内心的柔软与慈悲为这部鸿篇巨制撑起了那片辽阔的天地。
第二令我感动的是整部剧的创作团队,他们就像是一个个永远不知疲倦的工匠,潜心地雕琢着自己的艺术品。直到头发花白,直到老去。他们用最准确的判断力果断斩断那些冗长而不利于表现的部分,继而让作品一气呵成。对它进行着再升华再激荡。每当我想到有这些人存在的时候,我就会忘却那些不好的事情。琅琊榜里面的美工,构图,服饰等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呈现给视觉的是纯粹与高级。我又返回去看了一遍15年的国剧盛典。我看清楚了李雪孔笙侯鸿亮的脸庞,顿时热泪盈眶。我感受的到他们深沉且历久弥新的细胞跃跃欲试着那即将迎来的新的东西。他们默默做着这些事情。他们做的这些事情美好且给人以希望,然而他们并不善言辞。还有什么可说的。这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早晚又一天会退去浮华没有恶意。让我相信是同类总会相遇。书里面侯鸿亮的推荐序我读了好几遍,喜欢他那样的表达他说纯真的人不是堕落就是折戟沉沙,成长的代价并非张艾嘉唱的那般抒情伤感,是流血是死亡是价值观的颠覆重建。并且你并不认识这个脱胎换骨的自己,这其中的挫败感又往往很难像外人解释明白。是的也许我们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也许我们的生活还会越来越艰难。这不仅是林殊要经历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是他又说了梦想未必不见容于现实,现实也未必会扼死梦想。我相信他说的话。
第三:看完剧的时候,我不想让林殊死,但是我知道不可能。“此生一诺,来世必荐”他虽爱,却不能再爱。霓凰是刘涛演过的剧中最喜欢的角色,她即便有万般不舍,但爱是理解是包容,不管时过境迁,她仍记得金陵城内那个最明亮的少年。她必须支持他去成全那个赤血仍殷的家国天下。因为赤焰军当年的那场大火烧的太旺,在他心底已经再也无法熄灭。他病痛缠身却是汲汲营营地谋划,生怕一次疏忽而满盘皆输,因为林帅和梦境中的那些冤魂织就。这样的形象这样的慌张让我舍不得他。“北境是我最熟悉的战场,大渝是我最熟悉的敌人,此役的不二人选是林殊”。于是结局又回到了开始,林殊又回到了战场,回到了北境。这让我最后有一种幻觉林殊早在13年前就好像已经离去。梅长苏只是来说事情的经过,他并不是林殊。这让我想到了生命的轻薄,他再一次的在人们的心里烙下痕迹,但又独身回到了13年前的那个地方。那晚风雪交加,尸骨遍野,他被埋葬在那里。这样的人让我忘不了。
第四:剧中的正面人物的形象都是大爱的体现,我知道现实不可能,我们任何人不会去奢求,但是起码让我们内心去放开一些执念吧。亲情是景琰忘不了儿时的伙伴,亦师亦友,他无法相信那个人就那样地消失了。友情是景睿即便内心受伤却仍对梅长苏一样的理解包容。知己是琅琊阁主蔺晨虽有超过梅长苏的智慧但仍愿守诺追随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兄弟是飞流对梅长苏深深的依赖和守候,集体是江左盟对梅长苏生死的追随。这也只是列举。
听外面的喧闹声,我在想如果没有音乐,如果没有真正的付出,这个世界要如何才能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