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聊聊,但没有时间,直到某个下午时分,在luckin点一杯瓦尔登蓝钻瑞纳冰,治愈的蓝色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专心的想着将要做的事,忘乎所有,谨记已有。
不得不说,港片特有的节奏性,会使人神经随着剧情紧凑而开始收放,开头用几宗血腥离奇的杀人案拨开序章,在慢慢引入十七年后的案件,通过种种迹象和线索,所有关键都集中在当年那个似疯似魔的神探-李俊身上。而他现在早已精神分裂,被警署开除。但能看到受害者找他求救,一个人自言自语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看起来有些好笑,是的。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精神分裂的人来说,确实如此。但接触过的话,只会感觉到一种伤感和疼痛。
那是之前陪一个客户去看她的女儿,刚进大大厅,就看了一群保安在制服一个发病的患者。那手段和力气,根本就不把对方当人看,下手之狠,残忍之绝,令人发指。带着沉重而忐忑的心,终于见到客户的女儿,天真而傻气的样子,让人心疼。披头散发,似笑非笑地叫着:哥哥好啊。让人毛骨悚然。而她的母亲早已哭成泪人,呼喊着她的名字,却永远地听不到,一个人沉寂在属于自己世界里,不可自拔。这份遭遇成为不可忽视的阴影,至少接触到这类题材时,它就会涌现,但文艺的包装让它趋于平静,或是缓和,不至于深陷回忆之中。因此,也让我对这个分裂的神探有了自身理解。
与其说是精神分裂,倒不如说是一种特异功能-可以直接和将要发生案件的受害人对话,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也让李俊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而那些团伙又打着“神探”名号,实行正义,私自执法,以暴制暴,让所有人都认为李俊才是幕后黑手,也让整个香港陷入恐慌。正义的到来永远不会迟到,但一定会有延迟性,而这时点上的差距,足以让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翻天覆地改变。这时,再有人加以利诱和洗脑,只会成为他人工具。
最后boss-方信礼,正是利用了这点,让之前案件中受害者的孩子,带着对这个社会的偏见和仇恨,一步步地成为他手中的旗子,指挥着他们行使所谓的“行侠仗义”。孩子的复仇与天真,方信礼的深沉和计谋,这些矛盾和冲突,不由让人去思考社会底层和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坏人,有的只是坏的情况和不顺心的事,过不了这个坎,就有概率变成坏人。但有一种人,他们是披着羊皮的狼,是有着天使翅膀的恶魔。
他们大部分有着扭曲的心理,使心态变得畸形。
电影中的方信礼就是这样的人,从小因原生家庭虐待,导致爱的缺失。在自认为的理解偏差中,走向了杀人犯罪的道路。从第一次虐杀的快感到意外失手的遗憾,让他一直都在潜伏中,为了欣赏自己杀人未遂的作品,还和受害者成为夫妻,天天醒来面带微笑,真是变态。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用杀害李俊女儿的手段,来逼迫李俊复仇,杀害他自己的孩子,让李俊成为他的继承者。印证那句:屠龙者终究会成为恶龙。
但李俊在人性善与恶的挣扎中,依然保持着个人道德的基准和社会道德的责任感,并没有迷失在罪恶之中,这种人性光辉,是道德和法律最终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以德为准,以理为据。这种方向好比人类的伟大事业,是一种本身期望和愿望的体现。现实中,你会发现,道德的脆弱,道理的混乱,让很多明明白白的事,变得复杂化。而这时,谁若能挺身而出,也必会受到追捧和崇拜。也许开始是正义的,但人性缺陷迟早也会让所谓的公平变为主宰。
这点在电影的最后有细节化镜头,当李俊成为警署顾问,坐在一个角落,凝视玻璃时,倒映出来的是方信礼的影子,这和开头李俊一直重复的尼采的金句前后呼应:与怪物战斗的人,应该小心不要成为怪物,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会凝视你……
试问,最后李俊内心是否已经成为了另一个方信礼?还是怪物?
我们不得而知,但所有的不平凡都会归于平凡,你我皆是凡人,生在人间,平凡才是生活,荣耀光辉只是点缀,它只属于过去。一个人沉溺于曾经,诉说着辉煌,那他失去的必将是现在和未来,甚至还会变为自己曾经对抗过,战斗过,讨厌过的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