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知四个认知层次:
认识自己——我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认识他人——其他存在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认识他人眼中的我——我在其他存在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认识这个世界——我所看到的周遭世界又是怎样的。
那么更高级的来了,如何将这四种认知有机地统一起来呢?——
首先,作者认为,我们只研究外在的现象,偏重于其中一种,一定会带来统一性的破坏。而这种偏颇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被导向的危险。
寻求自知失败的人,对社会来说始终是危险的,因为他会误判别人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也意识不到自己做的许多事情。
比如说希特勒,他是典型的认知失调很严重的人。当一个人对自己没有判断,不了解自己,不做向内看的这个过程的时候,他会把所有疯狂的念头当作是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这四个认知如果不统一,带来的就是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性和危险性,甚至包括我们的家庭、企业、个人,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那更高层次的心智模式是什么呢?——要能够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汇聚性问题,二是发散性问题。
——汇聚性问题
比如说东方、西方等不同的地方,都在发明桌子。尽管是不同的风格,但是桌子基本都一样……最后汇聚在一起,所有这些不同的问题,想要找到一个答案,几乎是一致的,这种叫作汇聚性问题。
也就是说这类问题,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统一的方法来解决。
——发散性问题
发散性问题,则几乎无法解决,因为很难掌握某个度。
比如:一个社会是公平更重要,还是效率更重要?怎样算是艺术,更像一个东西是艺术,还是更不像一个东西是艺术?这种都叫作发散性问题。
我们过去所犯的最大错误,就在于总想用对待汇聚性问题的办法,来解决发散性的问题,总想定一个标准来试图解决,可越用更多的手段来解决,手段又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最后越做越错。
作者说,在发散性问题上,逻辑帮不上忙。因为我们的逻辑就认为,如果这个是对的,那它的反面一定是错的,对和错是完全能够区分得清楚的。逻辑判断起来很简单,但是生活中并不是这样。
因此,如果要想解决发散性问题,它的答案一定来自于更高的层次,而不是来自于同一个层次。
比如:要想把一个团队带好,减少团队间的矛盾,唯一的办法,是要唤醒每一个人的内在成长的能力,而绝不是仅仅依靠各种管理工具。这也是成长型思维。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白,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发散性问题,都不能够试图通过同一个层次的手段来解决。而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或者帮助别人成为更好的人来解决。
也就是我们自己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最后一段作者说:
“因此,可以这样看待和理解人生:人生就是一连串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并且必须以某种方式来解决的发散性问题。只靠逻辑和推论的理性很难驾驭他们。可以说,这些问题充当了一种拉伸器具,用以培养完整的人,这意味着他们发展的是人超越逻辑的能力。所有传统文化都把人生看成是一所学校,他们以各不相同的方式看出了这种教导性的影响力本质。”
生活就是道场,此时正是修炼时。人生所面对的所有的纠结、痛苦、烦恼,都是在不断地拉伸我们,然后试图让我们跳到另外一个层次来看待这些问题。
如果不能够让自己变得不一样,不能够跃迁,就永远会和那些问题纠缠在一起,一直觉得极其痛苦,无法解决。
最最后,希望我们在读过本书后,真的能够突然被唤醒。
时刻提醒、随时随地知道自己,有选择权、有创造力、有好奇心,所以都能想办法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生活的方式和习惯,一切可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