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起句写出春望伤乱大意,时经安史之变,州郡残破,惟剩水残山,依然在目。次句言春到城中,人事萧条,而草木无知,依然欣欣向荣,烟户寂寥,益见草木深荗也。三四句言春望所见闻,春日好花悦目,而感时者见之翻为溅泪; 鸣鸟悦耳,而恨别者听之只觉惊心。五六句更从远望,则烽火连绵,经三月而未息。家书句尤脍炙人口,望而不至,难得等于万金。在极无聊赖之时,搔首踌躇,顿觉萧疏短发几不胜簪,于怀人伤乱之余,更嗟衰老,愈足悲矣!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改元至德,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因为其官小,所以没被收监。 八月,写下千古名篇《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于次年(至德二年)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而写下《春望》。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 (Intertextuality),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王昌龄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人这一年刚45岁,而“白头”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忧国、伤时、思家所致的愁苦之态可以想见。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此作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不凡,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