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来源】:《精进2》p30-232
【R:阅读原文】问题要从你的真切感触中去寻找
问题要从你的真切感触中去寻找但是肯定有人会说,你的这个问题我并不感兴趣,那我该怎么找到我的问题呢?很简单,从你的痛点入手。想象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特点是做事比较毛躁,在工作中经常把事情搞砸,或者没能满足上司的要求,于是老是被批评,自己呢也很不自信。那么请问,他该怎么办呢?我觉得首先就应该提出一个比较大又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如何把一件事做完美?
这个问题当然是很难的,但是在求解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然后自己平时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小毛病可能不知不觉就解决了。
在“如何把一件事做完美?”这样的问题之下,他就可以开始自己的迁移式学习之旅。他可以去考察各行各业能把事做完美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思考他们的心得,然后去想,就自己的主业来说,怎样能把事情做完美。
比如说,就制作乐器来说,机器制作的乐器不可能比由经验丰富的工匠用手工制作的更加完美。为什么呢?你可以试着思考这样的问题。吉他制作大师斯特芬·索贝尔(Stefan Sobell)的回答是,最基本的理由是,只有人,才能挑选出制作吉他最适合的木头。每一块木材的音色都是不一样的,每制作一把新的吉他前,他都需要在众多的木材中进行挑选,用指节敲打木材并且倾听其响声,这关乎这位匠师的手感、听觉和审美品位,绝对是机器不可代替的,然后在加工木材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很多类似的操作。这就决定了手工制作的吉他才可能是足够好的吉他。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收获什么启示呢?一个基本的启示是,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跟你选择的素材是直接相关的。你需要挑选出足够好的素材,并且你要有能力判断出相似素材之间细微的差别(本书第一章就讨论了分辨差别的技巧)。很多人对自己工作的理解是,每天或者每周都在重复做相似的事情,这种理解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有可能你做事的流程虽然类似(就像制作每一把吉他的工序是一样的),但你要处理的对象(或者说素材)是有差异的,而你只有敏锐地识别出这种差异,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你的应对方式,才可能把你的工作做到完美。
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人的毛病是,一遇到问题就去找现成的答案,去求教名人、权威。其实别人告诉你的答案,回答得再好,也是没什么用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用。你必须自己去求索答案,你需要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你自我反思的过程,更是一个把外部的知识与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主动联结起来的过程,这些过程是无法省略的。所以,大胆地去设定你的问题,然后借用迁移以及书里谈到的其他方法,去寻找你自己的答案吧。
I:
【what】
昨天一个朋友说,她希望能有更稳定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减少内耗和同时获得更多的正反馈,可完成自己的计划,稳步前进,不断积累,同时好好爱自己。
我看到信息的时候,把我所感受到的关键词和可能引发思考的几个角度反馈于她。
关键词:关系、价值、爱
几个可思考的角度为:
1、现有的反馈,她的感受是什么?
2、自己对于正反馈的期望和需求是什么?
提出这两个角度的初衷是引发思考,然而对方觉得是在给建议不太舒服。
其实我并不知道她遇到的具体事情,所以无法给出合适的建议;如果给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而来,对方不一定愿意接纳;即使接纳了,建议本身如何使用和如何心悦诚服地用好是存在很大悬念和未知的。
我们是否也会遇到别人给出建议后,觉得她不是在帮自己,而是居高临下的自以为是,或者是挑剔与指责的情况呢?
即使全然接纳了对方的好意和提点,但就是不知道怎么用;更不谈怎么用得好。
原文中提到了找到自己痛点,设定问题求索答案自我反思的方法。
【Why】
为什么别人的建议有时候会引起自我防卫或者抵触?
因为建议的潜台词里含有一种信息是:你是不好的,你是需要改正的;而我是对的。
为什么找到自己痛点,设定问题和反思如此重要?
因为浅层问题下还会有问题,就如剥洋葱;一层又一层拨云见日才会看见真正的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容易引发创伤感和无助感。自我反思保护了自尊心和同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心理力量和实际经验。
是不是所有的问题只有痛点与反思一条路径?
不是的,自我反思可强化知识运用问题解决;
同时,海纳百川可以扩展维度和思考角度。
两者可综合使用,互为补充。
【How】
那我们如何在百川不确定时,可以自我反思与知识迁移呢?可用如下三步骤:
1、找痛点:大胆的假设自己的问题。例如:情绪痛点是被人格攻击
2、断料鉴别:挑选出足够好的素材。例:倾听、愤怒的选择轮、共同解决问题等有什么细微差别;分别在哪个景境或条件下使用。
3、识别与调整:识别素材间的差异并有针对性调整应对方式。例:除了打僵逃之外,是否有更快恢复理智脑解决问题并合作的方式。
【Where】
适用于自主学习,无论职场、家庭、还是学校,不适用于生活中出现频次不高的随机偶发事件,或者对自己影响不大或不存在困扰事情、或纯娱乐。
A1
4月份我很轻闲,停了手头上大部分的事情,就只主干一件事——看书。
仔仔细细看了7或8本书,其中有三本是2-3遍。
书里讲的理论、观点、模型确实是有帮助的,而且在过往的阅读中,有些内容是反复出现和关联的。
我有做成日签、用自己的思路整合成新模型,以及部分思维导图。
虽然感觉好像还是干了点事的,但是,放下了近半个月后,让我讲出来,我很难或者根本讲不出来;只是回看时,觉得“对啊,是啊,我看过,我记得嘛,是这么回事”。
拆书,其实我是不愿意的;因为写不好啊。
但是从第0篇随笔开始,到现在第10篇;感觉就是,的确有在使用这个知识点。
虽然,还是错漏百出;然而很庆幸和感激师父从旁点拨。
反思:
1、我其实一直不知道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哪儿;之前是情绪的处理,基本上处理得差不多了,想进入下一个部分——学习和输出,但总觉得没有抓手,脑子是乱的。
2、不可谓不刻苦,但是刻苦没有太过于明显的变化;也许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3、刚才做了痛点梳理,如下:学习类有7个问题,习惯类有2个,沟通4个,情绪3个,如何输出7个,不含家庭教育和亲密关系。最核心的痛点还没找到。
4、找不到素材间细微差别,更谈不上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调整。
总结:感觉困惑挺多,好在打开程度和互动频次增加了。
A2
我的目标:运用自我反思与知识迁移三步骤,在习惯中先找痛点,用三个半月时间挑选和内化习惯调整方式,并改善现在高频出现只能主干一件事的习惯,解决如何兼固工作、学习与家庭的困惑。
我的行动:
1、找痛点:如何高效多任务处理(主痛点和辅导痛点已于刚才摸底完成)
2、在三个月习惯类拆书过程中,去比对观点间哪些更接近我的现状和可行的对策;
3、用A2来促行动做调整。
4、在9月1日前孩子上小学前,自己形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