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该睡觉了。
不,我想再玩会/再看下书/要看电视……”
在生活场景里面,有太多“你应该,我不要”的对话模式,这容易促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碰撞升级,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轻松获得其乐融融的画面。
界定问题的归属
父母与孩子的矛盾冲突中,容易混淆边界,极端的关系常见于两种方式:一种全能操办成为强势、万能的父母,而孩子容易懦弱、没有责任;一种一味妥协没有话语权的父母,孩子易形成目中无人、极度自我的个性。这两者有一个共性,就是父母越界承担属于孩子的问题。
那如何界定问题的归属?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发生,父母和孩子若是都能接纳,问题就不存在;如果父母不能接纳,问题就属于父母;父母接纳,孩子不接纳,那问题属于孩子;父母和孩子都不接纳的事情,当然也没必要去做了。简而言之,事件对谁产生困恼,这个问题属于谁。
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或看见,或者遇到了麻烦,具有挫败感,例如:
“跟来家里玩的朋友谈的热火朝天,而忽视了孩子,孩子在一旁大喊大叫;
拼积木时,总是不小心碰到致使搭好的积木倒下;”
沮丧、困惑、迷茫、担忧、挫折或者失败都是孩子常见的问题。
父母的问题
父母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干扰到自己,而影响了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不难理解,例如:
“父母赶着去上班,孩子却磨蹭不起床;
孩子看电视声音太大,打扰到父母看书工作。”
给父母带来困恼的事情,这不是孩子的问题吗?怎么反而是父母的问题呢?不急,我们先这么归类,这与解决途径是息息相关的。
寻找解决途径
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倾听的方式,找到孩子产生问题的关键点。那么如何才能积极倾听呢?
良好的前设
父母首先应该以接纳的态度让孩子打开心扉。父母通过语言鼓励,协助孩子认可、肯定自己,我们肯定碰到过这样的场景,不管做的多出色,父母总会说一两句,“还差的远呢,不许骄傲”等等,一次次这样的经历中总能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封闭自己。
父母也可通过非语言性的行为来表达接纳,比如肢体的拥抱,沉默的专注倾听等。
接纳的态度所要表达的一个核心信息是,我在关注你,你很重要,我能感知你的感受。
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一个了解信息发送者者真正情绪和信息的含义,并把自己的理解转换为他的语言,反馈给发送者进行求证的过程。
积极倾听的目的是要得到正确的反馈,直白来说,了解话中有话,知道真正的需求。例如来解读“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这句话,可以用WHAT-HOU-WHY来解析这句话。
孩子问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只是孩子结果导向的一个问题,WHAT:那他为什么会问呢?WHY:是饿了吗?还是要急着出门跟小伙伴玩,时间来不急了吗?HOW:针对真正的目的,找到解决路径,如果仅仅是饿了,可以先找一点零食垫垫肚子;如果急着出门的话,可以少做两个菜先吃了出门,或者是在路上吃快餐等途径来解决。积极倾听的目的是找到表象下面的真正问题,予以解决。
积极倾听注意事项
积极倾听需要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并有想倾听孩子讲述事情经过的主观意愿,真诚的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能接纳孩子的情绪,要信任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是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并能找到解决方案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一个倾听者和引导着的角色,切忌成为主导者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面质
父母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干扰到父母,而采取不到有效的沟通而产生的,这需要父母通过正确的说好技巧,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情绪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称之为面质?
面质,即为正确发出“我-信息”,父母在传递给孩子信息时,需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行为+感受+影响,通过对孩子具体描述对方不可接纳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以及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不要带有指责,不要带有指责,不要带有指责,只要如实的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影响。
例如,“你放学后回来晚了,我很担心,让我无法专心工作”,情感一定要最真实的,孩子是能够也是愿意体会父母的情绪感受的,事实上,相比父母接纳孩子,孩子更容易接纳父母的行为与感受。
解决父母问题的出发点是尊重孩子,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要提出自己真正的需求,不要一味退让委屈自己。
没有输家——终极解决路径
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容易形成亲子权力争夺战,结果就是要么父母赢,要么孩子赢,达不到和谐共融。那如何才能达到没有输家的效果呢?
通常父母依赖自己的权威来解决问题,“我生你养你我就有权利来决定你的一切”的行动思想,对此让孩子产生非常多负面影响,抵抗、怨恨、撒谎、专横、屈服、逃避、僵化等等,这些都是在父母权威下容易形成的不良影响。
我们需要运用积极倾听孩子和父母面质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提出父母孩子双方都能接受认可的方式执行,并获得及时的反馈以便于解决方案能顺利的执行到底。
“没有输家”方式可分解为:界定冲突——寻找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确定合适的解决方案——执行解决方案——追踪评估解决方案。
方案备选阶段,尽可能让孩子提供想法措施,这样孩子才有认同感,到实行阶段才能积极按照“自己”的想法执行。在评估确定解决方案时,必须兼顾父母与孩子的共同需求,这样才能可持续,如果有多孩的话,还需要考虑孩子间的公平性。方案推进后及时的反馈也很重要,他能修正方案中的不完美,更利于可持续性。
我又不得不提,真正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取决于父母的方式和认知,父母必须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甚至是成年人看待。
关于认知与接纳做个小插曲,借用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公式ABC模式来解析给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度。A代表行为,B代表认知,C代表接纳度。A×B=C。
以小孩子喜欢拆收音机为例。A,拆收音机,B,认知停留在收音机听不了了,C,不能接纳,孩子只会搞破坏,是个捣蛋鬼,调皮鬼,坏孩子,标签就来了。
换个解析方式看看。A,拆收音机,B,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性,C,可接纳,这孩子有好奇心,喜欢探索,这样孩子得到接纳,得到鼓励,更能促发孩子的积极心态,形成良性的循环。
如此看来,孩子行为的可接纳度与父母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
在孩子与孩子之间,同样可以采取“没有输家”的方式,让孩子的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解决,父母只要充当一个桥梁,协助引导而已。
虽然好像讲了很多,简单归纳仅三个步骤:界定问题归属(孩子的问题,父母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积极倾听孩子的问题,面质父母的问题)——达到“没有输家”的效果(找到大家认同的方式一起执行)。
“你的孩子并非真正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为自身所渴望的儿女。他们借你而来,但非从你而来,尽管他们和你同在,但并不属于你。”——纪伯伦《先知》。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