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组织,就是各部分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塞缪尔·柯尔律治(Samuel Coleridge)
0.目录:
如果我们能找出既存在于宇宙也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的基本秩序,我们就能够在我们的思维之中运用这些秩序。
步骤如下:
1.找到秩序的源头
2.秩序的分类
3.秩序的好处
4.秩序之运用
1.秩序之起源
有些思想家认为我们的头脑并不是生来空白的。
- 柏拉图:“我们有先天固有的思想”
- 康德:“时空是我们意识的结构”
- 休谟:“原因和结果是头脑对实在进行组织的方式”
- 荣格:“我们人类共享一些模型”
- 乔姆斯基:“意识具有学习语言并创造和认识其中含义的天生能力”
事实证明,确实有先天结构存在。
我们的头脑早就准备好了接收和储存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并用更高级、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进行解释。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嗯。。秩序之起源于我们的大脑~
2.秩序的分类:自然秩序
我们先简要看一下在宇宙和我们头脑之中并存的自然秩序:
- 空间秩序
- 类比秩序
- 时间秩序
- 因果秩序
我们将使用这些秩序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2.1 空间秩序
在宇宙之中,多数东西都有它们自己的自然位置或空间秩序。
例如:
- 水向下流
- 铅向下沉
- 氢气球向上飞
- 行星在自己的轨道行运行
我们环视四周,就可以观察到此类空间秩序,或者称之为宇宙中的位置秩序。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2.2 类比秩序
在我们周围各处都可以看到相似性:球和行星之间、花和树之间、苹果和罗马甜瓜之间等
意识的力量能够使我们识别出其中的相似性。
类比秩序可以在宇宙中发现,也可以在我们头脑中找到。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2.3 时间秩序
在宇宙之中,我们观察变化,并解释变化。我们看到白天之后是黑夜,行星绕着太阳转,花开了之后会谢。
变化在时间之中发生,我们看到事物在按顺序变化,并将这种变化称为时间秩序。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2.4 因果秩序
在时间次序背后我们会找寻原因。
例如:
- 听到隔壁很大的声音,我们会假定,是有人或者什么东西导致了这种声音
- 一棵树倒了,我们会认为被人砍了、树腐烂了、被风吹倒了等。。。
即使我们看到一片狼藉,我们依然试图寻找秩序。
80年前的一场龙卷风看起来好像是无秩序的狂风暴雨。现在由于卫星勘探技术,我们能够勘探到大漩涡,明白是冷热变化造成了这一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其方向和持续时间。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同理,身边有很多长辈迷信,个人认为是他们在找寻因果的时候,因为没有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积累,所以更趋向于把原因归结到一些非自然的因素上。
- 例子1:
在中国,买房子很流行请人看风水,选择一些”坐南向北“的房子,就觉得这些房子风水好。
这当中所谓的”好“,指的是住得舒服。而舒服的原因,其实从科学的角度也能找到很多更合理的解释。
可以从地理的角度看看。
北回归线跟太阳照射有关。
因为中国地处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主要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子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南方温度比北方高1-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的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以预防佝偻病,三是太阳光的紫外线成分可以消灭空气中的有害菌。尤其对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病菌有灭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加人体免疫功能。
---baidu
如果中国的位置在欧洲在西方,或者在南半球,那么就不一定是”坐南向北“房子好,可能是别的朝向的房子才是好的。
- 例子2:
还有一些迷信,某个长辈赌钱输钱了,就会想起今天我哪个眼皮跳了一下,接着说说怪不得会输钱,这就是所谓的强加因果。
可实际上赌博是个概率问题,跟你眼皮跳不跳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很多长辈迷信是因为没有科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积累,然后还爱乱加、强加因果。
即使我们看到一片狼藉,我们依然试图寻找秩序。
3.秩序的分类:精神秩序
存在的其他秩序主要是精神秩序,因为它们主要来自人的结构。
木匠、哲学家、记者、会计、律师等等,发展出上千种精神秩序。
一些职业所产生的逻辑秩序也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其他职业的秩序中。
例如:
- 新闻记者的5个W要素(who,where,when,why,what)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5w1h(who,where,when,why,what,how)已经成为我日常分析一个事物的一个思路了。。
隐约觉得,5w1h是跟对概念理解的5个步骤是有强关联的。
在每个概念中都包含五个步骤或阶段:
- 陈述
- 对比
- 抽象
- 概括
- 命名
另一个重要的秩序,即科学秩序,或者说方法,在多数领域都有运用,并且在多数情况下都要和经验数据相配合。
科学方法的四个主要步骤在思考中如此重要。
- 观察
- 假说
- 实验
- 效用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逻辑以演绎和归纳推理作为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秩序。
逻辑秩序一直被我们在学习和工作领域中应用。
尽管前提项是随着领域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我们总是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基本顺序:
- 设定一个前提
- 运用到特殊的领域中
- 得出结论
这种秩序对于我们的许多思维都起到基础性作用。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除了在群体之中可以发现精神秩序,在个人当中也会发现它们的痕迹。
例如:在什么角度一个NBA全明星球员通常能够得到最多的分数?
像我们在平时打球时投篮一样,总有一些”食壶位“。
据自己的经验,左撇子在左边的投篮会好一点,右撇子在右边的投篮会顺一点。
要找原因的话,就是因为男生一般使用的投篮动作是肩上单手投篮,然后右手在右边的投篮区会更为顺畅一些。
4.秩序的好处:清晰性与记忆
组织能够澄清我们的思想。
即使我们在写这本书,我们所试图做到的也是给读这样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
清晰性在演讲和写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的思考和我们的思想的呈现提高了有效性。
这就让我想到《金字塔原理》中的一段话,能够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清晰的结构更容易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
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
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
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好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组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
退一步说,即使受众能够做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你也增加了他们阅读的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你没有提前说明的逻辑关系。
---《金字塔原理》
清晰的结构除了能够帮助理解之余,还能帮助我们记忆。
可能这也是思维导图那么热的一个原因吧~
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记忆的是无意义的数据,这些数据如果得不到重复,我们很快就会忘记它们,但是如果这些数据被组织起来并且我们明白所读或所思东西的意义,那么就会很容易记住它们。
认识和应用这种秩序对我们有效地回忆、澄清我们的思想非常有用。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这就是组织秩序。
知道什么是秩序,有哪些秩序后,我们谈谈怎么运用秩序。
5.秩序之运用
5.1 时间秩序的应用
当我们想要说明什么事情发生时,我们需要时间秩序。
时间秩序也许是最古老的秩序,它采用的是讲故事的形式。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最近在web安全学习中,在学习sql注入这个大知识点的时候。
我尝试去了解sql注入的来龙去脉,了解它的出现和它与web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用了时间秩序去串起来,发现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又深刻了一点。
5.2 类比秩序的应用
发现一个核心的类比,然后对它加以发展经常是值得的,我们经常将这种类比称为“基础结构性类比”,这种基础类比经常能够发展出一种清晰的结构。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这跟《learn more,study less》中的比喻法似乎有共同之处:类比、寻找概念和结构间的相似性~
6.关于秩序的总结:
最主要的秩序是
- 时间秩序
- 类比秩序
- 因果秩序
- 空间秩序
我们已经了解到了这些秩序,并且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选择其中的一个秩序,而不是放任秩序混乱。
我们也看到其他的精神秩序,比如科学秩序,5W秩序等。
最终,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组织方法,并进行聚集、分析以及优先排序等过程处理我们得出的数据。
以上还让我联想的一种学习技巧:组块(Chunking)和我一直在写作过程中用的markdown语法,我们先谈谈组块(Chunking)。
7.组块(Chunking)
Chunk中文直译是“块”,在这里是指组合起来的有意义的知识。比如字母d,o,g你可以很容易的把它们组成单词dog并在脑海中浮现狗的模样;比如拼图,鼻子眼睛耳朵背景等等,最后凑成一张图。
chunk也像是把一些相近的文件做成的压缩包,节省空间的同时,便于搜索。
之所以关心chunk,是因为chunk是已经加工好的知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真正会使用的东西。
7.1 如何形成chunk呢?
学一首新的吉他曲(可以视为一个chunk),通常是先完整听几遍曲子,看别人弹,然后自己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练熟,最后串起来。
学一门新语言,一般会先从基本的音节,然后把音节串成单词,熟练了再把词串成句子,还要不断的融合语音语调之类的更多的细节。
这些都是给了我们形成chunk的直观感受:由mini chunk不断拼接,直到最后在我们的大脑形成了坚固的神经通路,使我们可以不用多想就可以迅速作出反应。
7.2 生成chunk的方法:
- Focus
- Understand
- Practice。
首先需要集中注意力。
在形成chunk的时候,工作记忆像一只四脚章鱼一样,在努力建立新的神经结构,分心会占用章鱼有限的四只脚使得原本的chunk很难形成。
接着是理解,理解像是强力胶水,能让chunk之间相互关联,使得知识更容易被想到和使用。
最后一步就是练习,形成context(上下文),从而巩固chunk,并建立多个指向chunk的入口。
要形成上下文,得跳出原来要解决的问题,开阔思路,不断的使用相关的或不相关的chunk进行练习,直到我们不仅理解了何时该使用这个chunk,还能知道什么时候不能用它为止。
Chunk告诉你如何解决问题,上下文告诉你什么时候使用chunk,以及这个chunk在整张知识图中的位置。
另外,学习时不要过多的画重点,因为这可能会给你一种错觉:你记住了这些划过的内容,提倡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提炼中心思想。对于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没必要一直重复学习了,你更应该多花时间和精力在你感觉最难的部分,这就叫deliberate practice。
著名的10000小时理论也十分强调deliberate practice, deliberate pract
谈完组块,再来谈谈我在写作过程中一直在用的markdown语法,也有推荐身边的人去用。
8.markdown写作
8.1 什么是markdown?
Markdown 是一种用来写作的轻量级「标记语言」,它用简洁的语法代替排版,而不像一般我们用的字处理软件 Word 或 Pages 有大量的排版、字体设置。它使我们专心于码字,用「标记」语法,来代替常见的排版格式。
8.2 markdown之我用:
markdown中有很多语法,但是用多了你会发现常用的语法就是那些。
越清晰的结构,越容易帮助作者理清自己的思想,从而才能使读者能够easy接受作者的思想。
而我使用的mweb软件+markdown就有这个好处,每次写都是先列出一些标题or关键字
然后考虑下标题之间的顺序,比如在几个大的标题之间的时间、逻辑顺序对不对,如果顺序对头了,那么就有了一个大体的框架,接着往下写的思路就会很流畅。
对写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try一try~
9.总结:
用一句台词来总结吧~
就是最近在玩的一个游戏:守望先锋里面的秩序之光的那句台词:The true enemy of humanity is disorder. (人类最大的敌人是无序)。
10.参考list:
-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 《金字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