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不要乱花钱,该买的东西再买,不该买的东西不要乱买。虽然这东西到底该不该买,在我那个年纪,则完全是由父母来定义的。
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妈妈带我上街买衣服,那个年代,还很少有明码标价、谢绝还价的标示,大部分的东西都是要经过讨价还价这一环节的。
而我童年的阴影则源于母亲自诩的会买东西、会砍价!
买一件衣服时,老板报出一个价,母亲便会按对半砍价,甚至要砍去三分之二的价格,虽然那时候我还不太有金钱的概念,但每次看到母亲报出数目后老板一脸要吐血的样子,我就深深感觉母亲一定是手持了一把无形的刀的,不仅老板被杀价杀得七窍生烟,站在旁边的小小的我也敏感的有点羞愧,也许更准确地表达那种感觉是:丢人!
这不算是严重的阴影,最痛心且羞愧的感觉是,有时候我特别特别喜欢那件衣服,而母亲也看中了,但最后仅仅因为两元钱,甚至有时候是一元钱,母亲和老板争执半天。碰上硬气的老板,死活憋着一口气,少一块钱就是不卖,而碰到同样硬气的母亲,多一块钱就是不买。
我就成了那个最委屈的人。
内心渴望得到那件衣服,渴望母亲快快给我买下来,渴望当时我要是有一块钱就好了。这样我就不用忍受那种无力可得的感觉,也不用忍受最后没有成交时老板一脸嫌弃的表情。
长大后思及自己敏感而自卑的性格,确实来源于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小事。比如渴望而不可得。童年的物质上的匮乏以及精神上父母未给予及时的满足,造成我长大后对很多事物都抱有一种冷漠疏离的态度。
被拒绝的多了,便不自觉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也会在内心悄悄暗示自己:不给买就算了,反正我也不喜欢;或者说,随便吧,反正你也不会给我买,无所谓。我以这样的消极情绪来暗示宽慰自己根本得不到的无能为力感。
而母亲会在砍价成功后说:看,这东西明明就只值这个价,多给一块钱就亏了;或者在砍价失败后,拉着一脸哭相的我边走边说:就不买他家的,这东西根本不值那个钱。
这样看来,永远不是我们自身有问题。小时候我特别不能理解花半个小时就为了能少一块钱有什么意思。但那时,母亲总是会说:钱要花在刀刃上。现在回头想想,也许那刀刃上的钱是扎在了我的心上。
以前我不理解母亲的这种行为,现在能理解,当年贫困的家庭的生活,能省一块是一块的过日子方式不是我家独有的。这是那个年代贫乏的印记。只是这个印记影响了我很长一段时间。
在我工作后实现经济独立的时候,买东西时,我总会犹豫再三,总想着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性价比高的产品。货比三家更是基本准则。我会习性性地跟老板砍价,往死里砍,然后再跟老板软磨硬泡。买回来后,还会在心里惦量会不会被老板宰了,这钱有没有花在刀刃上?每次买完东西,没有相应的快乐感,反而还要在内心反复纠结一番。
我花了很长时间说服自己改变,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自己赚钱自己花钱买自己心仪的东西的乐趣。而且,要学会适时给予适当的满足!
有句话说:你在八岁的时候,很想要一个洋娃娃,等到你二十八岁有足够的能力买很多洋娃娃的时候,那种感觉已经完全不在了。
我的小时候回不去了,尽管我在尽力弥补我小时候有所缺憾的东西,但有些东西,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回来的。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提出一个概念:延迟满足,以求训练孩子的自控力,我并不是反全赞同的。
在针对物质这一块儿,当然不是说无限制的满足孩子对物质的要求,因为心理学专家说过:物质只不过是一个过渡客体,在孩子眼中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面对自己的孩子,我总会在沟通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在得到心仪的东西时开心和幸福的表情是鲜活而生动的。他们甜甜地说“妈妈我爱你,谢谢妈妈”也是真诚和喜悦的。
爱是一种感受,有时候爱借以物质的满足来传达。
我还是爱我的母亲的。只是如果时光可以倒回,我很想回到小时候,把当年我喜欢的那件连衣裙买回来,并亲亲那个小女孩,告诉她:你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