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了流氓码农们的一些典型语录,来彰显工匠的一些价值观:
- 把测试当作开发的一部分。
- 事情要么“做完”,要么“没做完”,没有“做完了,但是”。
- Test First,往往会告诉QA哪里可能有bug,而不总是被QA告知。
- 把测试当作一种设计过程
然而,价值观或者文化不是关于如何说的,是关于如何做的。作为一个管理者或者Scrum Master,有什么实践可以让团队从流氓开始走向工匠呢?
下面结合本人经历,按顺序推荐4个:Event Storming,开发拆解Story,Example Mapping, Test Case Map Review。
DDD之Event Storming
有个常见的荒唐事实:开发团队作为解题者,往往不很清楚问题是什么。他们只负责交付产品经理提的“需求”,而不理解需求背后真正的业务问题,而那,才是我们要解的题。
让团队理解真正的业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各种陡峭的“群体学习”曲线,总是软件开发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软件研发是个学习的旅程,代码只是副产品。by 记不得名字的某外国人。
Event Storming 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加速团队对业务的群体学习,建议在一个 Epic 或者 Feature 启动之前进行。会议的产出对业务问题的一致性理解,和一个共创的 Domain Model。
让开发团队拆 Story
很多团队是产品经理(PO)来拆 Story 的,这很不高效。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算法里的“分而治之”: 解题的关键手法是分解问题。所以开发团队作为解题人,把大的 Story 分解成小的 Story,再自然不过了吧?
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团队“拆”的习惯,工匠级的程序员,无时无刻不在“拆”,拆需求,拆任务,拆类,拆函数,拆 test case。这可谓第一心法。
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写代码的时间都用在拆解上了。by 不愿透露姓名的工匠程序员周迅。
BDD 之 Example Mapping
这个是拆 Story 的延续,每个 Story 都有一些“业务规则”,这些规则在 PO 传递给团队的过程中可能就遗漏或歪曲了,所以让开发团队针对每个核心的业务规则,举些例子出来。
这样可以进一步澄清模棱两可的需求,确保开发对需求的理解是准确的。
Test case map review
拆 Story 和 Example Mapping 一般发生在 Backlog Refinement Meeting上。Story 进入开发后,QA 继续精化那些 Example。
注意这里不是设计完整的 Test Case,而是
- 用脑图的方式列出所有的场景。
- 跟开发去 Review,大家商量好,这些场景哪些用单元测试覆盖,哪些用集成测试覆盖,哪些用手工测试。
上图是我司一个例子。这就是 Test First,本质就是以终为始。
总结
工匠级的团队首先有好的工程实践,所谓工程,就是做事的方式方法。
我们是解题人,所以我们的工程实践是:
- 理解问题 (Event Storming)
- 分解问题 (开发拆解 Story)
- 不断确定对问题的理解 (Example Mapping)
- 不断确定对问题的衡量 (Test Case Review)
代码只是这些工程实践的副产品。
后记
开头说过,这是管理者或者 Scrum Master 可以去主导的实践,它们都是非技术实践,也都是团队实践,不是个人实践。它们背后共同的原则是:反分工,反传递。共识是共创出来的,不是传递来的。
业务把问题“传递”给PO,PO把需求“传递”给开发,开发把代码“传递”给QA。这些都是敏捷的敌人,你的团队还有哪些“传递”?
备注
一种精简版的 Event Storming 玩法:
- 按时间先后,团队脑暴出重要的 Domain Event。
- 对每个 Domain Event, 脑暴它是怎么发生的?可能是谁需要做点事情( Command),可能是另一个 Event 直接触发,也可能是 Time。
- 从这些 Event 和 Command 中识别出业务对象(Business Object)。
- 把 Business Object 归类,识别出 Aggregate (和Aggregate Root)。
- 把 Aggregate 归类,识别出 Sub-Domain,它基本上就是一个 Bounded Context,很可能对应一个 Micro-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