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苦石先生那里,见到了他画马的创作经过,其过程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其结果更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惊喜。于是我便决定抽取他绘画“双骏图”的片段,写上几句自己的感受。
苦石画双骏图是从近处的马开始的。手瞬间地挥毫起笔处,就是疾速地一短撇,刹那间收笔内转成一弯提,舒缓一口气,便又在左侧对称处反方向来上一个几乎相似的动作,马的前胛便定格了。“窥一斑而知全豹”,是一匹狂放的骏马?我想着,对于一匹奔腾无羁的悍马来说,其奔跑时的身体重心,就应该在这儿吧?是为避免“马失前蹄”,就先要把前蹄的连接处画好,这怕就是苦石先生的独到之处吧?也许这也正是他在把握画马时经过长期思索的结果吧?我脑子里一直思考着。
唰唰唰,一支香烟没抽完,先生就可以在四尺的宣纸上草拟成一幅双骏图,给人的视觉效果是:传神,舒展!
我满以为大功告成,连声称道:“好,好,好,漂亮很。”只见他熟练地一个倒提,便将双骏图移到了地上,前后走着、俯视着,接着先生便端正地提起双骏图,让我远观,而他却在看着我的眼神的变化。这时,悬起来的骏马,立刻给人一种新的视觉上的享受。约摸三四分钟的光景,先生就将双骏图重新铺在画案上,蜻蜓点水般地一、两下,再看时,就更加神似了。
哦,这我才明白,先生是把俯视、正视结合起来,并通过旁观者的眼神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正。由此看来,在平素先生是很善于律己的,生活一定是很严谨的。
回头再看双骏图:你追我赶,竞相奔腾向前的虚实两匹骏马,昂扬的头颅,滚圆的腹肌,雄健有力的筋腱,奋蹄疾驰的马蹄,给人一股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感召力。绘画的艺术,对我来说,我确实是标准的门外汉,但是我有种感觉,就是先生在画风上,真是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是心中有着这样的大意境,才会真切、生动地笔下传神。我想到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想必苦石先生一定走遍了大西北吧?对马有如此精深的了解,包括生理骨架尺寸的把握,应该是烂熟于胸的。
待先生压印完毕,抽烟交谈之时,我才知道:他是从小就爱好绘画,但也最怕画马,是后来十几年的雕塑生涯锤炼了他继续画马的意志,并催生了绘画上技巧的成熟。他没有到过大西北,没有走进草原一步,是他自己人生的历练,以及孜孜不倦对马---这匹生灵的个性喜爱,常常深夜一个人独居陋室,看有关马的画册,甚或儿童的连话画读本,都成了他的学习资料,遇到得益之处,便爬起来研习一番,这才是他厚积薄发的真实体现。
苦石的双骏图,我是收藏了,但是奔腾不息的马腾图却成了一种精神,这就是生活中的龙马精神。
感谢苦石先生,给了我生活的感悟,我会铭记难忘的。
2011年7月26日于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