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书摘(III)

书摘(三)

前言

人们常说“要与时间赛跑”,我却觉得自己一直被时间追着跑,被追得死去活来。1977年国内恢复高考,当时的我俨然已到而立之年,时时刻刻都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份。要做的事儿太多,要学的东西汪洋一片,不舍得浪费哪怕一秒钟时间,因为被迫浪费的已无法追回……那滋味总令我百感交集,那时候连洗衣服或者哼首歌的时间之于我都是莫大的奢侈。有电的时间是用来学习的,只有等到熄灯之后,在黑暗中边洗边唱,就算是享受了生活。

为了追求出国求知的梦,就要从零开始学英语。当时的英语学习环境不比现在,没有五花八门的教材,没有录音机,词典也只有一种。背词典不是因为理想远大,而是因为实在别无他法。每天手抄一叠卡片,随身携带,但有片刻闲暇就要摸出来背诵。我的发音有多差是出国之后才知道的,因为我说出来的英文要反复多遍才能使教授听懂个大概。而出国前却根本顾不上脸面,走路都在大声地“自言自语”,读错了也没有人知道。然而,就是这样“摸着石头”渐行渐远,最终竟然也“过了河”。

(感触很深,因为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努力,而且只需要努力本身,只要努力,没有方法也可以到达。现在要警醒的是凡事总想走捷径的心态和总是忙于各种方法的比较甄别,潜意识里绝对不会放弃任何速成,一个方法试了一下不行马上再换另一个,反正各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广告铺天盖地,冠以优美数字的“7天搞定炒股”“3招学会写10万+网文”“一个月托福100分”冠名的书都深谙这一点,迎合大众的浮躁。好多人看到那个短短的时间就兴奋,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基础。这和“术后即可下床行走”的人流广告没有任何区别:“落红不是无情物,医院五百包修复”到“莫愁前路无知己,二人团购八折起”再承诺“霜叶红于二月花,不痛不痒早回家”……呵呵。)

我最终于20世纪80年代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结识了来自全球各地见多识广、基础扎实的同学们。那时的我已经36岁,又感觉时间在后面紧紧追赶,令我无法片刻停歇……刚刚从中国走出来的土里土气的我,只能靠专心做事。越是勤奋的人越输不起,越是输不起的人越勤奋……我与那个氛围里的其他人一样,赤手空拳地努力着。

人生就好像是马拉松长跑,最后的胜者是那个最能坚持的人。17年间,无数的公司进进出出,无数的人来来往往,现在回头一看,掉队的竟然都是聪明人,留下我一个当初土里土气、傻头傻脑的人跑到最后——原来我一直以为我被时间追着跑,其实竟然是不知不觉之间有了时间这个朋友作保镖。

喜欢笑来深入浅出的文字,话语之中他总是可以好像不经意却又精准异常地说透根本。

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多识⼴”。然后,再⽤五到⼗年时间定义⼀个属于⾃⼰的⽅向,为之坚持,不知停歇地努⼒上⼗年⼆⼗年。有些成功靠运⽓,可是持续的成功却与运⽓⽆关。希望每位读到此书的年轻⼈,能够重塑⼼智,洗尽这个时代在你们⾝上烙下的浮夸、急躁的印记,在⼈⽣这场⻢拉松中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朱敏)

以下是俞敏洪的序言-------------------------------------------------------------------

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所以能够飞到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只能从底下一点一点爬上去。雄鹰飞到顶端只要一瞬间,而蜗牛可能需要爬很久很久,也许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也许爬到一半滚下来不得不从头爬起。但只要蜗牛爬到顶端,他所到达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鹰是一样的。我们大部分人也许不是雄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蜗牛的精神。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快。马跑起来比骆驼快,但骆驼一生走过的路却是马的两倍。没有人见过在沙漠里狂奔的骆驼——除非那头骆驼疯了。我喜欢笑来的观点: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

动机是⼀回事,预期是⼀回事,⽽结果往往⼜是另外⼀回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件事是确定的——时间只与那些努⼒的⼈做朋友。每⼀分、每⼀秒,⽣命因此有了它们⾃⼰确定的意义,⽽⾮虚度。

老俞才不是他自嘲自比的蜗牛呢,那是他为了拉近和普通人的心理距离,也是销售策略。就像马云,他早年的穷途末路被当作励志的范本,其实他的天纵之才和过人之韧性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学的。写他发家史的人都发财了,大众集体意淫他的当年来亲切一下自己的冏迫,但几十年了,马云还是只有一个。这些人成功的公约数:坚韧、远见、果敢等注意的比较少,就是有注意的,都是感动一番就没有然后了,大部分亲切于人家当初的落魄,聚众围观一下一哄而散。所以,“成功,在过去,现在以至将来,永远是极少数人的事情”(这并不妨碍每个人都成长为更好甚至最好的自己。)

看一个人能否成事、能成多大事,老俞说了两个指标:生理承受力和心理忍耐力。

困境

或许因为考试临近,或许因为工作需要,你现在必须把一本书读完。这本书的内容不是轻松的文字,所以不能一目十行——它需要你认真阅读并理解,甚至可能要求你根据它所陈述的原理或者规则进一步创造一些什么,才算真正“有所收获”。

经过一番挣扎,你终于决定“正式开始”!你坐到喜欢的沙发上,打开常听的音乐,翻开书的某一页开始看。

过了一会儿,你突然觉得自己非常渴,想要找水喝。你打开冰箱顺手拿出一瓶饮料,倒进杯子。刚喝了一口,你一下子想起来:不对,不应该喝这种含糖的饮料!真是的,无论说多少次,妈妈都不会记得把含糖的饮料和不含糖的饮料分开放!于是,你跑到妈妈的卧室,与她“理论”了一番,最终发现于事无补,只好一个人悻悻地回来整理冰箱。

你重新回到沙发上,接着看你的书。看了一会儿,你换了个姿势。不巧压到了电视遥控器,电视一下子亮了。这位节目主持人恰好是你最喜欢的。哇,今天她这身打扮真漂亮!不过今天的话题怎么这么无聊?!你还是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会儿,又顺手用遥控器翻了翻其他频道……幸亏这时一连几个频道都没有好节目,你才停下来,有点失望地想:现在的节目真的很无聊,还不如看书呢!

嗯?怎么这么渴?你这才想起来,整理冰箱前,你把那杯含糖的饮料放在了妈妈的桌子上,却忘了重新给自己倒一杯不含糖的饮料,就直接回到了沙发上。于是你再次起身去弄喝的。喝了两口,你突然想起来你现在正喝的饮料是你最喜欢的——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你喝的就是这种饮料……

手机响了,是一条短信。一个朋友问:“你在干嘛?”你没好意思说你在学习,只是含混地说,你病了,在家休息,不想出去……结果朋友竟然打电话过来慰问,你只好支支吾吾地应付了一阵子。

挂了电话,你又回到沙发上。想了想,还是换一下背景音乐吧,现在这首听上去太伤感。于是你扭身摆弄了一会儿音乐播放器,然后重新坐好开始看书。

过了好一阵子,你突然意识到自己刚刚在发呆。打了个寒颤,你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天哪!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可是你连一页书都没看完!

终于,在某一刻,你失声惊呼:“没时间了!”

这个描述太熟悉了……它就是大多数人上学或者工作时无数次经历的复盘

这尴尬,无论是谁,要么已然经历要么将会经历,没有例外。这尴尬一旦出现,必然压力无比巨大,来自四面八方。它造成的恐慌可以使当事人做出匪夷所思的决定:自我欺骗、孤注一掷、痴心妄想……

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而且,只要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否已经开始执行,最后期限就在不断迫近,因为时间永不停歇。

“最后期限”在英文中对应的是“deadline”,特别生动形象:届时未完成者死!

原因

1.时间总是不够用的原因:没有按时开始执⾏任务。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在任务的执⾏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2.“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恐慌,使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样能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同样的感受,也使他们终⽇不忘寻找捷径,美其名⽈“提⾼效率”,⽽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论哪⼀种⾏为,都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时间了”——这才是冷冰冰的事实。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唯⼀反复闪现的⼀句话。巨⼤的压⼒,极度的恐慌,使“患者”⾝上综合了⼀切⽭盾: 他们既勤奋⼜懒惰,既聪明⼜愚蠢,既勇敢⼜懦弱,既满怀希望⼜分分秒秒⾯临绝望,既充满⾃信⼜随时随地体会⾃卑…… “没时间了”,其可怕程度⼏乎⽆异于死亡。

3.尽管别⼈告诉你的⽅法是对的,可是你操作起来却得不到期望的结果。没错,问题出在我们⾃⼰⾝上。

4.⼈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观念,因为⼀个⼈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历过反复筛选的。尽管很多知识和观念是被灌输的,但知识的持有者对“被灌输”这⼀事实往往毫⽆察觉,就算察觉,也可能拒绝承认。⼈们更愿意相信⾃⼰有⼀定的判断能⼒,不会被轻易糊弄。即使是⼀些“想当然”的观念,⼈们也倾向于认为那是“思考过后的结论”。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反复出现。

5.基于⼀模⼀样的原因,人们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6.期望速成,从微观层⾯上看,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个原因是⼈希望⾃⼰的欲望⻢上得到满⾜的天性。第⼆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法跨越”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才那么不现实地希望找到⼀个⽅法,靠其迅速达成⽬标,完结任务,获得解脱。可是,⽆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时间,⽽且可能需要很多时间。举例来说,谁都没有办法今天怀孕、明天⽣产。从卵⼦受精到胎⼉出⽣,⼤约需要40周,这个阶段⽆从跨越。聪明也好,⼒⼤也罢,⼀位⺟亲从怀上孩⼦到⽣出孩⼦,就是需要这么⻓时间。

还有⼀个宏观上的原因也使⼈们常常不由⾃主地奢望速成——哪怕之前已经“醒悟”过。这个宏观上的原因即所谓的“现状使然”。根据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奇弗劳尔的调查结论,通常情况下,⼀个⼈⼀⽣各个阶段的满意程度和其年龄分布可以连成⼀个U型曲线。⼤多数⼈对其⾃⾝的满意程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这⼤抵是不再⽆知⽆畏造成的。从那时起,⼀个⼈慢慢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微不⾜道,进⽽开始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挣扎,直到45岁左右才渐 出苦海,曲线开始上扬。这就是以⼀个普通⼈的⼼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恍然⼤悟或者误⼊歧途的时间——30年。

在这漫⻓的30年⾥,由⾃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的⼼理压⼒。越是浮躁,就越是对⾃⼰的现状不满;越是对⾃⼰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更⼤的问题在于,⼤多数⼈并不知道⼏乎所有的⼈都是这样。相反,现实好像总是提醒我们:有些⼈过得⽐我们好多了。

这就是统计学的优势。它可以排除感情因素,⽤冷冰冰的数字展⽰现实。如果它所展⽰的现实与我们原本以为的并不相同甚⾄相反,这⼀优势就变得更为明显。掌握统计学常识的⼈,⼼智⼒量显然要⽐那些对此毫⽆了解的⼈强⼤——他们可以理解统计学结论的意义,即便那结论并⾮来⾃亲⾝经历,也离现实更近⼀些。

总的来说,⼀⽅⾯是⾃⼰的⽆限欲望、要完成的事情太多,⼀⽅⾯是⾃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们总是不由⾃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

方法

12.速成不可能,那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个字:换。俗话说“⼀分耕耘,⼀分收获”,从本质上看也是这⼀个字,换。出路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个起点——接受现实。

13.不成熟的⼈有什么样的特征?他们的特征很多,但⼀个通病就是整天都在想“我要……”,全然不顾⾃⼰其实⼀⽆所有。每个⼈的起点不同,有些⼈的地板是另⼀些⼈的天花板。但起点就是起点,尽管不同,可每个⼈都要从起点出发。从某种⻆度看,在起点上就是在起点上,都相当于从零开始。最初每个⼈都⼀⽆所有,⽽后通过各种⼿段,或努⼒、或投机、或勤奋、或取巧,换取能够拥有的东西——⽆论⼿段如何。当然,很多⼈连投机取巧都不会,更谈不上努⼒和勤奋,致使⻓期以来得到的东西少之⼜少,积累聊胜于⽆。然⽽“我要”的欲望从来不会消减,只会不断增加。⼤多数⼈之所以会浮躁,是因为他们⼀⽆积累(或者积累太少,⼏乎⽆法换取任何东西),⼆⽆⽅法和经验(所以求⽽不得)。与此同时,“我要”的欲望恰恰因为⽆法获得⽽熊熊燃烧。情况更恶劣的时候,那欲望之⽕甚⾄可以烧掉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以⾄占⽤原本可以⽤于努⼒(或者投机)的时间,陷⼊死循环,⽆法挣脱。

积累多的⼈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我有”的东西来满⾜。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借助已经拥有的⾜够的努⼒和勤奋(抑或投机取巧的⽅法和经验),只需假以时⽇,定能如愿以偿。⼀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14.⼈⼈都希翼完美,只可惜,完美并不存在。⼤不列颠语料库的统计数据表明,最常与“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ist) 这个词⼀并出现的是“脆弱的”(vulnerable)。这不是偶然,这是⼈们在记录现实时⾃然使⽤的搭配。为什么完美主义者总是脆弱?因为他们总会被现实打击。

15.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我们希望⼀切都在⾃⼰的掌握之中,只是永远做不到。⼀起回想⼀下。上学的时候,每个班⾥都有爱钻⽜⻆尖的⼈。他们认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应该“刨根问底”,要把⼀切都搞清楚才能罢休——并将这种态度当作不可放弃的真理⼀般对待。正因如此,他们全然⽆法忍受任何“未知”的存在,所以要“冥思苦想”、“问个不休”,⽤尽全部精⼒,以⾄没有意识到另外⼀个显⽽易⻅的事实:他们和其他⼈⼀样,从来没有在 任何⼀个问题上全知全晓。⼤部分⼈都多少有钻⽜⻆尖的习惯,只是程度不同——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早已根植在⼈类的基因中。

16.⼈们害怕未知,⼀切未知的、不可知的因素都会严重威胁⼈们的安全感。 未知因素给⼈们带来的⼼理压⼒远远超出⼀般⼈的想象。假设有⼀个未知因素X存在,它可能导致A、B两种情况,这时“可能这样、可能那样”的犹豫或许已经造成了巨⼤的⼼理压⼒。如若有第⼆个未知因素Y,它也可能导致两种情况,即C或者D。那么,X和Y共同作⽤的结果可能有AC、AD、BC、BD这4种情况。如果再有第三个未知因素Z,⼜可能导致E、F两种情况,这 时就有8种结果……也就是说,随着未知因素数量的增加,这些因素所引发的结果将以⼏何级数的⽅式⻜速增加——这 就是未知如此可怕的根源。

17.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定的未知。

⾸先,要承认⾃⼰不可能全知全晓。有些时候,有些问题没有答案,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样。⽽有些时候,即便有了答案,其原因也不⻅得是我们能够搞懂的。例如,学编程学到流程控制的时候,会知道这样⼀个知识:除了“顺 序”外,只⽤“分⽀”和“循环”就能够完成任何流程——初学者⼤都会好奇,这是如何证明的呢?这个结论当然是经过严谨的证明才被⼴泛接受的,但究竟有多少初学者可以看懂证明过程呢?在这种时候,不是“反对问为什么”,⽽是“暂时不去问为什么”可能更划算。

其次,我们要了解未知分为两种:⼀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另⼀种是在可预⻅的未来也许能够解决的。对⼀个⼈来说,超过 100年就可以算“永远”了,所以,第⼀种未知对个⼈来说意义不⼤;第⼆种未知却是我们必须⾯对的,学习的难度也在于此。“第⼀章的内容需要在掌握后⾯某⼀章的知识之后才能深⼊了解”,这⼏乎是所有⾼难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也就是说,在第⼀章,我们会有⽆数疑问,可这些疑问以当时的知识是⽆法全部解决的,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接下来获得的知识解释今天的疑问。这就是那些爱钻⽜⻆尖的⼈最终常常吃亏的重要原因——他们总是想“⻢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后,我们只能不断地尝试着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

19.⼀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注意,⼀定要把它们记下来。 很多⼈没有记录的习惯,以⾄出现曾经因为思考(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后“忘了”⽽失去获得答案机会的情况。继续前⾏,并不意味着忽略这些问题,因为它们已被记下来了。⽽⼜因为它们被记了下来,所以可以以后拿出来重新审视,不⼀定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因为什么由头,它们之中的⼀部分就突然有了清楚的解决⽅案。当然,可能性最⼤的原因只有⼀个 ——你⼀直在前⾏,你⼀直在积累,你⼀直在成⻓。所以,到有了答案的那⼀刻,你不再是当初⽆能为⼒的你,你已经重⽣。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个⼈的能⼒主要靠积累获得。从⼀个⼈开始从事⼀个职业的那⼀瞬间起,只要⾜够认真、努⼒,他的能⼒就会不停地积累。如果这个⼈实际上向往的是另⼀个职业,那么他的所谓“梦想”⼏乎必然使他在当前这份职业上⼼不在焉、⽆甚积累。其实,世界上80%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甚⾄⼏乎只依赖积累。天⻓⽇久,这个⼈在当前的职业中将逐渐落后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但此时他不会因为⾃⼰的落后⽽奋起直追,反过来,更可能的是把“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作借口。

20.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这种欲望会让⼀个⼈最终迷失⽅向,因为⽆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法摆脱现状——每⼀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每⼀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能 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成熟”之类的话纯属胡说⼋道。显然,在顺境中更容易成功,⽽且很多磨难根本没有必要——这更可能是失败者对他们⾃⼰⼀⽣都未曾有机会体验的成功以及成功者“意淫”式的猜想⽽已。失败者永远没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相,因为⼈最容易受⾃⾝经验的限制,⽽不曾有哪怕⼀点点成功经验的⼈更⽆从摆脱⾃⾝的局限。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们常常不知不觉落⼊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真正的动⼒)。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什么;做什么都做好,⽤什么都⽤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忍不住顾影⾃怜,浪费精⼒与时间),⽽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种本事。这些年我遇到的⼏乎所有优秀的年轻⼈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的⽣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旁骛,他们⾝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21.与时间做朋友的⽅法很简单:⽤正确的⽅法做正确的事情。先说说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是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点也没关系,因为做⼀点是⼀点,多收获⼀点,多进步⼀点,动⼒就会更强⼀点,进⽽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的判断只有⼀个:看它是否现实。⼏乎⼀切愚蠢的⾏为都来⾃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脚踏实地,避免⼼浮⽓躁、好⾼骛远。如果我们把成功朴素地定义为“⽤正确的⽅法做正确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地完成”的话,那么,⼤多数所谓的“时间管理技巧”实际上发挥不了多⼤的作⽤,只不过是花拳绣腿。真正有⽤的往往是简单⽽⼜朴素的道理,如“现实只能接受”。

22.资源分布上⾃然的“不均匀”,看上去简单易懂,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拒绝理解和接受。他们甚⾄拒绝使⽤“不均匀”这个词,⽽是⽤“不公平”取⽽代之。历史上有⽆数次战争、掠夺,从本质上看,不过是因为把“均匀”理解成“公平”造成的。把“不均匀”理解成“不公平”,就可以理直⽓壮地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为所欲为。资源原本是有限的,经济学⾥将这种现象描述为“资源稀缺”。在整体上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资源并⾮均匀分布”体现在每个⼈⾝上,直接的结果就是“绝⼤多数⼈都觉得⾃⼰拥有的不够多”。在我们⽣存的这个世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因如此,⼈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满⾜。

平静并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其困难程度超乎想象,以⾄从⼈类整体来看,理解并接受这个现实花费了将近2500 年——从第欧根尼到凯恩斯。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百分之百地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要醒悟,没有其他的办法。正如凤凰涅槃,只有浴⽕才能重⽣。

23.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法⻢上摆脱”,都既清楚⼜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最好时常把⾃⼰的⼀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这⼏条现实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你会和所有⼈⼀样,发现⾃⼰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摆脱他们的影响。这就是差别。

很多⼈⼀⽣都不知道⾃⼰究竟有多么不现实。之前提到的“既勤奋⼜懒惰”的⼈群,基本上都是把这些现实当作⽼⽣常谈的道理——视⽽不⻅、听⽽不闻、从不记录、从不反省,才常常做出荒唐的决定,最终堕落到那分⽥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607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47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96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0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00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7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35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4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4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81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8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6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 点评 点评此书 八年以前,我就开始纠结于时间,过程中经过多种多样的尝试,可惜过程中没有怎么...
    沉默剑士阅读 1,354评论 0 2
  • 傍晚,吃过晚饭,独自回到房间,满头的大汗,虽然现在已经是南方的入秋时节了,但早晚的冷热温差确实是让人无所适从。我...
    _周姑娘阅读 820评论 1 2
  • 初夏、园子、哑巴生煎、松鼠鳜鱼、爆鱼面、滂沱大雨、开车不长眼、观前街、苏州。这些零散的词语和中国十大步行街江苏苏州...
    南庐山人阅读 428评论 0 2
  • 整觉一周打call 期待一觉到天亮
    池玖玖成长记录阅读 1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