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天气 阴
01
我祖籍江苏吴江,隶属苏州,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很多年以前,上海到苏州的火车还是8元钱的绿皮车,某个6月的下午,我百无聊赖,买了一小篮子杨梅坐上了火车,晃几晃几地到了苏州。
随便挑了个园林,坐在亭子里开始享用杨梅,我至今还记得那天天有点阴,园子里人很少,连我大概不过几人。6月的天有点闷,坐在亭子里吹着微风倒是不热,吃着酸甜的杨梅看看天,发发呆,不知不觉两小时过去了,看着空空的篮子,圆滚滚的肚子,红红的手,拍拍屁股,走人。
原来那么早之前,我就开始具备了闲游的潜质,那次的半日游说给别人听,都觉得不可思议,坐着火车去苏州只是找了个地方吃了自带的杨梅。而我觉得坐火车很开心,8元火车票很便宜,园林的环境让人很惬意,这大概就是浮生偷得半日闲的欢喜。
02
今天去苏州是为了一次聚餐,一年一次的部门聚餐。部门里大部分人员在苏州上班,小部分人员在上海上班,所以去苏州有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今天原本就是要节后补班,给自己安排一场这样的出差,这个周六便成为了假期的延续。
聚餐是在苏州中心,一个据说是春节时把全苏州人民都聚集在那里,国内最大,建造耗时5年的大商场。中午找到预定的餐厅足足花费了20分钟,三研社,一家在大众点评上五星的西餐厅,味道一般,倒是最后那杯社长特调咖啡给人惊艳。
餐后,苏州同事把我带到正门口,地下一层就是苏州地铁一号线,她们热心地邀请我去正门外观看,门外是彩色光影的音乐喷泉,整个商场的屋顶是玻璃的,据度娘里介绍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曲面玻璃屋顶,和它邻近的是那座貌似北京大裤衩的苏州秋裤,如今这里成了苏州的一个地标。
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内的建筑以奇特的造型来博取眼球,而称为经典的建筑又能有多少,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都大同小异,无非是繁华度的高低,而一座城市的文化却是独树一帜的,经过时间的打磨会越来越鲜明,它的独特性才是爱上这座城的理由。
03
在喵了秋裤一眼后我毅然地走向了地铁站,从相门站出来,与刚刚已经是两个世界。远处的相门城墙巍然耸立,相传这里曾经是铸剑高手干将设炉铸剑之地。近处的仓街上满是低矮的粉墙黛瓦房,墙上的斑斑驳驳道诉着城市的历史,这才是我喜欢的苏州,姑苏城的味道。
沿着仓街一直走会经过好几条小河,一条小河一排房,“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依旧维持着古时候的风格,这就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挨着第一条小河的便是大新桥巷了,今晚住宿的这间屋子就在大新桥巷上的一条羊肠小巷里。
一间好的民宿不仅仅在于外部,更来自于内部布置与外部环境的融合,这套房子完全满足了我对于民宿的期待。推开大门走过一条通道后是公用的天井,周围住着好几户人家,我的房间位于2楼,从楼梯到房间都是木质结构。门口贴着红色的春联,楼梯的侧面是可供喝茶的桌椅。
推门进去看到的不是寻常的房间布置,没有沙发,没有床,而是一个镂空的隔断。
透过隔断可以看到那里是让人喝茶聊天的区域,靠着窗,被设计成榻榻米的布局。
一个人,独坐窗旁静品茗,一本书,一杯茶,感受岁月静好;
两个人,对坐品茗聊天,谈古论今,好不快意人生。
楼上是睡觉的榻榻米,房顶呈三角形,房梁的四角雕刻了图形,细节中可见屋主的用心,狗狗小挂件不仅代表了今年是狗年戊戌年,也增加了一份童趣。
房间里有3台空调,即便是严冬,任何一个角落也不会让人感到寒冷,足见屋主的贴心。
房间里所有家具的元素就是木头,自然而质朴,中间是一个吧台,吧台的下面是木刻雕画,屋里没有电视机,取而代之的是投影仪,简洁富有艺术感,这来源于屋主美术专业的背景。
04
沿着大新桥巷的另一头走,便是平江路了。说到平江路这些年盛名在外,保留完整的江南特色的历史街区,富有特色的小店鳞次栉比,如果不赶时间,你可以在这里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可以去转角遇到猫里逗逗傲娇的喵星人;
也可以去猫空里写一张明信片寄给未来的自己;
或者去一家裁缝店给自己置件衣裳;
慢慢看,细细逛,定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小店。
与平江路交叉又有很多条巷子,如果不喜欢热闹和逛街,拐进任何一条小巷子里就能看到最市井的画面。
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丁香巷、胡厢使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光听名字就让人浮想翩翩,在这些横街窄巷里用脚去一步步的慢行感受,遐想一下唐宋时期的居民生活。
05
此时肚子有点饿了,就想着去吃哑巴生煎。说到哑巴生煎,苏州的同事都是赞不绝口,一致推荐,虽说临顿路那家只是一个分店,又说分店的味道不如总店,但吃货的热情从来都是高涨的。
我是看着手机导航找过去的,悬桥巷过了临顿路就是旧学前,店其实是在临顿路和旧学前交叉口的临顿路上,一开始我找错了方向,正看着手机导航纳闷,突然从旁边的店里走出一个人问我是不是在找哑巴生煎,神了,他怎么知道?估计闻名而来的人不止我一个,找不到店的人我也不是第一个,倒退到交叉口拐个弯走个几步就看到了。
门面很不起眼,走进去,就看到一股热腾腾的蒸汽,把我的馋虫给勾出来了。赶紧去了柜台点了生煎和牛肉粉丝汤。4点正是吃点心的高峰时间,有两个队伍,长队伍估计是拿生煎的,队伍最后面的是一位七旬老者,我问他这里是不是拿生煎,他斜着身体笑着说是额是额,爷爷是不是心里在想又一个尝鲜的人。
排队的时候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有不少老年人,真不愧为苏州排名第一的小吃店,当地人是坚实的拥趸者。
生煎店共有两层,排了会儿队,眼睛瞄到一楼靠墙的位子有空,赶忙让同伴占了个座。当我拿着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生煎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倒好醋,开始品尝了。
对于生煎我也算是从小吃到大,哪里有好生煎哪里就有我的足迹,在生煎品鉴上还算有点心得。
生煎也是有卖相的,有的生煎是圆滚滚的,像个团子,比如小杨生煎;有的生煎是有皱褶的,比如老字号大壶春,各有千秋,不妨碍口感。不过不管是圆的还是皱的,葱花和芝麻是一定不能少的,小杨是黑芝麻,大壶春是白芝麻,哑巴生煎虽然看着卖相朴实,芝麻葱花还是有的。
生煎第一口的感觉很重要,一口咬下去基本就能判断出生煎的质量,皮不能太厚,一厚就感觉像在吃面粉,这个哑巴生煎到位了,恰到好处!
再说这个底,只要是大盘锅子里出来的食物,无论是生煎还是锅贴,或者煎包,底好不好决定了口感,底一定要脆,软啪啪的,也就没有口感而言了。哑巴生煎这个底也可以打个9分!
接下去就看里面有没有汤,上海人的点心都喜欢里面有汤,哑巴生煎里面有一包浓汤,不错不错,合我的口味,从开了天窗的一角开始嗍,慢慢细咽,嗯,汤鲜而不腻。
喝完汤该吃肉了,一口就是半个肉馅,这个肉新鲜味美,夹杂着未嗍干净的汤滴滴答答,吃得我下巴像是漏了一般。一份生煎足足有八只,全部下去基本就囤牢了!
一般我只会吃两到四只,因为我贪心还想吃点其他的东西。生煎都是有搭档的,可以是牛肉粉丝汤,也可以是单档或者双档,我最喜欢搭配的是小馄饨,可惜哑巴生煎没有。
06
吃饱了,坐上了公交301去了苏州首个民国风情街区——“阊门北码头民国风情街”。话说本以为上海的紫色交通卡也能在苏州公交上使用,谁知上车一刷没反应,还好口袋里有些硬币。
北码头就在山塘街的旁边,隔着一条河,而河道在苏州古城区内是蜿蜒穿行的。
山塘街是苏州的名片之一,长约七里,故名七里山塘,是唐朝的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所建,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修建了白堤,在苏州做刺史时便开凿了山塘河,山塘河西至虎丘,东至阊门。
苏州建城有两千五百多年,春秋时期的“吴市”闻名各诸侯国,在汉代富甲一方成了东南大都会。隋朝大运河开凿促进苏州繁荣,明清是苏州的鼎盛之时,阊门水陆交通便利,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阊门内外成了商品集散中心,万商云集之地。红尘富贵,流光掠影,千秋一梦。
青灰色的小砖墙、红白相间的屋顶勾线,无不延续着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风貌。
古城墙是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阊门北码头段古城墙保护修复全长为465米,整个城墙底部宽12米,顶部宽约9米。
走上高高的石拱桥,看着河岸对面被灯绳勾勒的山塘街,美丽而又静雅。
此时饥肠辘辘,人也开始疲惫了,走进老阊门菜馆,点上几道苏帮菜,松鼠桂鱼、响油鳝丝、荠菜蘑菇还有葱油拌面。
苏帮菜和上海本帮菜大同小异,口味偏甜,我是喜欢吃的,这家店的菜量大,价格适中,味道也是不错的。
一口茶,一筷子菜,疲惫顿消,尝着食物的美味,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特别是当有仪式感的这份松鼠桂鱼上桌时,幸福感爆棚。
要说这个松鼠桂鱼对色、味两字是最完美的诠释。桂鱼在盘里的造型是神气活现,而上面盖着的那层经过勾芡的茄汁,红红火火寓意着喜气。一般宴席上这样一道菜也算是硬菜,而且这道菜非桂鱼莫属,有人用鲈鱼替代,松鼠鲈鱼,一听就掉价,完全没档次!
桂鱼一定要放在大锅子里的滚油里炸,油要多,要炸得酥脆,连皮带骨都是脆的。茄汁另外烧了浇上去,正宗的松鼠桂鱼一定要有点小虾仁做点缀,有的还会放青豆。一盘汤汁色味皆全的松鼠桂鱼上桌,怎么能不让人垂涎三尺。用筷子夹下一块,在汁水里滚了一下,入嘴那叫酸甜酥脆,忍不住又是一筷子。
茶足面饱后走出餐馆,外面下起了大雨,幸运地很快叫到了出租,10多分钟后到了仓街的小桥处停下,拐进巷子里向记忆里的大门走去,不对,怎么没铁门?又退出巷子一看哈哈,不是大新桥巷,差点进错门了,又走过两条河才是。
进屋打开空调,热风瞬时将整间小屋充满,身上的那点寒气顿消不见,人开始放松下来。坐在品茶区泡了屋主留下的茶,咪了一口,出乎意料茶水竟然清香细润,好喝。于是,一坐又是大半小时。
外面的雨一直没有停,此时真是姑苏城内水巷边,听取雨声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