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做这样的白日梦,希望工作周期能调整一下,变成上四休三,认为这样才能让我有时间更好的追求诗和远方,也不用翘首以盼几个月一次的“三天小长假”。从这个层面来讲,我是希望从时间上拉长假期,让假期变得更为丰满。如果把假期看作一个二维模型,其实也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入手,拓宽它的宽度。也就是让时间变的有质量。
对于我这种内向型的人来说,工作五天之后,一般只想在家躺尸。这时候觉得窗外有风、家里有灯、身边有猫就完美了,于是看看剧、刷两页书,一晚上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常常是在毫无计划中醒来,又在毫无计划中浪费时间,幡然醒悟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周天晚上。为时已晚,只得期待下一个周末。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叫,“自律给我自由”。最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很深的认同感,我不是一个很喜欢强迫自己的人,觉得生而为人已经很累了,不要被太多价值观、鸡汤所捆绑,此时此刻该怎么舒服怎么来。后来慢慢的,我开始在周围人的影响下成为这句话的实践者,才发现稍许自律,能让我休息的更好。
比如周末两天也像往常一样早睡早起,简书用户应该很有共鸣,六点半起床和十点钟起床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朝气蓬勃”这个词儿不是造着玩儿的。比如适当约束自己,不让自己在朋友圈上浪费时间,同事曾经计算过,倘若每次刷朋友圈要十分钟,如果一天忍不住要刷六七次,那就是一个小时,还是蛮耗时间的。再比如尽可能的自己做饭,当你知道蔬菜是怎么从一颗鲜嫩的植物变成桌上的佳肴,吃的会更放心也会更开心。
现在每个周五的晚上,我都会设想一下,怎样的周末会让我由衷的觉得充实开心,然后简单的列出计划。今天把小日记搬到这里,记录一下昨天做的事情。
This Saturday
由于周五晚上出现紧急情况,突击加了个班,十二点才得以入睡,于是把预定的闹钟从六点半调到了八点。尽管早起会让人朝气蓬勃,但这建立在足够睡眠的基础上,我每天都尽量保持至少七个半小时的晚间睡眠和二十分钟的午睡,这对我至关重要。起床之后:
- 给自己做早餐(很多人为了高效利用时间,会在做早餐的时候听新闻、学英语、看脱口秀等,我更喜欢集中精力于做早餐这件事,专注能有效提升幸福感)
- 做一个小时的翻译(提升英语水平是我的长期计划,感谢队友给我这样的机会)
- 刷鞋子、把衣服扔进洗衣机
- 读完葵花宝典。周五参加了一个LinkedIn的大会,会上分发了四本小册子,里面收录了一些宝贵资料,被称为葵花宝典。
- 下午去中国美术馆看“花开敦煌”的展览。(如果坐地铁,我会在路上看书。如果是公交,而且靠窗,我不会浪费这个绝佳的"白日梦"时间)
- 看完展览从将台站下车,顺便去颐堤港逛了一个小时,买了两件衣服。(我逛街都挺有目的性的,知道自己想买什么样的衣服,一般拿到试衣间的也都能拿到付款台)
- 回家路上去了趟菜市场,买了些蔬菜水果,拎了一手的战利品回家。
- 晚上回家和圈哥一起做饭,增进感情的好机会,哈哈。
- 晚间时间就是看书看剧了,我的顺序是先看剧(周天要去看大英博物馆的展,刷两集纪录片做做功课)再看书(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有助于睡眠。
- 睡前简单做一下第二天的计划就好了。第二天的第二个计划,就是此时此刻我在做的事情,用40mins的时间写一篇小文。
做计划的目的在于让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该做什么,让时间可视化,从而更加经得起检阅。这样的timeline看上去很紧凑,但因为都是自己爱做的事情,所以没有丝毫的勉强,一天下来只会觉得充实快乐。这样的周末,过一天顶两天,感觉自己赚到了。
最后,十分感谢铺满大街小巷的摩拜单车,你让我从极度讨厌的等车中解脱出来。希望你一直活下去,而且活的更好。日后如果涨价(别太过分咯),我也愿意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