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自己身边的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现在或过去,或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有的一些行为或想法,有的现在觉得幼稚………
其实我想说的是,周边的的人逐渐变得更加现实,变得像我们小时候所听说的大人模样,事不关己,便不管不理,默不作声,害怕得罪了别人,得罪了利益的任何一方,反正不牵扯到自己的利益关系,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几乎大家都这样,我甚至没有任何资格对这样一种行为做出指出纠正的建议,因为即使自己在有的时候也会这样,对于身边的一些小纠葛,小利益冲突,事不关已,说的太多,有失偏颇,伤了和气,影响自己心情,没有任何必要,所以除非对错分明,自己能够给出适当建议,便多两句嘴,否则自己也是静而待之,充耳不闻,其实这样的做法在标准的道德观和自己一直以来所接受的道德观里都是不正确的做法,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告诉我们,对于身边的一些不公的事,不对的事,应该勇于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站在公平正义的一方,于是乎这就让我们逐渐的觉得身边的大事小事只要自己觉得做的不对就应该站出来批评指正,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自己没有这么做,甚至还会怀疑自己的道德观是否正确,对自己没有这么做而感到愧疚;
其实现在看来,对社会上或自己身边的一些看似不公的事随意的站队,发表自己的观点远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首先,关于这件事情怎么才算公平,怎么才算哪一方正确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这有的时候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比如说利益冲突,大家肯定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再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达到公平(逐渐不知所云了)……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对于身边的一些事情的默不作声,充耳不闻有的时候就不一定是一件错误的,逃避责任的,不管不顾的麻痹心态,而是对事态把握的不准确,或者不能对这件事做出合理的仲裁,想不出如何解决这种冲突的办法;如果自己张口乱说,影响到了哪一方的利益或者情绪,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让事态升级,矛盾激化,不但没有像自己想的那样,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以使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和谐健康,并使自己精神愉悦而不至于让自己觉得自己麻木,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即使自己的加入没有让事态升级,但把自己搅了进去,搞的里外不是人,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更是得不偿失,所以对于身边的一些事的发声并不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不发声的不一定就不一定是逃避,因为即使发声了也没什么用的话又有什么必要呢,发声了也不一定正确,因为也许你都没有搞清楚事情原委,利益冲突,即使搞清楚了,也许自己也没有想到合理的解决办法,而是头脑发热一阵胡扯,这不是捣乱,没事找事么!
对,就是这样!
然而身边肯定也有有些人纯粹是事不关己何必惹一身骚的想法,自己怎么会知道别人的想法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别人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谁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一生,每个人想要的人生不一样,这本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所以不要轻易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教别人怎么做,如果别人愿意,且自己觉得合适,分享自己的想法观念还是可以的,站在自己的角度、道德观教别人怎么做本身就很难让别人接受,很不礼貌的做法;所以这一方面要慎重,学会尊重别人,这一方面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有的时候还是太随心随性,随心随性并不是个坏习惯,恰恰很好的保留并彰显了自己的个性,可是适时适度的随心随性才是聪明的做法!
好吧,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