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简文《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今天我来还原一下事情经过。
女儿打电话给我,说最近很烦,我问她有什么烦心事。她告诉我某某人老说她人长得不好看,身材也不好,所以才找不到男朋友。还说她比较“老土”,不会收拾打扮自己。甚至看到她买的好吃的,会说你这身材需要减肥,这个东西就留给我吧。然后不管女儿同意与否,就一把抢过来。听着女儿一个劲诉苦,我一开始尝试与她共情,说这人怎么这样,太差劲了。这样的人少给她来往。看到女儿依然情绪低落,我就开启了“开导”模式.我对女儿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啥人都有,你别和她一般见识,你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说法或者看法,你勇敢做你自己就好了。”还给她举例子说,如果狗咬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再去咬狗吧。
女儿听到这里,很是委屈,对我说:“你的意思都是我不好了,都是因为我太计较,太小心眼呗。”然后女儿就对我说:"算了,不想和你说了。”接着就挂掉了电话。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用“算了,这件事别忘心里放”、“凡事想开点”、“你不要太在意”等话语来“开解”别人。其实如果这件事真的能不往心里去,真的能想开,真的能不在意,这件事也就不成为“事”了。之所以是个“事”是个“事”,往往是因为当事人真的在意、真的放不下、真的想不开。做为一个旁观的人,是无法完整体会当事人所经历的情绪、感受和体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正所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虽然我们常说感同身受,但事实却是冷暖自知。从别人的眼光看到的永远都只是表象,不会感觉到内在的情绪。大多人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当做道德标准或者“圣人”,来评判和指责他人,貌似说的都对,句句在理,却不知自己的劝慰和开导却是对当事人最大的伤害。
没有身处其中,是很难体会当事人所经历的是怎样的情绪感受,即便是身处其中,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老祖宗早就把这“警世”之言告诉了我们,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少了一些这样的“警醒”。
前几天侄子给我通电话,说了一番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侄子说我妹妹给你打电话并不一定是想让你帮她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她只是向你倾诉一下情绪,你只要好好听,让她把话说完就好了。我的误区在于老想帮助解决问题,老想如何去消除负面情绪,而不是接纳情绪。
经过反思沉淀,我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功课,如何与人相处这是女儿自己的功课,她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处理好人际关系。我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倾听者、陪伴者,用自信的目光看着孩子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