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虞道光到京的同时,霍北鸣邀请的人也陆续到了,他原报社的同事王盛,以及一个精明能干的女孩儿孔丽莎。人员的增加,也使得原本稍显冷清的宿舍和办公室渐渐热闹了起来。
他们的到来后,霍北鸣给他们每个人划分了工作范围。因为虞道光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喜欢在外面跑,所以给了他一个外联部副主任的头衔,拿到印好的精美名片后,这下极大满足了他那小小的虚荣心。孔丽莎因为做事特别认真负责,再加上她的细致,她被分派到了办公室,协助蓝永亮处理日常的事务。并且她还暂时负责组委会最重要的事情——管理财务,虽然当时账面上并没有多少钱,但可见霍北鸣对她的重视。王盛因之前在报社负责编辑,因此他的文字功底比较深厚,于是就把他划到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由此可以看出,霍北鸣这个人在人员安排上确实有一手,能做到“知人善用”,这也是王睿奇对他佩服的原因之一。
办公地点、人员配备、批文都陆续到位了,宣传也随之展开。因有报社的资源,以及蓝永亮的官方背景,他们的活动很快就登上了国内以及国外的一些知名报刊,就连香港、澳门也因为萧赤的原因,给予了相应的报道。随着宣传的逐步展开,霍北鸣和蓝永亮也渐渐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媒体的报导,意味着这个活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可从拿到批文两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在资金方面迟迟没有进展。那时,账面上就只有不足一千块钱了,就连虞道光从外面借的那五万块钱也花光了。如果这时再没有资金进来的话,这么些人连吃饭都成了困难,整个活动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真正的考验,这才正式开始。
霍北鸣那时急的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就想着怎么能整一笔钱进来,让整个活动起死回生。就在他为资金的事儿寝食难安时,会长给他介绍了一个香港的富商。这位富商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人,做事儿很有魄力。当时大家还跟萧赤开玩笑,谈判时让萧赤跟着,最后实在不行了,就让他为大钟的事儿“献身”。这也只能是说说而已,谁也没有当真。
霍北鸣他们最希望的,是香港的这位富商投资这个项目,他们给与她相应的利润分成。开始商谈时,能感觉到她对部里的批文,以及能和高层会面相当感兴趣,另外就是项目的整体构想,以及商业化运作她也部分认可。但经过两次商谈,香港富商的态度也渐渐明确,她要四百万整体收购这个项目,之后的运作要完全采用她的思路,目前的人员她不一定使用,她要重新组建组委会。虽然这四百万极其诱人,但不让他们参与之后的项目运作,这是霍北鸣和蓝永亮无法接受的。霍北鸣到北京来闯荡,好不容易找到这样的机会来接触那些高层,没有了这个活动,他就什么都不是了。而对于蓝永亮来讲,不参与就意味着对活动的走向完全无法把控,万一出了事儿,他无法给部里交代啊。所以合作的事儿,最后也没有谈拢,自然也没有给萧赤“献身”的机会。
希望越大,失望自然也就越大。随着香港富商的转身离去,霍北鸣的内心重新燃起的那一点点火苗又渐渐熄灭了,他这时真的不知道如何撑下去了。但要让他放手,他又做不到,这是自己这些年好不容易拼来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