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陪着老母亲去圆梦的故事。
讲述的是人到中年的徐伊万,陪着妈妈去莫斯科红星大剧院参加演出的一路波折与最终圆满。
48年前,徐妈妈错过了在莫斯科红星大剧院主唱的机会,如今,她不去参加这次演出会“死不瞑目”。
那个时候 我是合唱团时里的主唱
如果不去,我会死不瞑目
若是放到早30年前的电视新闻中,这应该是则关于母慈子孝的励志故事,但是如今这个故事却是用赤裸裸的真实搭建起来
--徐伊万一开始是那么的不情愿和不屑;
--母子之间大部分时间都没能“好好说话”
--徐妈妈是交了2万元“买”来的演出机会。
然而,当她款款走到舞台中央清唱起《红莓儿花开》,那份从容自信和高贵典雅和在火车上歇斯底里又市侩的老妈形成了剧烈的反差。
正是这些真实的阴差阳错支撑起了陪老母亲去圆梦的这条主线,就此也打动我,我想到了我的母亲。
年近耄耄之年的她具备了天下老母亲的通用特质:为儿女操心,为家长里短而碎碎念。
当有一天,我阿姨提起妈妈是当年校剧团的小台柱,还和后来成名的某“新中国美女”是“同事”时,我震惊了。
很难把当年舞台上的女神与如今埋没在锅碗瓢盆中的唠叨老妈联系起来。
而妈妈也很难得的分享了几个演技心得,还得意洋洋的宣称,那个“新中国美女”当年演技可没她的好……
最后不无遗憾的说,后来外婆要她好好读书,最终还是没有走上艺术这条路。
--经鉴定,这是真的。我的妈妈在当年真的是舞台上的女神。
我也忽然理解,小时候妈妈逼我学钢琴(可惜,我完全没有继承妈妈的艺术基因),因为她是想圆自己的艺术梦。
每个人都有充满梦想的青春时代,有的人追梦成功了,大部分人还是成为了普罗大众,淹没在人群中。
他们之中一部分人会在若干年后会勇敢地拾起梦想,而另一部分人只是把梦想永远珍藏在了记忆中。
记得我家钟点工讲过,她从小热爱唱歌,在乡间“美名远播”,小时候经常有乡邻拦住她让她完一首歌才放她走。现在,年近50的她在做完钟点工后还经常去练歌房唱歌。
这竟让我想到了同样农村出生的廖昌永,不同的是廖昌永追梦成功了,能在世界级音乐殿堂里一展歌喉,而我家钟点工却没能有这个际遇,只能到大街上的练歌房一展歌喉。
当然,把眼前这个身材圆润,大妈感十足的钟点工和风度翩翩的世界名家廖昌永相提并论是略感尴尬的,虽然他们的起点是那么的相似。
但我相信,如果我家钟点工若有机会还是会去参加歌唱比赛的,即便也要交2万元巨款。
自2001年高考打破年龄限制以来,老人参加高考的新闻是屡见不鲜,有的的老人已经连续18次参加高考了。不少吃瓜群众表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有适当的理想和追求,怎么能一味地追求高考呢?老年人何不用余生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但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力,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定义不同,“高考”在很多人心目中也许是一种意义非凡的象征。只要不伤害到他人,若是能从中取得满足感,多参加几次高考又有何妨。正如徐妈妈,即便交了2万元,即便受尽儿子的嘲讽,也要去圆梦是一样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和尊重。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有遗憾,只要还活着还能动,都有弥补遗憾去圆梦的权力。
希望若干年后,我的孩子也能支持我、理解我、陪伴我去圆梦,如果不是,我一定要让他去看《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