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这是我在后台收到的一条读者留言。
说这话的是个在三本大学读大三的女孩,准备考研,想必是个在学校里努力上进的人吧,却无端也遭到了很多周围人的不认同和不理解:
“一些人只觉得我的野心是妄想,麻雀也想做凤凰。”
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大概会显得太狂傲吧。但我其实挺佩服她的:能够看到自己的潜力,并且努力获得突破平台的可能性,是非常难得的了。
忽然翻到刚上大一时发过的一条说说:
那时候还没从高中生活中缓过劲儿来。我的高中是本地一所声誉名气极佳的学校,相比起来,我的大学则显得有点平平无奇。
如今看起来,过去的自己对于学校title的执念挺深的,而且刚上大学那会儿其实挺自卑,因为觉得大学没考好,在一堆考上名校的高中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连说话都有仿佛小心翼翼的。
要说完全不羡慕佩服是假的,但如今心态的确逐渐转变:
曾经会觉得:我们同在一个地方工作学习,你是知名学校毕业,而我是某某学校的。
现在会用另一种思路:你是知名学校毕业的,我是某某学校的学生,但此刻,我们在同一个平台工作学习。
很难说得清你经历过什么我经历过什么,但结果是我们又在同一个地方遇见了。
英雄不问来路,就算来路不同,未尝做不成英雄。
❤️
有人说,名校和非名校、一本和非一本带来的福利差距有多少,只有到了毕业才知道。
很多人说名牌大学就像是名牌包,一个logo一个款式就给人传递出了无限的信息量,让人不敢小看,敬畏三分。
更何况走上社会后,非名校学生的柴扉久不开,名校学生的自动门早就顺着绿色通道敞开。
名校的学生和非名校的学生,或者简单点说,211、985的学生和非一本的学生,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一个top5学校的朋友打了个接地气的比方如此回答:
“进入不同的学校,就像去不同的地方买咖啡喝,每个人口里的钱(分数)不够,也只能买到不同的产品(大学),名校就像去星巴克买现煮,普通学校就像去超市里买罐装。
虽然大家喝的都是“咖啡”,但原料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口感品质自然也不同。
而且环境不同——
在咖啡店里,大部分都是抱着电脑赶策划赶论文赶稿子的脑力工作者,或者临时谈创业谈生意的创业者。
但在超市,不仅没有地方坐,你前后排队付款的人可能只是赶着上班的普通工薪族。”
重要的不是坐着喝走着喝的区别,而是这杯咖啡质量如何、背后有没有什么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谁和你一起喝的,你们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
我觉得他说的没错,并不是因为他高考分数比我高,读着比我更好的学校。而是因为我在各种活动和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我的确发现他们拥有更多珍贵的品质和不错的能力。
昨天和一个知名的记者聊天,只是一顿饭的时间。对方一上来就轻描淡写:“我们以前在北大怎么怎么样”,我们随便说起了一个什么品牌,对方回答:“哦,我直系师兄,很熟的。”
这定不是刻意的炫耀,因为他说的是事实。但让我觉得“和xxx吃饭”更开心的事情是,本来以为我需要靠恭维和表达认同的一个饭局,双方年龄相差近十岁,也可达到成比较顺畅愉快的沟通。
他说的我知道,我说的他也认同。
我相信对方是业内精英,比和精英吃饭更让我开心的事情是,我会和精英有共鸣。(可能是我自我感觉良好,但也非常开心了)
要说不羡慕佩服,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依然觉得,名校的意义不仅仅是求职时的光环,也不是聚会时顺口递出的一张张无形“名片”。
我羡慕的是,那些名校出来的年轻人,他们像是彼此之间的海浪。像隔绝外界的屏障,也像相互激励的助推器。
名校学生之间有特殊的心气和感知频率,虽不排外却也不包容,旁人不易感知也不可小觑。
在中国,我们常常把名校和精英教育等同起来,其实我不觉得名校学生和社会精英之间是一个“等号”,可能只是一个勉强的“约等于”。其实只是概率大小的问题。
没有什么地方是永恒安全的。珍贵的年轻人不一定会被学校所珍惜,更保险的做法可能是自己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思想自由。
❤️
作为一个典型的非名校出身的普通年轻人,我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普通大学的教育资源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不好,真正让我们和所谓“精英”们拉开距离的关键而在于学生们相互之间的心气和趣味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行动不同。
非名校的年轻人失去了一条精神上的康庄大道,他们必须时刻自我说服和激励,甚至需要反抗周围大部分人,而在独木桥上战战兢兢。
与其说非名校的学生失去的是眼界和资源,不如说他们失去的是某种群体之间的相互激励和彼此共鸣,他们得到的更多是质疑,甚至是贬低。
很多人常常提到波伏娃《第二性》里著名的段落: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可靠的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的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已在失败的冒险中耗尽。”
这样的比喻或许不完全恰当,但我觉得其实困境是类似的,正如我最开始提到的那句:
“我的学校配不上我。”
或许那个姑娘周围的人不仅不鼓励她的前进,反而用一种看待异类的眼光打量她的野心。
她的上进,或许要让她付出更多的力气,还得面对 无人为伍的孤寂。
❤️
昨天吃饭的时候,记者老师提到了弗里德曼的一本书《世界是平的》。彼时作者认为“互联网让信息更通畅,世界像是被抹平般天下大同”。
可坐在对面的老师笑道:“现在弗里德曼可能会觉得很打脸。”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互联网并没有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硬生生地划出一条结实的鸿沟——不同的人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不同,高度也就不同。
有次在杂志上看到说,如今中国农村以及小城镇地区移动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率很高,但那里的年轻人们大多数只将手机用做娱乐消遣。他们很少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获得线上的知识资源和平台进行更高质量的学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是他们只有一瓢,而是他们周围的同龄人,都在争那一瓢,且没人告诉他们,其实有更好的。
可以说,他们每日打开的app可能决定了他们上限。
非名校的学生,或许可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看到那些接受着更高质量教育的同龄人的模样和生活。但可惜的是,他们只看到一个结果,只了解包装过后的(或许被夸大或许被修饰过)的对方,却没有机会参与对方的生活,和一路走来的过程。
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年轻人,没得到激励,只得到了焦虑。
不是走不出去,也不是看不到更远的地方,只是被周围的人群困住了,若不自己找出口,只会一直待在原地,在乌泱泱的人群中。
继续焦虑。
❤️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那个读者一样,说出“我的大学配不上我”这样的话。但我相信,她做出的这个决定,意味着她会走上一条更加辛苦和孤独的路。
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拥有某个title或者名校的光环加持,而是她不会再害怕这样名义上的落差,并且可以心安理得的自由学习,思辨,以及自我完善。
非名校的学生,普通的一本,二本,三本甚至专科的学生中,肯定存在着那些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不愿意被平台限制的个体。
希望你们不要放弃,坚定自己的想法,走出去,走出去,走出去。
《圆桌派》里张立宪老师说过一句话:“你是选择在一线城市做一个二三线的人,还是想在二三线的城市做一个一线的人?”
同理的,名校与否其实不能判断一个人的三六九等。名校只是可以帮助个人在大概率上成就他自己。
如果觉得自己的title不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那就更加努力的,去向更高层次更多元的世界和同龄人看齐。你可以去寻找更多和你有相同梦想和野心的人,和他们一起为伍一起创造。
非名校毕业的年轻人失去了什么?我想,他们或许曾经失去或差点失去自己真正的人生欲望,差点儿被大流浇灭自己的野心火焰。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很多东西是可以被弥补和改善的,只要有突破的决心和意志,
保持清醒,保持上进(往上走,往前进)。
尼采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同理,你可以在自己身上,克服所有的标签和阻碍。用实力为自己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