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好像很少听到“多动症”这个词了。我小时候(上世纪90年代),这个词一度很流行。在学校里就可以听到老师公开说某某同学是“多动症”,老师也会直接和家长这么沟通,你家孩子恐怕有多动症,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家长自己也会这么抱怨孩子,这小子有多动症。隐隐地有不能怪我教子无方的意思。但现在,如果谁这么说孩子,就明显有点政治不正确的感觉。大众观念跟着时代日新月异,现在的主流观点变成了,尊重、保护孩子的活泼天性。有时候甚至到了矫枉过正的程度,正常的管教都荒疏了,于是才流传出那么多“熊孩子”的故事。
也有“专家”把这种观点推向了另一个极端,像教育畅销书作者尹建莉在书里写的:“儿童多动症”完全是个谎言。振聋发聩,而且尹老师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论证自己的观点。不过,尹老师的这一观点也颇为人所诟病。各种反驳的声音,抓住尹老师的各种证据不充分,论证不严谨之处进行攻击。我个人也不赞同尹老师。“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尹老师是教育学者,毕竟不是医生。就算目前对“多动症”的研究还有种种不充分之处,科学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直接说不存在,是谎言,就失之武断了。
但我支持不能轻易给孩子扣“多动症”的帽子。疾病确诊要靠医生的专业诊断。大多孩子不过是正常的活泼好动。只要孩子对感兴趣的事还是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不是事事存在专注困难,应该不必太担心。
就我个人而言,我倒不怀疑我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因为能很容易看到孩子好奇、沉静、专注的表现。或者有的时候动作表情上并不太沉静,思维还是在线的,在正常的接受信息,也能积极地给反馈。让我比较头疼的事,是有一个明显比较活泼的孩子,当他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上蹿下跳,当老师反映他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我既有约束不了他的无力感,又有他影响了别人的歉疚感。在这点上我真的还没有找到方法,难道只能忍忍,等孩子长大就好了?真希望有高人能解决我的困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