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想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来写这篇文章,可自己的大学生涯是个反面教材,自己的文字又偏深沉,自己对文字的驾驭又欠缺火候,只能以偏正文的方式,希望大家耐心读下去。
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那一年,我正好毕业。学校的招聘会减少了三分之二,招聘的岗位也大幅度缩水,“毕业即失业”,我们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语来安慰自己。很不幸,大学毕业之后,这句自我安慰的话,竟然在我身上应验了。
我的大学不堪回首
当年高考不理想,最后上了一所排名靠后的211院校。初到大学,又看到的是一幕荒凉的情景:初入眼帘的是满地的荒草,十几栋建筑孤零零地立着,一棵棵的小树苗挣扎着生长……
这是大学?
印象中的大学不应该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上了年纪的教学楼,随到一处,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
强烈的落差与高考的不理想,深深地冲击了我的内心。开始各种的抱怨,种种的不如意随口而出,仿佛这片环境不属于我。加之高中学校实行封闭军事化管理,根本没有自由时间,来到大学反而无所适从。
整个大学,任何活动都提不起我的兴趣,哪怕是游戏,我都懒得去打。找兼职,被骗了一次之后,不再相信中介,自己又找不到。学生会和社团,自己也懒得参加,特立独行,高傲孤立。
大三之后,陆续有同学开始在外面实习;大四的时候,不少同学选择考研,我也加入其中。很遗憾,我没考上。
终于毕业了,我发现我对社会充满未知,我感到无所适从。
最后,整个大学除了学习成绩排名第二,拿了一堆奖学金和无关紧要的证书,其它方面都在荒废中度过。
……
大四下学期开始找工作,跑遍了各个招聘会,也有几次不错的机会,可是那个时候,自己一心想做策划,全部拒绝。
熬过一个暑假,低一级的学弟学妹大四开学了,也开始找工作了。那一瞬间,自己突然慌了。最后心一横,进了一个当时工资最低,但是自感价值感最强的行业——白酒咨询。
进入工作之后,发现自己手上的证书真的成了废纸,自己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也没有丝毫用处。大学里没有学生会和社团工作经验,工作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近乎空白;喜欢独处,加上自己大舌头,人际沟通和交往弱,让人感觉不太愿意融入群体……还好,我有一颗谦卑求知的心,善于思考的脑袋,很强的学习能力,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我才把大学应该具备的一些素养补齐。
我不知道是该惋惜自己丢掉的四年,还是该庆幸自己蜕壳般的两年。
如果我重新过一次大学
我不会悔恨青春,是因为青春让我选择了成长。我曾不止一次的幻想,如果再过一次大学,我会怎么办?
我会认真地去谈一场恋爱。从小开始,家人就教育我不能早恋,要认真学习。我也很听话地把这个忠告坚持到了工作,直到家里人开始催着我找对象。有人说,最纯粹的爱情只会存在大学里。这个论调,与我说的内容无关。
谈了恋爱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考虑问题多么片面,自己说话多么不顾及别人感受,自己多么我行我素,自己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而恋爱,能够让我有同理心,思考对方在想什么?对方的需求是什么?遇到了波折,我们该怎么解决?追女孩是一门学问,保持恋爱关系又是一门学问。
大学里的恋爱让人成长的,不是那近乎纯真般的爱情,而是在爱情里,恋人们的共同成长。
我会积极地参与学生会或社团活动。愤世嫉俗地认为政治家丑恶的嘴脸反映在学校里,就是班干部、学生会或者社团负责人的面庞。我忘了,政治依然是这个社会的主导力量,无论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政治的渗透无处不在。
我会积极地竞选学生会的主席或者部门负责人,在这个职位上,配合各位同仁的工作,积极与社会接触。积极地向企业寻找实习名额,用来服务同学;向企业或社会组织寻求赞助,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与兄弟院系联合,做更大的平台……当然,也会拍好辅导员、老师和行政人员的马屁,谁让他们决定我的任用呢?
这个身份在我的简历上,代表的是我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规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承担工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关系处理能力……
我会找一份靠谱的实习工作。有些大学生会选择打工,自食其力。但很多都是些贴海报,发传单,做家教,一如当年美国留学生“洗盘子”的兼职。做兼职也好,找实习也罢,大学生没有必要把自己摆的很廉价。可以赚不到钱,但必须做的很“高贵”。
我会先制作一份过硬的简历,简历不会超过一张纸,简历中不会出现“受到好评”、“得到认可”、“取得较好效果”等字眼,也不会出现“积极与领导联系”、“协调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在最简单的基本信息之外,我会用最简短的语言写明时间、地点、事件内容、具体工作、取得结果;会用逻辑性语言概况自己的优势;会写明最有竞争力的证书……也会根据岗位的不同制作不同的简历,然后向前辈们卖个萌,让他们给再加工。
我会查询所在城市牛逼的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点开人才招聘的链接,发送自己的简历;或者,多做前辈、辅导员、老师客情,让他们给予工作介绍的机会;或者,直接前往公司的人事部,做个霸面的面霸。如果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将他们的招聘要求和岗位职责做个加工,或许他们会给个机会。
实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每个月的实习工资,更多是在校园的保护下,我可以肆意地在社会头破血流。即使是个实习生,没有企业会把我当做一个实习生去看待,在这些人眼里,只有新人和老人的区别,他们不会把同情留给我。牛逼的公司会让我自带牛逼光环,让我在这个行业有先天的优势。
当我的同学还拿着无工作经验的简历在寻找工作时,我要么已经进入了实习的公司,要么已经有了一年工作经验。
虽然我不够聪明,但是我会提前起跑。
我会认真地在学校找工作。当我到了大四,如果工作依旧没有着落。我会浏览三个学校的招聘网页:我们学校,跟我们学校差不多的学校,比我们学校牛逼的学校。
我还是个学生,只有校园招聘是真正需要我,能来校园招聘的企业不仅正规,而且基本是符合这个学校的学生水平的。或许我不甘心,我会去更牛逼的学校碰碰运气,虽然大多时候会是我们只招某某几个院校的学生,其它的同学请回。还好,我们的学校还是属于这个院校之一。
我的成绩依然会棒棒的,但我会听更多的课。在大学里,学习占据了很少的时间,我用了考试前一周以内的时间,把考试的教材背一遍,然后很自然地获得了高分。不求甚解不存在,因为当我背诵课文的时候,我就是在理解。
我相信,我的成绩依旧是班内最好的几个。但是,我将不满足于狭窄的知识,我会去听更多的课:技能类的课会选择性的听几个,比如PS、计算机、公文写作;专业性的课也会听几个,比如:经济学原理、竞争三部曲、市场营销;或许,为了看外语学院的美女,我也会偷偷地去听人家外教的课,虽然可能会被赶出来。
我会静静地倾听前辈们的意见。特别是年龄差距越大的师兄,越成功的师兄,做人力的师姐,我会更加珍惜他们的意见。我依然对辅导员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屑一顾,因为很多辅导员自己没找过工作,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职场是什么样子。我会告诫自己要认真听还在找工作的学长的话语,只要朝着他们相反的方向走,肯定会有好的结果。
结语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最后一个过渡场所,当踏出校门的那一刻,社会希望看到,是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合格大学生。虽然他们依旧稚嫩,但做了被打磨的准备。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出了校门之后,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年轻人,他们本有着美好的前途,很好的资质,只不过,他们没有名师的指引。
在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教授们也会适时来上一句:过多的强调客观原因,会或多或少地放弃自身的努力。如果仅靠自身的努力就能合格,我不知道大学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而更为难过的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生,除了自身的努力,的确没有什么可依靠的。
既然这样,我们就只有认真地过好大学生活,莫让自己大学太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