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老师强调一个学术上的争辩。
有什么争辩呢?
历代以来,注解庄子最有名的是郭象,魏晋时代他做的“庄子注”是最有名的。但是郭象本身的境界、层次有他的限制,在他生活的年代,每一个人都念老子、庄子、易经,叫做“清谈”,那么郭象谈到一句话,他说道,大鹏鸟有大鹏鸟的快乐,小麻雀有小麻雀的快乐,所以两个不要互相讥笑。
这话听起来好像很奇怪,你见过大鹏鸟讥笑小麻雀吗?你见过小麻雀嘲笑大鹏鸟吗?这只有人类去思考才能有的一种对照。我从来没见过小麻雀觉得自己小,感叹自己是小麻雀,如果是一只老鹰多好,它向着天空羡慕老鹰,我没见过。也没有见过一只老鹰飞着飞着低头看小麻雀就瞧不起它,它那么小我那么高。
所以这完全是庄子的比喻,郭象的缺点就是把庄子的比喻没弄懂,落到真实的情况,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大鹏鸟,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小麻雀,所以各适其性,就各自按自己的本性找合适的路走,不要互相批评,不要互相嘲笑。
如果这样念书的话,就不要再念了。我们有时候学中国哲学,觉得很多事一开头就没有弄对,什么叫做“小大各适其性”?如果庄子写书本来就是为了那些大鹏鸟的人写的话,他其实不用看庄子,他本身就是大鹏鸟了嘛。庄子用这个做寓言,要懂,他的意思是说,当然小知不及于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的知识不如大的知识,小的寿命不及大的寿命,他固然说小大是相对的,但相对里面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和目标啊。
你不能说,庄子的齐物论,齐,代表平等,万物都平等,这样的理论叫“齐物论”。好,万物都平等的话,又何必去奋斗呢?他讲的不是不让你去奋斗,他是要破除你人类中心主义,你不要以为人类最伟大,所以你与万物就可以相互欣赏。
但不要忘了,人跟万物在这个意义上,都来自于道,因为他是平等的,可以相互欣赏。另一方面,人作为人,你也像郭象讲的一样,那庄子为什么写书呢?让每一个人合适其性嘛,比如,你这人个性不好要贪污,那你就去贪污咯,没关系;你个性不好去骗人,那你就去骗人,没关系;这是“各适其性”吗?
那还叫庄子吗?那还叫庄子的哲学吗?
所以你对学术界对庄子的研究,会觉得很有趣,有人居然把庄子说成“植物人哲学”,说庄子这个人跟植物人差不多,最好不要有感情,这个说没感情是源于庄子与惠施的辩论。
有一次辩论,庄子说,最好是无情,惠施说,有人的样子怎么会无情呢?一定会有人的情感嘛。庄子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不要让情感伤害自己内在的生命,情感是受外界引发的,受外界引发适当爆发就好,不要为了喜怒哀乐……这些情绪伤害自己的生命。
庄子说,这代表什么,我今早上醒来,为家里穷困潦倒感到很烦恼,这个烦恼可以烦恼一天哦,烦恼一天的话,我这一天不是浪费了吗?这种烦恼的情绪不要影响到你内在,烦恼可以烦恼,庄子确实也为生计烦恼,他有太太孩子,他怎么生活?太穷了,他编草鞋为生,他上山砍材,真的委屈。
讲两个庄子生活的故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