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说,“哭有什么用,数三声,马上给我停” 这句话是平时经常给孩子说的原话。孩子每次都回复我“妈妈,你怎么不听我把话说完”。我通常都是觉得她在找借口而不停的说这说那,去打断她的话,孩子就会跳着脚说“妈妈,听我把话说完”。
也有家长说,儿子又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简单的“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如果我是你我会觉得生气”可以解决问题的了。今天又玩手机,结果手机被我拿走了,生气了,不吃饭和我赌气。天气热的我说话的力气也没有,就简单的告诉他,他生气没问题,先消化消化,等不生气了就来吃饭。结果没一会儿子就自己吃饭去了。没有评判没有生气,而是无条件接纳了孩子生气的情绪,反而孩子很快就自己去吃饭了。
孩子天生就有获得父母关注的需要。比如在家的时候,孩子总要做出些什么事情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而这些事情往往在爸爸妈妈眼里往往是以调皮捣蛋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爸爸妈妈就会觉得孩子调皮,越来越难管,殊不知,这是孩子在寻求父母的关注。积极关注孩子的行为以及反应能够有效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所以什么样的关注才叫做积极关注呢?
积极关注,简单说就是被认可被看到积极好的方面,给予正面反馈。
心理咨询的专业术语叫“无条件积极关注”,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
积极关注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也是自我知觉出现后婴儿开始产生的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
任何人都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这是人的深层次需求。想想平时我们在朋友圈,有人点赞或者正面评论我们都会很开心,孩子更是这样。
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看到被肯定的,都想发挥自己的价值。经常听到家长说,平时学习很差、调皮捣蛋的孩子,到了运动会、军训、社会实践的时候,就跟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懂事,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个时候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尊和自信。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一次心理测验:把孩子分成甲、乙两个组,分别考他们同样的问题。过了三天,再度去那所学校,告诉甲组同学:“上一次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今天再考一次,你们千万不能输给上一次,好好写吧!”又对乙组的同学说:“你们上一次的成绩很差!这怎么行呢?!”结果,原本成绩相当的两组,得到积极关注和肯定的一组,第二次测试成绩很好;责骂后再考的那一组,成绩很不理想。
这个测验告诉我们:积极关注能促进人的潜能发展。被关注、被认可是人的底层需求。对于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积极关注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你觉得孩子是什么样,孩子就成长什么样子"。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反应的就是积极关注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罗森塔尔在实验中将随机抽取的学生说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一段时间后对这些学生再次测试,发现不管他们原来表现如何,如今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其他各方面也很优秀。
孩子只有在长时间受到爸爸妈妈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感受到大家的爱后,才会逐渐建立起自我形象的概念,成为拥有高自尊的孩子。
什么才是正确的“积极关注”呢?罗杰斯是这么说的:不再想控制孩子的一切,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而是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尊重他,会激发他的能量。相信他会成为他自己,不需要伪装,不需要压抑。他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自我主导的人,一个拥有个人目标和价值观的人。简单来讲,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他自由,多让他做决定。
那对孩子无条件尊重他的想法和愿望,会不会成了放任了呢?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有尺度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主要体现在不以父母的意志为中心,体会、考虑、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意愿,给孩子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有适当约束相对的自由;尊重孩子的愿望和意见,但并不等于什么都按照孩子的想法来。在孩子的想法确实是有问题的时候,和孩子商量、沟通,使他能够愉快地同意父母的意见或者产生一个妥协的方案。
很多家长可能会有疑惑,在我们的日常中,我们要怎么才能更好的做到“积极关注”呢?
一、以成长和发展的眼光,主动捕捉和观察到孩子行为中的积极意义,并向孩子反馈和传递这种积极的正面能量。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内心已感到不安,此时父母的否定和指责会给孩子带来愧疚、自责等不良情绪,甚至孩子有可能会感到父母不再爱他,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父母正确的做法应是首先表达出理解孩子现在的心情;其次鼓励孩子坦诚面对自己的失误和承担责任,一起思考弥补方案;还有肯定孩子过往的优良表现,给孩子信心,并相信孩子能处理好;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孩子表达:不管怎样,永远爱你。
二、孩子“自我概念”形成关键时期给予更多积极关注。孩子在0-1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是希望“我是被爱的被关注的”,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希望“我能行”,有被肯定感、有价值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积极关注和肯定能够去帮助孩子去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这会使个体在成年后拥有更为持续长远的生命活力。
三、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给予更多积极引导。每个人尤其是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很多天赋与孩子的敏感期和兴趣点有关。很多敏感期出现在10岁前,孩子敏感期出现时,首要不要破坏它,尽量提供适合孩子敏感期发展的环境,鼓励孩子,给与积极反馈。比如绘画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喜欢用铅笔涂涂抹抹,但大多数大人会从洁净的角度出发,不让他们乱涂抹,阻止他们。但如果过了这个时期,让他画也没什么兴趣了。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在敏感期提供积极关注和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机会。
如果积极关注得到了满足,个体就会更易发展出积极的自我关注,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则更易发展出消极的自我关注。一旦积极自我关注建立起来,个体就不再依赖被爱的需要而可以自我延续。
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运用无条件接纳和积极关注,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佛系家长,而是丢掉蓝色的问题眼镜,把一个满是问题的熊孩子还原回真实的当下状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关注孩子情绪和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促成孩子的积极改变。
即便是在看上去不太令人满意的事情中,仍然可以发现可以积极关注的部分。比如孩子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他的试卷中几道很难的题目解题思考都是正确的,如果能够家长关注到这个积极的方面并向孩子传达了肯定,就不会让一次考试的挫折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又或者,在一场输掉的比赛,如果家长关注到了孩子的付出努力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可以使孩子摆脱“输掉比赛就是自己很差劲”的歪曲认知,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从失败中发现不足,找到自我提升的空间。
家长的积极关注将帮助孩子深化对自我的认识,从只注意失败、缺点和不足转移到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在自我概念中写下积极、光明、正性的源代码,建立积极的认知结构,拥有真正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