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教育家。
在中国,孔子在人们心目中一直都是至高无上的(尽管在新文化运动和文※革中受到冲击),被尊为“万世师表”。大致可以说,中国的历史,自孔子被官方尊为圣人(汉武帝时期)之后,都是由儒家主导演绎的。
在中国历史上,除孔子外,从来没有一个人对中华民族有如此深刻、广泛而悠久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然不曾消退,反而在新形势下具有了新的活力。
这其中,是有着深刻原因的。我认为,一切的原因的开始,就是他开办私学,兴办教育。孔子有一个头衔:教育家。在我看来,孔子估计从来没想过成为教育家吧(那时候也没有那个说法),那他为什么要开办私学,兴办教育呢?很简单:育人!他想的很简单,就是尽己所能,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培养成品德高尚、能担大任的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而不是成为什么什么家,当最核心的“育人”做好了,其他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要育人者,须先自育,打铁还须自身硬。那么,孔子是怎么炼成的呢?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幼时生活艰难。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七岁丧母,从邻里得知父亲的情况,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后参加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举行招待士的宴会,孔子欣然前往,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后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取得良好的成效。
孔子非常好学,对礼乐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一方面表现了孔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好学的程度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通过自学和拜访请教,孔子掌握了渊博的知识,被同时代的人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之一。一般别人有什么不懂的都来请教他。
在大约三十岁时,孔子开始办学授徒,开办私学,直到他去世为止。
在此期间,他曾带众弟子周游列国,也曾为官参政,最高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但最终,他的政治理念不被时人所接受,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回到鲁国,整理古代典籍,继续授徒。
在自己的儿子孔鲤、弟子颜回、子路先后离他而去后,孔子内心十分悲痛,身体也每况愈下。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孔子唱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悲怆之意无以复加。七日后,孔子走完了他伟大的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总结。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现在,我们可以对孔子的生平进行一个总结:少也贱兮生活艰,心向学兮志向坚。不渝志兮声名显,传大道兮遍人间。克己复礼兮天下治,仁义君子兮我所欲。时不我与兮可奈何,知不可为兮而为之。学而不厌兮何难哉?诲人不倦兮必当然!知我者兮苍天乎?哲人萎兮精神传!
孔子,是一个通过自我教育而学有所成、心怀理想的人!孔子曾自我评价: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这样一个人,学识渊博,经历丰富,对人的成长成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身体力行,授徒讲学,把自己育人的理念和方法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终成一代教育大师,成为“万世师表”。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这三乐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一种快乐:怀赤子之心,行不言之教,化而成天下!三乐可具备者,唯教育耳!一个国家,人才是根本;而人才,又以教育为基石。或许我们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但正因存在问题,才需要我们青年人来解决它。有许多事别人不愿意去做,我们就要去做。这样社会才会进步,人生才充满意义。我们不能做旁观者,而要做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