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继续更新《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之三十三、三十四法:横戈不厌曲,伸勾贵抱持。
三十三、横戈不厌曲。
这句话是说:写卧钩的时候不怕弯曲。昨天我们更新的纵戈之法中着重强调了戈钩的写法,今天我们又来说横戈。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戈?
戈,是古代的一种重要兵器,盛行于商周至战国时期,秦朝以后逐渐消失,这种兵器可勾可刺,横击钩杀都很锋利。后也泛指兵器。
这些古老的兵器已经离我们已经太遥远了,用语言描述其形太抽象,经常去博物馆参观的朋友或许还见到过,我们从图片中看看古代的戈长的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个戈字是个象形字,我们从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出戈的形状, 戈横过来加上回钩,可见其力。
也有人把横戈形容成一钩弯月,如秦观在【《南歌子》.赠陶心儿】中有一句“水边灯火渐人行,天边一钩残月带三星” ,这是一首析字诗,“一钩残月带三星”是指所赠之人的名字中的“心”字,他把横戈比喻成一钩残月,三个点比喻成三颗星。
我们现在把横戈大多叫做卧钩,所以在写这一笔的时候,虽然弯曲,但一定要把力度写足,写出其金属青铜器般坚实的质感。如:恩、息、必、志等字。
1、恩字的硬笔写法。
因字上宽下窄,里面的大字的捺画简化成点;
心字除了注意卧钩的力度感,还需要注意三点的形态变化,前面我们第十九法中说过“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2、息字的硬笔写法。
因为是上下结构,所以两部分都要相对压缩其高度,自短竖段后竖长,中间两小横不封;
心字底,同恩。
3、必字的硬笔写法。
关于这个必字虽然只有五笔,但关于这个字的笔顺有很多争议,众说纷纭,怎么写的都有,有两种写法最常见,一种是:点—卧钩—点—撇—点;也有说:先写撇—卧钩—中点—左点—右点。
现在的课本教的可能是前一种写法,我这个字是按照第二种写法写的,感觉这样写三个点的顾盼之姿更易体现一些,连笔写也比较顺手,很多古贴里有牵丝连带的笔意也大都偏于后一种写法。
4、志字的硬笔写法。
志字现代规范字中上面是一个士字,原贴中上半部下横偏长,我也跟着跑了,若是学生考试的时候不小心写成这样,不知道老师会不会在试卷上给打个叉叉,学生最好是按照现代规范字的写法去写。
三十四、伸勾贵抱持。
舒展出去的竖弯钩之上若还有其他笔画,一定要抱持得住这些笔画。黄自元这本《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取法欧体,欧体的竖弯钩隶味比较浓,据唐张怀瓘说,这一笔画是楷书鼻祖钟繇在隶书“燕尾”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转角处弯转流畅,圆润遒劲,笔势伸展自然,形态飘逸。清代的蒋和说:“转角之妙,在驻、提、挫、顿四字。”大家在书写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这个转角之妙和整个笔画用笔的力度。
竖弯钩又称浮鹅勾,因其笔画形状酷似鹅浮于水面的形态而得名。
如:勉、旭、魁、抛等字。
1、勉字的硬笔写法。
注意免部字头两个撇画的变化,中间口字偏扁,上宽下窄;
撇画较短,竖弯钩转角之后大胆拉长,留出力的空间,把力字承托于其上。
2、旭字的硬笔写法。
九字先写撇画,横折竖弯钩转角过来之后,拉长;
日字小巧,像被竖弯钩揽入怀抱一样,注意字内空间安排。
3、魁字的硬笔写法。
这个字,我斗字的横画写的稍微偏下了一点点,所以厶字的空间就显得有些拥挤,字内空间的穿插避让真的很关键,谁占了谁的位置也会影响整个字的协调。大家在写的时候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横画稍微往上挪一点点,给厶部多留一点空间。
4、抛字的硬笔写法。
提手旁,横画左低右高,被竖勾一分前长后短,提画右边不出头或稍微出一点点头,右对齐,给左边留出位置;
现代简化的规范字中,中间这一部分是九不是尢,在校的学生们要注意了,答试卷的时候要用规范字;但是"尴尬"两个字是尢不是九,这个别弄混了。
尢撇画写短一些,竖弯钩拉长,揽力字入怀。
【365日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