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娱乐圈的金牌经纪人——壹心娱乐CEO杨天真女士写的《把自己当回事》这本书。
本文内容很多摘抄于这本书。这本书读下来,让我受益匪浅,感觉需要重新读一遍才能理解到其中的一些道理,因为有些事情自己并没有真正经历到,但是读起来还是觉得学到了很多。
当然本文只是涉及到很少书里的内容,但是依然尽力把里面的内容精简之后发出来,相信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会对杨天真想要表达的内容了解一二。关于一些案例和事例,以及更精彩的具体内容,大家可以找来原版书阅读。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和自己沟通、和世界沟通,以及不辜负自己。
一、关于真诚
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会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真诚,没有之一。
真诚是一种交流状态,不是知无不言的泄底。
如果我们抹杀掉沟通中的真诚,否定沟通中的多元,那整个群体的创造力也会同时被扼杀。
在事情上,你可以上各种各样的手段,但在人身上,就不要上手段了,在人身上使用的所有手段,最后都会反噬。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真诚相待。不真诚的伎俩可能会在一开始让你找到一条近路,但这条路一定走不远。
缺乏真诚的目的性是很容易让人洞察到的。
好的沟通,可以是一种攻防状态,但绝对不是一种战争状态。攻防是你来我往,战争是你死我活。
在沟通中,真诚的态度会为我们在制定策略和推进沟通的时候设置一个起码的底线,这个底线可以让双方在互相信任的状态下进行沟通。
二、关于谎言
谎言有即时的好处,却有长久的隐患。真诚或许无法及时获利,但从长远看,能创造益处的积累。
时间长了,谎言给我们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少,而真诚带给我们的东西才会越来越多。
我们每个人在沟通中都一定会有这样的困境:说谎会轻松一下,会把痛缓解一些,会让场面更好看一些,但是这个谎言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条尾巴会波及之后的种种。反过来,虽然把真相说出来会尴尬,会有阵痛,但这些都是当下的,尴尬过了,痛过了,真诚不会有后遗症,还会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你的缺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所探讨的不仅是你目前的短板,还有两个重要的层面:第一,你是否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局限,并且坦诚地表达出来;第二,你是否有一个持续学习的态度,并且努力地克服自己的不足。如果面试者含糊其词,或者避重就轻,貌似遮掩了自己的缺点,实际上是给自己埋下了一个更大的雷。
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并且在团队中避免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造成损失。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有些缺点,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改不掉。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与其花这么多精力去补短板,不如花同样的气力去提高长板。每个人都一样,有不擅长的事,就一定有擅长的事。把自己不擅长的空间腾出来,不仅是为了让其他擅长的人大显身手,更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去做可以让自己发光发亮的事。
三、关于边界感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尴尬?在我看来是体验层面的不平衡。我们讲沟通,常常会把“不要让对方尴尬”作为沟通的重要前提。但无论这个前提多么重要,都不能因此而牺牲了内容,或者牺牲了效率。
在沟通中,尴尬也许会让人不舒服,但它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太过于害怕而选择的逃避,才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相信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一样,是没办法做到完全将情绪从工作中分离开的。如果有一个我很讨厌的人在这个节目里,我就很难保证自己的状态了,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情绪占了上风。我们在沟通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个人过来对你说:“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说明你还不够成熟。”那么我会认为这个人根本就不懂得沟通。在沟通中,情绪是需要被保护的,而不是被操控的。
谈起沟通,我们一般总会想着去“连”,连接人与人,连接情感与情感,也连接结果和原因。好的沟通者不仅会“连”,还要会“断”,会切割,会分离,由此确立自己的边界。
至于边界的意义,我们就拿表达对一个人的厌恶来举例。第一,在确立沟通对象与自己的关系时,“讨厌”是一种极端状态。它和“不喜欢”“不熟”“不想”是完全不同的。“讨厌”是你根本不想在这个人身上花哪怕一丁点儿的时间,所以让他知道你讨厌他,也就设立了一个清晰的边界,你们的世界才会主观地分离开来。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是一种主观的选择,极端状况下的清晰度越高,效率越高,浪费的时间也就越少。第二,这句“我讨厌你!”不仅是说给对方听的,同样是说给彼此之间能够产生交集的朋友听的,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们是朋友。假如表达模糊,共同好友的饭局把我们约到了一起,状况会更尴尬。只有确立了界限,朋友才会尽量把我们分开。
第三,我们明确表达对一个人的厌恶,同样也是一次态度的宣言。作为成年人,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讨厌一个人,讨厌背后隐含的逻辑是对他所持有的全部或者某一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接受或不认同。与这个人设立边界的同时,我们也是在为自己的价值系统设立红线和坐标。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还有一点私心——如此拼命地工作,提升自己,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如果我这么努力地工作,还需要跟我讨厌的人待在一起,无端消耗我的情绪和精力,岂不是太失败了?当然,可以让我真正跟对方说“我讨厌你”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底线不是一条黑乎乎的死线,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一套完整的行为方式准则。而边界意识也给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说“不”的勇气。
态度可以委婉,但内容必须直接。我们对不同的事物和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对方那里时,你需要判断沟通中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并把自己的表达直接落实到最小单位的括号内。委婉的语气可以表达以后合作的可能性和延展沟通的弹性,但是内容坚决不能给对方留出误解的空间。
对于让你不舒服的人,直接怼回去也许看上去没有礼貌,但是不失一个表达自我边界感的方法。
1、你都已经明确让我不舒服了,为什么我一定要让你舒服?
对方并没有把我们的情绪当回事儿。这时候我们需要提醒对方,沟通是平等的,我们有让彼此舒服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有一方打破了这个平衡,对不起,作为其中被攻击、被调侃、被刺激的那一方,没有义务保持礼貌。
2、是什么让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干涉他人的生活,指责别人的人生?
注意,这不是工作场合。如果应酬,或者商业谈判,我们或许还会有其他的顾忌和考虑;如果这样的对话发生在生活里,我们就必须捍卫自己的边界。
3、沟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为了场面好看,还是为了达成共识?
我们需要在清晰的表达中完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拥有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的权利。或许会有人在这里争论:那你好好说就好了,不一定要剑拔弩张吧。回想我们类似的沟通场景,有哪一次你的礼貌回应得到了同样礼貌的对待?很少。为什么?因为会让你有这样情绪的人,自身对于礼貌和尊重的理解就需要打一个问号,至少在沟通上,他们是先有问题的那一方。
4、如何在不冒犯别人的前提下,表达善意?距离和善意。
如果你受到冒犯,受到无端的责难,正煎熬于不平等的气氛中,那么,我希望你能有勇气,打破场面美好的执念,顶回去。
你要把自己当回事儿,沟通才能是一回事儿。也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自己是回事儿,才能减少这个社会上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那群人的数量。
四、关于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前提”。
在工作中,你犯了一个错误,现在正走在去老板办公室的路上,接下来,你要怎么和老板沟通?
不要找借口。我的建议很简单:遇到问题,别找借口,找解决方案。汇报的方式分三步走。第一步,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步,我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第三步,我用什么方法让这个错误以后不再发生?
主动寻找解决方案的沟通方式,既利己,又利他,沟通者也会因此获得更足的底气。
举个生活中特别微小细节的例子,我和任何朋友吃饭,假如我先到达餐厅,一定会确认自己的桌号,并发信息给对方,明确地为对方指出从进门到餐桌的最短路径。如果这个餐厅不好找,我还会拍好小视频,告知对方怎么找入口,电梯在哪里。这个动作看起来微不足道,却省掉了对方到达餐厅之后浪费在寻找上的时间,是很贴心的表达。就是这样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就可以在沟通中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于时间的珍惜,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诚意。
在一段沟通中,我们总需要有一个人比较主动地去照顾另一方的感受,并且随之做出一些积极的安排。想在别人前面,把整个节奏安排好,大家自然就会比较舒服,而“找到一种大家都舒服的方式”在沟通中又是无比重要的。
五、关于新人
刚工作的时候,我22岁,负责四个艺人,任务庞杂,节奏飞快,但我仍然会在工作全部结束之后,主动去问其他同事是否有什么是我可以帮忙的。帮忙写稿,帮忙处理通告,帮忙解决合同……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不图实际回报的,但也并不是“无私”的,因为我在这其中收获的是一个职场菜鸟的飞速成长。很多人会觉得:我拿多少钱,我就要干多少的活儿,拿得少,我就干得少。在我看来恰恰相反,那个时候我已经拿这么点工资了,如果我不多学习,不多干事儿,我就是在对自己的时间不负责。
我愿意去做所有力所能及的事,并且毫无怨言,同事们也非常喜欢我。我的成长速度确实是最快的,未来的空间和发展自然也在同倍速成长。
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年少时学习的苦,和成年以后生活的苦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为什么人们情愿承受后来生活的苦,却不愿意承担年少时学习的苦呢?答:很简单,因为学习的苦,你要主动迎上去吃,但是后来生活的苦,就算你躺着,它自己也会来。
愿意主动为自己的每一次沟通承担责任的人。你主动迎上去承担的责任越多,渐渐地,你得到的回报也会越多。
六、关于准备
从小到大,我都是辩论队成员,一般打四辩。四辩的任务和其他队员不同,要负责总结陈词,关键是要在对方全场的发言里找出漏洞,狠狠抓住,再一一反驳。而我的准备工作通常是在辩论赛还没有开场前就已经开始了。我会根据辩题预设对方的观点,然后把对方可能会有的漏洞都想一遍。我一定会站在正方跟反方的立场,反反复复地推演:如果我是对方,我会怎么拆解这个辩题,我有哪几个攻击点,而且这个攻击点会遭遇什么样的反驳……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从天而降的临场发挥,一切皆源于准备。
很多时候,我发现在真实的辩论赛中,对方呈现的漏洞还没有我自己预设的多。我可以沉着应对,除了回应对方的漏洞,还能有精力去制造一些笑料,让评委和观众开心,赚取额外的感情分。
前不久我录了最新一季的《脱口秀大会》,坐在我旁边的大老师(大张伟)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接梗王和造梗王,大家经常被他的话逗得人仰马翻。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台上那一次次让人忍不住拍别人和自己大腿的精彩瞬间,看不到的是他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不仅看了很多故事、段子,还研究幽默的人是如何调节现场气氛的。台前幕后,看得到和看不到最终会合在一起。没有人可以轻易做到临场发挥,所有的临场发挥都是厚积薄发。
在求职面试中,我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最后一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如果对方说没有,基本上在我这里就会大减分。原因很简单,如果对方没有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产生兴趣点和疑问点,就说明他不是一个时刻准备、时刻思考的人,因此缺乏足够的思考力。
我们要让自己的思维随时处在活跃的状态。就像一个猎人,他的准备并不是从开枪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在进入森林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可以放松。是的,沟通的氛围应该是轻松的,但沟通者的思考状态不能松弛。只有在沟通前和沟通中时刻聚焦最核心的目标,时刻寻找共识的基础,时刻切入共情的场景,我们才能让沟通真正地有效。
有时候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往往非常朴素。如果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多事情都是不可理喻的;如果试着去了解沟通的对象,站在他的位置看他眼前的风景,就会发现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岗位和工作需求,而是直接把对方当作假想的对立面,自然是一肚子闷气。但凡我们了解到对方的“屁股坐在哪儿”,就会懂得对方采取这种思考方式和行动逻辑的缘由,也就一定可以找到达成沟通的方法和内容。
巴菲特说:如果你打了半小时牌,仍然不知道谁是菜鸟,那么你就是。我想借用一下这句话,在沟通的话题里换一个说法:如果你已经知道对方是一个笨蛋,却仍然不知道改变和他沟通的方式,那么你也是。
我以前经常听到团队抱怨不专业的合作方,说他们很难沟通,又容易犯很多琐碎的低级错误。我通常会抛出一个反问:如果所有人都非常专业和靠谱,那为什么还需要我们的工作?那艺人们为什么还需要找经纪人,找个助理不就对接完所有工作了吗?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内容不正是对这些笨蛋行为的处理吗?
如果你已经知道对方的沟通能力差,在不开除对方仍需共事的前提下,你为什么要把和强沟通者的那一套原封不动地搬到他这里来?你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管理方法、传递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不是也不到位?
一旦确定了对方是“笨蛋”,就要用适合与“笨蛋”沟通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力、执行力、抗压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优秀的沟通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
七、关于共情
一个女孩本来情绪非常稳定,但是谈判对象很难说服又必须快速攻克,只好在谈判过程中故意情绪崩溃,边哭边诉苦。最后,谈判对象答应了女孩的条件,把情绪作为武器的女孩获得胜利。
沟通要共情,那么,能不能把情绪作为一种武器呢?我的回答是:最好不要。第一,功利性地把情绪作为武会让你一次性达到目的,同时也会建立一个印象:你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在判断晋升的环节,我非常看重一个人的情绪是否稳定。能力相似的两个竞争者,我一定会选择情绪更稳定的那一个。因为稳定的情绪能够保障就事论事器是一种非常低级的手段。
第二,长期使用情绪手段,会让周围的人免疫。等你有真情绪时就不会被重视。
第三,情绪的消耗会降低沟通的实质内容,它也许能帮你促成沟通的结果,却不能保证事情本身的质量。我一直强调效率,利用情绪的过程实际上就避开了实质的内容讨论,沟通者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来应对情绪的阻碍,以及管理沟通中的情绪平衡。
我从来不认为情绪是一种武器,有人使用它,我不反对,但我肯定不鼓励,我鼓励的叫作共情。真正的共情是理解对方,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我有个前同事,她能力很强,但总是很情绪化。每当她有情绪波动,需要找人聊天、需要人陪的时候,我就很明确地知道:她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是想找个肩膀、找双耳朵。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跟她说:“我理解你。”“我懂。”“真的不是你的问题。”只要能让她在情绪上有个支撑,就够了。纯情绪沟通不需要建议,更不需要解决方法。你大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树洞,对方只是想把情绪倾倒在你这里。
八、关于道歉
道歉是一种强表达,是一种修复,出发点是之前行为造成的损失和伤害。道歉的目的是达成某种共识,从而在情感上再次回到同一阵营。
真诚的道歉一定是你真的意识到自己给对方带来了伤害,或者把事情搞砸了,而不是你觉得自己没有错又不得不站出来。道歉的核心不是那句“对不起”,而是对不起之后的内容。在这里,真诚的道歉要找的是原因,而不是借口。
只要出现需要道歉的情景,那两方一定都是过错方,不存在绝对没有过错的一方。但是真诚的道歉一定会同时给对方提供反省和思考的机会。
九、关于压力
我会针对具体情况分三步阐释自我沟通中的解压过程。第一步,问自己:我会因为压力而改变吗?当时,我把这个问题想到了极致,如果再来一次,或者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吗?我的结论是:我会。因为这是我的工作风格和工作方法。我用这一套方法论创造了不小的价值,也获得了很多成绩。
第二步,问自己:如果我换一种方式,压力依旧存在吗?你会发现这个答案同样是:会!我借此重新全面地梳理了自己的工作,并看到了很多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看不到的东西,同时明白了问题的必然性,除了承受,没有解决方案,因为我的选择不变。
第三步,问自己:接下来,我要如何跟相关的关键人士达成共识?我应该先跟所有的客户去做沟通,避免他们产生误解。因为除了我自己的感受外,他们才是这个事情的受损方,通过沟通告知他们这件事情发生的缘由,还有我的解决方案。
十、关于负面评价
如何面对别人对你的评价,或者说,如何面对在别人眼里的自己,我最简单的回答就是:这些言论根本不重要。
面对陌生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不重要,或者至少尝试让他们不重要;面对认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要认识人性,降低自己的期待,让自己放松;而面对亲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还有时间。
十一、关于对与错
对与错在世界的两端,它们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长了,没有任何沟通高手能够穿过如此遥远的距离与另一端对话。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在沟通中和对方站在一起,不断强化共识,那么就像是隔壁邻居家的状态,我们开开门,顺手就能敲到对方的门,这样说起话来既轻松,又有亲切感。想想,我们多少次遇见邻居亲切的笑容,而宇宙的另一端,到底住着什么样的外星人,到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
共识,不仅是在人际沟通中找到可以继续往下走的共同点,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心理机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要挑战这些底层的共识,往往不是一次小修小补能够撼动的,而是需要一场观念的地震。共识,往大了说,是一种相互的淘汰,同时,它又是一次相互的挑选。
十二、关于成长
成长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步骤:你经历过疼痛,从而知道了背后的原因,也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最后明白了在想要和得到中间需要如何做到。缺少了任何一步,都不是真正的成长。现实情况往往是,首先,大部分人可能连去碰撞的勇气都没有。其次,碰撞完了,太多人就停留在了原地,没能好好地感受。最后,即使碰撞了、感受了,也还有很多人意识不到要理性地去分析。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由他选择的结果决定的,不是由他的初心决定的。我们都太过善于表达:我是这样的人,我是那样的人,但“这样的人”和“那样的人”往往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事情。相比语言,只有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决策,才能真正表达你的样子。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规律。往往在遇到重大挫折或者产生激烈情绪的时候,我们才会加深这种思考。因为人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
很多心理测试都得出过一个相近的结果:在别人眼中的自己和在自己眼中的自己永远存在巨大落差,几乎无法达成一致。与此同时,当我们把维度进一步打开,你眼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别人眼中的你和真实的你、别人眼中真实的你和你眼中真实的自己,这几个维度之间,全部存在着巨大鸿沟。
我不止一次说过,只有通过极端的选项,我们才会意识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比如,成功和开心二选一,如果选成功,那你就应该把那些可以通向成功的事情做好,即使不情愿,也要不断自我说服、自我激励地去完成。因为在成功面前,情绪有时候会拖你的后腿。如果你要的是开心,你就应该努力地任性,不做那些不想做的事情,不去交往那些不想交往的人,让自己的心情成为判断所有决定的唯一标准。
这不是选择题,而是综合判断题,是可以好好写一篇分析文章的。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不断地被别人问及这个问题,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要开心,还是要成功?我现在的答案是:“我想要开心的人生,但是成功使我开心。”
于我而言,如果不能创造价值,就不是成功,因为属于我开心的人生的前提是成功,成功才会让我开心,失败一定不会。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要创造价值,就一定得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因为我创造价值是为了拥有开心的人生,而为了这个目标我不得不做那些为了成功才会做的事。听起来会有一些矛盾,却是个很有趣的逻辑。因为这个题目的命门是:没有逻辑是绝对的,绝对没有绝对。
如果说优点的定位需要一种内在的自我沟通,那么优点的表达则需要不断外化的人际交流。与自己对话,只要够深,自己就能懂。如果想让别人明白你的优点,就需要在表达方式上下一些功夫。讲故事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十三、关于放弃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不是完美的模拟环境,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的事我喜欢但我不适合,有的事很好玩却没什么实用性,有的事我很想抵抗却又受不住诱惑,有很多伴随时效性的选择逼迫你尽快做出判断。你选这个,就选不上那个;你现在选了,以后就没法更换;你逃避不做选择,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如果目标足够清晰,我们就知道那些欲望和喜乐,那些不舍和纠结,都是目标达成的干扰项,坚定地在人生里只为自己的最大目标服务,这些困惑和矛盾都将简单起来。其实放弃是很多人最终的选择,人终究不会选择伤害自己的事情,但是每个人认清真相的过程需要花的时间不同,放弃型人格就比较容易做出判断。这是我的基本世界观和行为方法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既然决定了只能向着确定目标全力以赴,所有后果我都可以承受。我们要努力学会在恰当的时机清空自己。王尔德说:很多东西,若不是我们怕别人捡去,我们一定会丢掉。而我们需要面对的就是清空那些不再符合我们新目标设定的东西,把自己的头脑、时间、精力都腾出位置,为迎接新的人生目标做准备。因为我们在做一件新事情的时候,需要投入,完全的投入。
在自我沟通和自我定位当中,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燃点的。我的建议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就先从自己不要什么开始。
“不要”不是简单的放弃,不是冲动的停摆,不是鲁莽的抽身。“不要”意味着感知。会自我沟通的人对自己的内心一定有足够的敏感度。毕竟我们不能欺骗自己的感受,违反内心的渴求去委曲求全。
我们需要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性格,并勇敢地对公认有效却不符合自己的方法说“不”。
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别人的样子”“别人的目标”“别人的生活”包围,以至于常常忘了自己到底在哪里。自我定位,不仅停留在方法论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它在引导着我们关照那个容易被忽略的自我。
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我已经和自己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我没办法让自己的人生处于“不得不”的状态,因为这对我的精力耗损会非常大。我要用积极的正能量驱动自己,把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到非常好,超越一般人的好。相信我,这样的人生即使不能百分之百成功,也一定有百分之百的幸福。
时尚大师山本耀司有一句话很打动我,他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