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练,就像是重装电脑的过程。先把硬件扫除灰尘,然后清理内存,再重新下载软件进行安装”。
吴导的这个隐喻让我在听到它的一瞬间,感到了如同第一次进入M1的课堂。 看看哪些要保留,哪些要清理,然后一键重装,加满能量。这就是M1带给我的感受。
觉得自己不是教练小白,理论知识之前有了解一些了。可即使只说理论,这三天学下来发现,原来自己理解的那个“知”也还差挺多,而且即便仅说“知道”,实际做起来差距也很大。
课堂上一个简单的练习CDCA的过程,因为自负,没有按着要求问问题,忘了问意愿度。结束后小伙伴反馈的感受是其实意愿度都基本满分了,就差个人推一把。这让我马上意识到,我一直在找那个能让她感觉到“啊哈”的问题,殊不知最简单的让她“啊哈”的可能只是:你的意愿度有多少?意愿度都这么高了,你还在纠结的是什么呢?
让别人啊哈的,不是多么高深的问题本身,而是突然看到镜子里自己后的恍然大悟。
再说说“觉”了。越来越发现自己走脑多,走心少。可以说判断,下结论,可很难讲出自己的感受,描述不出来。一个同学的问题让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很容易保持中立? Vicki老师说同理“心”,重要的在“心”。在能同理别人前,是否能同理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是否允许自己有情绪,并接纳自己的情绪?自己觉察到了,才能更加觉察他人。
后来在同学的练习中,努力让自己不只听内容,还去听声音,情绪,然后真的就听到了不同。听到的时候心里有小窃喜,因为发现的确专注练习就会有变化,哪怕是这样一个天生走脑的人,哪怕一次只能进步一点点。
每每在课堂上除了学习以外获得的,还有一个对我自己至关重要的两个字,勇气。再向下探究,自己缺少勇气的背后,是不自信,害怕犯错,害怕自己不够好,不敢展示自己的脆弱。
Vicki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做导师的时候,除了分享成功的经验,还分享什么会更好?“失败的经验”这个答案击中了我。 我从来不敢分享失败的经验,失败,是那个永远让我独自躲起来舔伤口的时刻。担心说了我的失败,别人会不会不相信我的能力了。但看到大家的开放,也让我体会到“人”的真正含义。敢于面对,展示真实的不伪装的自己,才能带来真正的勇敢和自信。
断舍离的过程很痛。改变已经不易,何况还要改造,更要重塑。带着勇气,和心中被同学们激荡着的能量,重装上阵!